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寺铁狮子被盗案始末
作者:王剑利
发生佛殿着火之后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里,长安温国寺又遭遇了一次惊动邻近几个村庄的劫难——明代铁狮子被盗案。
2001年4月21日,又是一个星期五。这天下午五点半下班后,除了长期住校的四位带家属的老师和一位值班的教师外,其他远远近近的老师都陆续地回家了。偌大的校园里,傍晚时分格外的宁静。
这是由隋代的实际寺(唐朝温王李重茂改名为“温国寺”)改建成的一所乡村小学。 前院在北,为主要的教学区, 在南北教学楼之间,有一个花瓣形的花坛。后院为教师院, 东西两边是对峙面的两层教师宿办楼,院子正中间为一菱形套着圆形的新修花园。教师院南端的高台上,是一座坐南向北的明清时代的五间佛殿;佛殿正前方的台阶两侧,则是文中所叙的被盗对象:一对明代的铁狮子。

关于这对铁狮子,西边雄狮的底座上铸文曰:“大明国陕西西安府长安县黄良里温国寺众姓释子供意虔诚,至今缺少镇殿狮子一对,本寺僧人众姓捨资财供诚铸造镇安吉祥……”东边雌狮底座上的铸文显示有铸造人、化缘 人和监造人。狮子呈蹲坐型,造型精美,工艺先进,堪为我国古代工匠铸造之杰作。
此外,教师院花园中心还根植有一棵传说是善导大师手植的、已有1300余年的白皮松,加上前面提到的明清时代五间佛殿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历史遗存,温国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正因为如此,这里除了吸引广大民众前来参观外,也引发了一小撮贪欲者盗取文物、中饱私囊的野心。
这天晚上1时许,住在教师院西楼一层的王老师,猛然听到院子里传来窸窣的脚步声,他顿时没有了睡意。再听,好像是一个人的脚步声,接着又好像是几个人的,有轻有重,有急有缓,但是,就是听不到说话声。
“有人!”他立马警觉了起来。起身、披衣、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到宿办室门口, 屏住呼吸,把布门帘向一边撩开了一道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四五个人影出了教师院,“他们会是谁呢?鸡啼半夜、黑灯瞎火的,来学校干什么?”正在他纳闷的时候,那伙人又回到教师院了,看样子,还要继续往里走。“强贼怕的弱主。”王老师突然装作镇定地大声呵道:“谁?!”
夜深人静,王老师的这一声大喊,突如其来,还是出乎这伙人的意料,也着实让他们心里一颤。其中的一个打开手电,向王老师这边照了照,晃了晃,用低沉而带着威胁的口气吼道:“喊啥呢?”说罢,四五个人都调转身子,向教师院外边走去。“不对呀!绝非善茬……”就在王老师思虑的当儿,只听前院传来“咕咚”一声。穿着单衫子,衣服纽子也没扣的王老师一下子冲到对面的值班教师周老师门口,用拳头重重地敲击着本来就不很厚的木门板,“咚咚咚”“咚咚咚”,急促地喊道;“周老师,快起来,有情况!”
穿戴齐整的周老师出来了,他右手拿着一根教学用的一米长的塑料直尺,有些迷迷瞪瞪地问道:“啥事?” “赶紧往前院走!” 王老师一边挥手一边扭转身子迈开步子。

待他们赶到学校大门口时,只见大门中间的两扇大铁门开得畅大畅大的,“有贼娃子!”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就在这时,三辆蹦蹦车一辆接着一辆,从学校大门口经过,沿着公路向北开去。听着渐渐远去的“嘟嘟”声,“准是他们!兴师动众的,要偷什么?”周老师看了王老师一眼,漫不经心地说,“学校穷得叮当响,有啥偷的?”“那也不一定,我看人还不少,一定是咥大活的。”说着,他们插了门,向回走。
刚走到前院花坛南面,只见一个差不多一人高的黑古桩,一动不动,吓得他们二人连连后退。王老师自感头发立马直立了起来。周老师举起尺子试探着去撞,那黑古桩还是一动不动,却有“咚咚咚”的响声传来。王老师战战兢兢地一步一步走近,一摸,猛地一叫:“妈呀!铁狮子!”他即刻放开步子,跑到教师院蹲放狮子的地方,东边一看,铁狮子不见了,原先还没有来得及紮起来的头发瞬间全紮起来了。他又跑到西边,用手去摸,“还在,还在!”他惊喜地喊出了声。
此时,王老师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但是,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大声喊起来。“有贼娃子偷狮子了!”“有贼娃子偷狮子了!”话音刚落,几个房子的灯亮了。王老师、周老师分别拉亮了两栋宿公楼一层房檐下的路灯,教师院一下子亮了许多。
大家伙走出来了,有扣着纽子的,有勾着鞋子的,有打着呵欠的,他们来到大殿门前的台阶两侧,听王老师讲着刚刚发生的一幕。大家借着微弱的灯光,只见东侧原先蹲放狮子的平台上空空如也,不远处的平地上放着铁撬、千斤顶、被褥等什物。之后,在王老师和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向前院走去,一路查看,又在新建的南边教学楼(现做部室楼)楼梯下的拐角处发现了一件旧军用大衣。思来想去,是用来垫楼道与前院平地之间那个七八公分高台阶的。“一定是预谋很久了,想得真周到。”李老师说道,“教师院狮子跟前的被褥,想必也是用来做垫子的。这伙盗贼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啥都想到了。”

