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那七月的红
作者、诵者 : 灵子
火红的七月,这是一种深深的、热烈的、永不褪色的红。这份红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

那七月的红,首先让我想起了南湖红船上的那盏盏明灯。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那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这红色,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那红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红。

在延安的烽火中,在延安我看到了那窑洞里七月的红。那是革命的熊熊火焰,是先烈们为了理想而浴血奋战的见证。这红色,是坚韧与决心的象征,是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长征途中,雪山草地上的那红色是信仰。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先辈们穿越风雨、无畏前行,就是因为心中有着坚定的信仰。这红色,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在八一南昌的起义中,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还想起了渣滓洞里的那七月的红,那红色是英勇的杀敌声。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英勇无畏地战斗在最前线。这红色,是他们对党的忠诚,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和平的向往。

在太空航天上,在军舰上,在抗洪抢险救灾现场,在医院里,在学校讲台上,在扶贫帮困的志愿者的团队里,那红色就是我们的梦想与追求,是我们捍卫的决心,是我们救死扶伤的信念,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这红色,是我们在科技、军事、医疗等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象征。

在农业高科技科研中,那红色是创新。为了国家的繁荣,为了人民的福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题。这红色,是我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追求,是对科技创新的执着,是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我更爱人民大会堂的红,是国家的象征,是人民的骄傲。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和人民大会堂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我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自豪之情。这红色,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是我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对未来实现目标的航标灯.

我爱那七月的红,它是我心中的信仰与力量。每当我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我都会想起这红色,想起那些为了理想而英勇奋斗的先烈们。这红色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这红色,也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骄傲。它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褪色。每当我们提起这红色,我们都会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们知道,这红色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代表着我们的历史和未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为这红色而奋斗。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都将不断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着这红色的信仰和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爱那七月的红,它是我生命中永恒的色彩。这红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力量。它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前行,为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更是我因为生在伟大的中国,我是中国人,生在那鲜艳的镌刻有镰刀和垂头,还有五颗星星的红旗下,而骄傲和自豪.那七月的红,我永远的爱恋!


【作者、朗诵者简介】陈 颖:灵子,中国名家朗诵艺术团朗诵老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当代名人艺术》公众平台主播。喜爱文学,摄影,热爱朗诵,愿用声音艺术传递生活美好,陶冶情操,感悟人生真谛。


【编辑简介】卢长生,中共党员,军人出身。大学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法律系,副团长转业到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系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员,华夏文化传播网专栏作家,诵读中国知名作家、炎黄文学社作家、多家报刊杂志记者、影视制作编导,发行70多万字的个人专著《犁砚留香》和180千字的《中华诗文选粹》一书,并任副主编。辽宁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铁岭市写作学会副会长、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广播电视台《旅游频道》纪实摄影师、炎黄文学社摄影家、铁岭市摄影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协会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曾五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