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榄集邮协会对推动集邮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贡献
文/何生杰
关键词:小榄 集邮 协会 文化 发展
前言:随着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高。而集邮的开展更丰富了小榄文化活动的内容。广大集邮爱好者体会到集邮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是一项高尚的极其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1983年1月16日,小榄集邮协会在小榄镇工人文化宫挂牌成立。这标志着集邮文化事业和集邮文化活动从此走进新时代,对小榄集邮文化事业发展所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
一、 坚持集邮文化的发展方向
小榄集邮协会至今已成立41周年。回望过去,在坚持集邮文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小榄集邮协会每逢重大节日,都有相关的邮展,宣传祖国的伟大成就。对外的联络工作也井然有序,2001年在中山市南朗镇翠享村举办粤港澳台集邮学术论文研讨会,时任会长廖铨钊带队前往参加。2006年,广东省集邮协会在中山大学主办了粤港澳台集邮学术研讨会,小榄集邮协会应邀参加。黄彪华等代表被邀请在研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2010年时任会长廖铨钊等参加了“方寸邮票,大千世界”中山黄圃、小榄、石岐三地集邮学术联谊活动。2012年12月孙文伟会长带队参观了第二届中国澳门举办的东亚集邮展览和2013年3月珠海市举办的第三届东亚集邮展览。2023年12月,应邀参加的黄圃集邮分会成立35周年的纪念活动。2024年2月,孙文伟会长等代表参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集邮展览等。在活动过程中,协会之间互相交流,借鉴学习,分享经验,受益良多。小榄集邮协会定期组织和鼓励会员参加国内外的集邮展览与学术论文征文比赛,在促进集邮作品的交流的同时,也屡获殊荣。2020年12月,何生杰的《中山小榄邮协抗“疫”一线的平凡人》文章获得“抗击疫情 集邮人在行动”征文评选三等奖。2021年10月15日,黄彪华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和颜智锋的《“上海大东二版”孙中山像普通邮票》,参加第14届广东省集邮展览,分别获得了一框集邮类铜奖和银奖。何生杰的《浅谈集邮文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意义和作用》文章获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东省集邮学术研究论文评选纪念奖。2022年8月26 - 29日,选送三部一框邮集参加虎门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其中佘雪萍《伦敦一版孙中山像普通邮票》、胡炯和《香港商务版烈士像普通邮票 》获得银奖,廖铨钊《“上海大东一版”孙中山像金圆》获得铜奖。2022年9月,何生杰的《小榄集邮史研究》文章获广东省集邮学术研究论文评选纪念奖。
二、 集邮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邮票本身就像一本微型的百科全书,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物产等各个方面情况都会通过邮票的图案呈现出来,你了解这些图案,了解它的背景,对于小榄集邮协会会员来说邮票是很好的课外读物。集邮是一种健康的文化活动,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中的一部分,集邮过程中能增加知识,提高文化素质、道德情操的修养。集邮文化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为了推动集邮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通过对于集邮市场、集邮作品、集邮品牌等方面的研究,小榄集邮协会为集邮产业的发展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建立健全的集邮标准和规范,推动集邮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与文化部门、邮政部门、旅游部门、展馆等合作,共同推动集邮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在小榄艺术馆展出的: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邮展暨获奖邮集邮书汇报展。200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百四十周年阮关逸先生“孙中山邮品、贷币”藏品展览等大型专题活动。2009年“辉煌历程”建国60周年小榄镇邮品展。2013年“国球情,世界梦”黄彪华乒乓球运动藏品展。201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集邮巡回展。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邮品展览。2015年“钢铁长城”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周祖文个人专题邮展。2018年12月,庆祝小榄集邮协会成立35周年黄彪华个人集邮藏品展。2019年“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建国70周年小榄镇集邮协会邮品展等。此外,小榄集邮协会与小榄邮政一直相互合作,配合重大日子发行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邮票与封戳,推广集邮文化和分享集邮知识。如:小榄镇青少年集邮夏令宫活动,中山市小榄中学青少年邮政开办仪式等。同时小榄邮政提供三楼的场地供小榄集邮协会召开每月一次的例会,与小榄集邮协会举办联合展览,展示集邮作品的价值和魅力。今天的集邮文化活动已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协会会员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中起到推动作用。
三、发展与培养集邮的优秀后备人才,为小榄集邮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小榄集邮协会成立41周年,是广东省内首个镇级集邮协会。至今多次被评为中山市集邮协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廖铨钊与孙文伟也屡获中山市集邮协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小榄集邮协会一直注重培养和引进集邮人才,推动集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集邮作为一门艺术和学问,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集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开设集邮专业课程、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会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小榄集邮协会成立以来,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会上除了会务工作外,都有安排一位理事或会员轮值作集邮学术宣读及交流。此外:为了让集邮走进中小学校,培养青少年的集邮兴趣,打造青少年集邮的基地。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2005年3月,小榄中学获授“广东省首批集邮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出席授牌仪式的省邮协汤小华、李玲、黄浦等领导莅临小榄中学,在吴穗章校长的带领下参观学校集邮展览。2022年8月3日,小榄镇东区社区在社区图书馆内举办青少年邮票与集邮文化的活动,特邀叶汉强老师前来授课,小榄集邮协会会长孙文伟也亲临现场作交流学习。活动尾声,叶老师和孙文伟会长与青少年一起互动,对青少年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帮助他们温故知新。通过赠送纪念邮票与礼品,寄望集邮文化今后在青少年中得以沉淀,为小榄集邮文化传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出版集邮学术理论著作与文献,多元化展示小榄集邮文化魅力
小榄集邮协会在进一步拓宽集邮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与印刷、设计、出版等行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集邮作品与集邮产品。出版集邮学术理论著作与文献,既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品质,还可以满足文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小榄集邮协会可以为集邮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03年在小榄集邮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时出版的《廿载耕耘廿载情》,书中共一百多篇文章,既有反映国内外古今历史事件与人物方面的学术论文,也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一字一句,反映了集邮爱好者们的强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抒写了集邮爱好者们热爱生活的文化情怀。2006年出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40周年的集邮学术论文集《永远的丰碑》,2011年9月出版《中山小榄邮政史》,该书由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孙海平老师作序。2011年11月12日出版了《百折不挠,走向共和》集邮文选集。2016年11月26日,出版了记念孙中山诞生150周年集邮文选《伟人足音》。在小榄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小榄集邮协会一直被评为“镇先进文化团体”。且大力开展艺术精品创作,出版各类艺术理论书籍,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也为繁荣小榄镇的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结束语:小榄集邮协会是推动集邮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相信在杨伯钜、廖铨钊、孙文伟三届会长的接力传承和正确领导下,带领着小榄集邮协会的会员们,团结一致,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大力发展组织群众性集邮活动,注重青少年集邮爱好者的培养和引导。推动集邮品牌发展,与政府、邮政等部门相互合作,采用相应举措,提升集邮文化发展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地推动集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于集邮文化的需求,让小榄镇的集邮文化事业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从中华合国集邮联合会成立40年看我国集邮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 2022.11.11
《集邮协会如何推动集邮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 百度文库 2023.7.25
《廿载耕耘廿载情》主编:杨伯钜 廖铨钊 小榄镇集邮协会 2003年
《百年集邮史 薪火相传》作者:杨新美 来源:科学时报 2009年4月6日
《中山小榄邮政史》主编:廖铨钊 小榄镇集邮协会 2011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