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世彩《楚辭集聯》序
欧天发
楚漆雕子世彩,春秋時儒者漆雕開之後裔也。孔子中庸篤敬,盡其在我,而悅美漆雕氏不輕言出仕,蓋以其善於自謙,以 “信”為之初始。凡盛世則人患其奢逾,弱世又頗逞愚勇。漆雕氏之為儒家支派,揭“信”為旨,厚植基礎,故能期其枝脈之永久也。《大學》云:“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漆雕氏亦云乎哉。本書編撰者漆雕世彩兄,素性知行合一,述作多方,長而不輕言休退,以恆心貫其精誠忠貞,可謂善繼其志者也。
余憶辭賦學者嘗集於淮陰之會,閒而漫步於街觀。世彩兄不覊之性於焉而發,公然慷慨而歌嘯,雖有側目者亦不之顧也,益見率性開擴之個性。世彩兄為學謙和,嘗孜孜學習於先進諸賢,於事後更常書而誌之,不忘師恩。又輒自述尊夫人與之唱和追隨,扶持尊重,最令人欽羨。可見其處世篤行和諧,學業、事業俱有所成,非偶然也。
世彩兄以書法卓然而鳴,乃設學校以授學子,諸生所沾濡者又不只書技、書風而已。世彩兄擅詩詞楚賦,魁然居作者之林。世彩之運椽書藝,方矩猶如菩薩之危坐,迤邐又如風雨之瀟瀟,此皆胸臆之儲備而又善於抒發者也。
駢偶本吾國文學節奏自然之產出,嗣後廣施於慶賀、祈安等場合,終發展成為民生日用之一體。對聯用之於書幅則為楹聯,重在實用,凡建築、裝潢無不見之。民眾或謂其雖典美而難構,視之以為雅;文學之士謂其規範不謹,貼事副禮而止,又視之以為俗。楹聯能添益門室之美,故書家樂於為之,名流輩興,誠為藝術之寶。言其偕雅俗而共賞,不亦可乎﹗嘗見于右老行書云:“閒尋野寺聽秋水,特酌山醪讀書”,是聯蓋好之者以五代李中及晚唐劉滄之詩句巧而併聯之,可謂渾然天成,無怪為書聯家所鍾也。
漆雕子編撰本書,獨檢楚辭作者之篇章以為聯句,大抵宗屈子之警辭以為例。大則發揚愛國之夙心,小則抒暢辭人之抑鬱。或選既成之楚語以為佳構,或借胸中之塊壘而為之補綴,故雖名為集聯,實不乏修潤撰詞,調節平仄,而兼具創作之能事。其中五十聯續以“附言”,此近乎古之有詩話、賦話以言文章之旨也。其中略言製聯之聲、詞而外,特以洞見世局之憂危,於歷代愛國詩人之節操,自覺有國然後有家,諄諄然喚起青年之詩騷情懷,然後可與讀者共瓣馨香,追效古詩人之風骨者矣。至於詳引出處,間以簡注,尤便於查核闡釋。本書檢集古人原句而編作,既雅而信;又能伸揚詩人之堅貞,能團結民族之精神,可謂通達之作也。
嘉南藥理大學 歐天發謹序於臺灣 ( 2022.11.2)
歐天發簡歷
歐天發,嘉南藥理大學退休教授。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受業於于大成、黃慶萱、羅宗濤、黃永武、張子良、蔡崇名等鴻儒。在輔仁大學時(1967- 1971)曾獲王靜芝(《詩經》)、葉嘉瑩(《詩選》)、南懷瑾(《中國哲學史》)等專家名師之薰沐。1981 年起任職於吳鳳工專共同科,嘉南藥理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儒學研究所。研究方向為《詩經》學(有《詩經雅頌義考》(1991)等)、辭賦學(有《俗賦類型研究》(2014)等)。曾於臺南大學授講辭賦學。目前從事臺灣儒教鸞賦之後續蒐集 ,宮廟樑繪故事之分類整理 ,並探究二者之民俗屬性。歷年發表之主要論文有〈賦義考索〉(1993)、〈賦與說唱文學之關係研究〉(1995)、〈《事林廣記》韻誦辭例說》〉(2002)、〈從“藉”的觀點論《詩》興的多義性〉(2003)、〈藥名文學之原理及其形式之發展〉(2005)、〈“雎鳩” 說略〉(2006)、〈說唱文學中的賦體型態舉例〉(2007)、〈臺灣風刺賦的表現形態(2010)、〈閩南語俗曲唱本中的賦體鋪寫〉(2013)、〈論臺灣宗教鸞賦的寫作風格〉(2014)、〈大陸鸞書《救生船》等及其賦篇述略 —兼論鸞賦之記錄形態與分類〉(2016)、〈清代臺灣鳳山縣諸賦的環境描寫〉(2019)、〈臺灣賦之屈騷意涵〉(2021)、〈臺灣鸞賦體製趨簡略論〉(2022)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