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加减
----《道德经》启示录之四十八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
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
第48章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48章译文: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让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思绪流萤: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说勤于学习的人,知识会逐渐增加,而掌握自然规律的人,却在用自然规律约束自己,日趋减少自己随意膨胀的欲望,以至于表面感觉似乎达到了无所作为的状态,实则却是规避了自己“随意乱为”的异想天开之举,时刻按照自然规律去平静地处理事情罢了。
本文述及的“加减”,意在探讨人在前行路上的一切所为,按人本性诉之,均应持续增加索求的内容;然而,因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和遵循自然规律的程度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力度和获得加减的结果,自然也不同;特别是在生活或工作中,人所努力的事情,却常常存在“看似增加,实则亏损;看似亏损,实则增加”的辩证转换现象。
“加减”,本义是指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经济领域的加减计算有公式,这里不作赘述,只述及人行为价值的增减,以利同沐化育,正视自己的行为取向;人生的“加”与“减”,无处不在,可生活中的加法好做,减法却难做;《尚书》曰:“谦受益,满招损”;这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同理,却隐藏着“加与减”的辩证关系;因为,“谦虚”本为“减”,结果却是“进步和受益”,表现为“加”;“骄傲自满”本为“加”,结果却是“落后受损”,实为“减”;可见,“加”有时为了“减”,“减”有时为了更好的“加”,加减运用,其妙在心。
人的自信、行动、交际、恋爱、快乐、回忆、幸福、感恩、勇气、阅读等,需要持续做加法,而人的自卑、交友、生活、思念、不幸、仇恨、喜悦等,应持续做减法;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加减过程,饿了吃饭是加,饱了消化是减;寒时添衣是加,热时脱衣是减……加减无处不在,同一件事情因加减不同,效果也不同;加和减要辩证地看,是先加后减,还是先减后加,因人、因时、因地、因环境而异;加减为的是平衡、安宁、中庸和适度;比如,国外有一家糖果公司,经营业绩一直很好,很多顾客都愿去购买;于是,很多人想知道老板的绝招,老板告知了奥秘:别人卖糖果,是开始时拿的很多,然后过秤时一点点往外“减”,这使顾客感觉像吃亏了;我卖糖果是先拿少点,然后过秤时一点点往里“加”,虽然糖的重量一样,但顾客心里踏实,感觉越来越多,所以客人比较放心满意;可见,加减处理不同,产生的影响不同。
人生赋能于自己或社会的行为,体现在人行为价值的加减上;人是有社会思想的动物,一切所为皆有明确的目的性,或曰行为追求的价值目标,体现着人生的现实或历史意义;人生价值受制于社会关系的衡量,个人主观去演化的人生历程,不知客观的遂愿程度,受制于社会关系的左右或评估;人生价值量的大与小或加与减,由人生价值目标的境界、实现状况、与社会趋势相符程度、自己做出的贡献等因素决定。
人生价值的确定及价值量的加减,也是个人人生拼搏的结果;人生价值评价的尺度,是看人的社会活动,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程度、个人实践促进历史进步的大小、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效果等,进而获得合适的社会评价;同时,人生价值的自我评价方法,须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相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完善自身与服务社会相统一、个人成就与自身理想相统一、理论学习和认真实践相统一”。
人生行为价值的加减,不应因行为的一时受阻而停滞,相反应坚持寻找破解的方法;比如,有人用玻璃把一条蛇和一只青蛙在水池里隔开;开始时,蛇为了吃掉青蛙,一次次冲过去,却被玻璃隔住;过了一会,蛇放弃了努力,当玻璃隔板被抽掉之后,蛇也不再去尝试吃青蛙了;同样,人生路上,各种各样的障碍无处不在,克服障碍难免要经历失败和困苦,屡败屡战坚持下去的人,才可能成为胜利者。
人行为价值的加减,在于改变现状的心路和方法;比如,两个园林工人在吃饭时闲聊;甲说:“整天挖坑种树的,让人烦透了”;乙说:“如想着咱们是在建设一个美丽的新花园,这样心情就会好多了”;多年后,甲依旧在花园里挖坑种树,而乙却成了设计师;其实,人生改变行为价值现状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心中有个“新花园”,就可以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生并非都能生逢其时地拥有“展示作为价值”的好运,但关键在于自己能否因时而动,或既使现在不是得意的时光,亦有“创造机会、一展风采”的方法。
人行为价值的加减,在于冷静判断和选择的对与错;比如,古希腊神话中有美德女神和恶德女神,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小的时候,碰见了她们;恶德女神说:“孩子,跟我走吧,保你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你想要什么,我一定满足你什么”;美德女神也对他说:“孩子,跟我走吧,我将教会你如何勇往直前,而你也必将在战胜艰险的过程中,变得坚强无比”;赫拉克勒斯经过思考,毅然跟定了美德女神;后来,他成了英雄;这说明,成为英雄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做对自己的正确选择;世界万物中,惟有榜样最能激起自己的雄心,去昂然奋起,与榜样竞赛,并超过榜样,才会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人行为价值的加减,体现在前行路上敢于接受冷嘲热讽的袭击;比如,有人问毕加索:“人们都称你是艺术的前卫,请问‘前卫’是什么概念?”毕加索深有感触地说:“前卫就是受到从后面来的攻击,比从前面来的多得多”;这看出,一个人想取得成就,需要有“走在别人前面”迎接多方风雨的勇气;人做万事想要成功,皆要以勇气迎接挑战和攻击,更要按做事需求去勇敢地脱胎换骨,否则就无法“走在别人前面”,也无法获得成功。
人行为价值的加减,体现在加减转换的正确认知和取舍上;比如,威廉·亨利·哈里森小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又蠢又傻,因为别人给他一毛钱和一块钱时,他总是去拿一毛钱;可是,这个小孩长大后,却当选为美国第九任总统;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你小时候那样做?”他说:“如果我拿一块钱,以后谁还会给我一毛钱呢?”这个事例告诉人们,真正的聪明,是在于认知的加与减,以及是否会适时装装“傻”?!有时,人最高的智慧,却在于“显得一无所知”;有时,被视为愚者,并非愚人,愚人者才是愚人;可见,要想成大气,就要学会掩藏自己的聪明。
人行为价值的加减,在于持续巩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比如,小仲马未成名前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一天,大仲马对他说:“如你在寄稿的附言上说自己是大仲马的儿子,也许就会好多了”;小仲马却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借你的名谋取成功”;后来,小仲马寄出的《茶花女》出版后,获得法国文坛的一致好评;再如,卓别林开始拍电影时,导演们都让他模仿当时有名的德国喜剧演员,可卓别林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本色,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表演优势的电影,并名垂青史;这说明,人的价值创造不可失去特色,且需坚持自己的品质。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人,在北京工作近30(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官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题材的作品,主要著作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