最近看了热门电视剧繁花,里面经常出现“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句经典。于是心里就涌出来了很多感慨,不吐不快哈😊。
前几天看到一组母那母女对话。母亲规劝女儿:你咋一早就洗头发了啊?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这么一洗,出门被冷风吹着,阳气就被你压制了,久而久之你的阳气不足,身体就会生病了。女儿的回答:你咋这么烦人啊?那是我的头,你管不着!看到女儿的回答,我笑了。对,女儿的回答没有问题。那母亲有错吗?母亲可委屈了。自己明明是关心孩子,用自己的知识告诉孩子,让孩子健健康康,少吃亏不对吗?
这又让我想起父亲在世的时候,他也没有不良嗜好,不喝酒,不抽烟,不打麻将,唯一喜欢喝茶,看报纸。每次看到有养生类的知识,他就会抄下来给我,或者打电话告诉我。因为我那时瘦弱,胃下垂,经常胃疼,一疼就好几天。可我那时年轻,仗着自己读过的书不少,就嫌弃父亲唠叨,就会不耐烦。随着时间推移,我也愈发的像我的父亲了。我会看黄帝内经,告诉孩子冬天不能每天洗澡洗头,冬天锻炼不能出大汗,冬天得藏,明年春天才会好好的发。我这才知道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父亲看似冷酷,把我当男孩养,让我受了不少的苦,但骨子里父亲是爱我的,他也希望我健健康康的,只是不是我渴望的那样而已。如果我当时接受父亲的忠告,好好吃饭,天寒地冻的时候系个肚兜暖暖胃。估计胃疼的次数会少很多。
我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她经常会对我说,人的一生吃多少饭,穿多少衣,受多少苦,撞多少南墙都是有定数的。你逃不掉,也避不开的。所以我给我母亲买东西的时候,都会遭到拒绝。即使我已经买去了,她也不穿。我以为我给母亲买吃的,买穿的,那是我的孝顺。可母亲说不能过度消费,不然折寿!所以母亲在面对艰难困苦的时候,都是坦然接受从容面对。最后无疾而终,去了极乐世界!母亲虽然是个乡下老太太,但在我的心里,那是一位智者,是我的人生导师!
忽然我想起与儿子一次闲聊。那时儿子还在读中学,我们会经常随意的聊一聊的。那次不经意的聊到了成语“前车之辙,后事之师。”我刚想表达我的理解,没想到儿子脱口而出:妈妈,我觉得这个成语在之前或许是对的,不然也不会流传千古。但现在我觉得不一定对的。你看啊,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与世界的交流也非常便捷。这车不是之前的车,这辙也不是之前的辙了。如果我们依旧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就不会进步了。
儿子的回答让我很震撼,也很惊讶。以至于到现在我依旧历历在目,每每想起来就会嘴角上扬。从那以后,我在儿子的面前,只是个倾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