老师们人多胆大,继续往前走。他们来到了花坛南侧的铁狮子处。只见一辆架子车连辕仰起 ,铁狮子与架子车车厢之间隔着一片软绵绵的东西,想必也是被子之类,用来当垫子用的东西。王老师先前听到的那“咕咚”一声, 想必是转运的人听到教师院搭声了,把架子车辕仰起的一瞬间,上吨重的狮子滑落下来,与砖地面撞击时发出的。
“报警吧!”有人提议。
“给校长打电话吧!”
“那是必须的。” 周老师和王老师结伴儿向学校对面的私人商店走去,其他的人慢慢地回教师院去了。
此时,大家伙的睡意都没有了,站在教师院廊檐下议论着贼娃子偷狮子的事儿。
“这可是我到这学校以来发生的最大的盗窃案。真叫人后怕,那可是个大家伙,是国家的文物……”
“可不是,平时就是偷条板凳,丢张桌子,哪有敢偷狮子的?”
“看那架子车,就不是一般的,辐条都是钢管子做的,好像这架子车就是专门为这次偷狮子定做的。”
王老师一直沉默着,他就在想,那一帮子人出去了,又进来,到底是怎么一回子事?他百思不得其解。又一路走去,他忽然发现,新建的部室楼楼道外边的南头,也就是在他新垫的黄土层面上,有几道子架子车的车辙。哦,原来,这伙盗贼事前分工明确,有装车的,有转运的。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教师院是水泥地面,前院是砖垫地面,而新修的部室楼与教师院之间是一段并不长的土路,而且,部室楼楼道外边的南头还有一处低洼的地方。前两天,刚下过雨,王老师为了大家过往方便,拉了两三车的黄土垫在了那里。水搅土,成了泥。当转运的拉到这里,任凭他们怎么用劲儿拉,车子都上不去。其中一人来院里,叫了其他人过来帮忙。车子被掀上去了,转运的继续转运,其他的人又回到院里。于是,就有了出出进进,一阵一阵有轻有重,有急有缓的脚步声。“幸亏了这摊烂泥。”王老师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无不得意地说。

校长来了,周老师和王老师向校长做了汇报。派出所的两位民警来了,校长又向民警做了汇报的。之后,民警勘查了现场,向110总指挥做了汇报,狮子只是被移动了位置,尚未盗走。盗贼已开车不知去向,并无人员伤亡和其它财产损失。汇报完毕,两位民警根据110指挥部指令,开着警车回去了。
“盗贼还会不会再来?”有人问道。
“一定会。因为他们的作案工具都还在,还有,距离天亮还早着呢,他们有足够的再次作案的时间。即使不做,也得想方设法把作案工具,特别是那辆架子车拿走。因为公安局一旦侦破这个案件,从这辆架子车入手,顺藤摸瓜,是比较容易的。”
“王老师说的有道理,那咱们几位男的就辛苦一下,继续值守。”校长发话道,“还有,家丑不可外扬,谁也不要把这事捅出去。”
四月份的后半夜,冷飕飕的,王老师、周老师、姜老师,还有校长,聚在一起说话搭话,不时地到校园各处转 转。谁要他们摊上这事呢?也无所谓,天亮了,好好地补上一觉 。年轻人嘛,瞌睡多是事实,但偶尔熬个夜应该不算啥。
凌晨两点的时候,一阵蹦蹦车“嘟嘟”地从北向南,渐渐近了,王老师他们赶紧跑到校门口去看,一辆、两辆、三辆,上面都坐着人,还不少呢,要是他们下来……真的不敢往下想。听着渐渐远去的“嘟嘟”声。“这下好了,贼娃子二翻身,一看学校大门重新上锁 ,还亮起了灯,给他们十个胆,断然也不会来个三进山城 ……”
“那,咱们回房子睡觉。”王老师提议道。
“能睡着吗,还是聊聊天吧!”几个人又聚到校长房子,喝着水,闲聊着……

天亮了,一位临近的老师来学校有事,得知昨晚盗贼作案之事后,用家里固定电话打了新闻热线,她得了新闻线索酬金,这事当天就上了《华商报》。也不知是哪儿走漏了风声,第二天一大早,学校周边几个村的群众成群结队来到学校看热闹。其中一位村民看上了那些千斤顶、架子车、扳手、铁撬,被某人恩准, 拿回家了。被移动的铁狮子当天上午就被附近村民用当时流行的拉楼板车和小型塔吊送回了原处。
几天后,校务会研究决定,参与保护文物的王老师、姜老师、李老师等,分别给予量化积分10分、5分的奖励。
2014年4月20日,王老师 得到了长安区文物局颁发的一本《工作证》,正好是2001年4月21日铁狮子失窃案十三周年的日子,他如获至宝。每每看到此证,王老师就想起了温国寺铁狮子被盗案始末,虽谈不少惊心动魄,但也足以叫人惊魂未定几年,十几年,二十余年…

王剑利:长安作家协会理事,政协西安市长安区文史员,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望月文学》杂志、 “悠闲雅趣”公众平台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