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维军作品
☘️1《给口饭吃》
张小花家塑了泥菩萨
李大果家塑了泥菩萨
王二狗家也塑了泥菩萨
全村全乡的人,都学着
塑了泥菩萨
菩萨,一家比一家的塑得大
土地,一家比一家的更贫瘠
塑了泥菩萨的那些人,一个一个
都虔诚地在泥菩萨面前
烧纸,焚香,跪拜,祈祷
希望泥菩萨们
给口饭吃……
2024-06-28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讽刺了人们盲目崇拜泥菩萨,却不努力改变现状的行为。诗作通过对比菩萨与土地的大小,以及人们的虔诚与现实的贫瘠,揭示了人们的愚昧和无奈。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诗中描述了人们纷纷塑菩萨,但土地却越发贫瘠。尽管人们虔诚祈祷,也只是希望菩萨“给口饭吃”,这凸显出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改变生活的无力。诗作生动地讽刺了这种现象。
🔸🔸🔸🔸🔸🔸🔸🔸🔸
张维军作品
☘️2《数台阶》
一个人在数台阶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科级
股级
工作员
人民
人民
人民
……
他说,人民
高高在上……
2024-06-27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数台阶的场景,并通过品级和职位的列举,以及最后对“人民”的强调,表达了“人民至上的观点”,实际蕴含了讽刺意味。
🔸🔸🔸🔸🔸🔸🔸🔸🔸
张维军作品
☘️3《女人如树》
女人如树
春天,花开了
你说她漂亮
夏天,挂果了
你也说她漂亮
秋天,果熟了
你还说她漂亮
冬天,没有了花没有了果
叶子落尽了
只剩下树和光秃秃的枝条
请你一定不要做那样的傻事
——过河拆桥
如果你去过撒哈拉
感受过那无边无垠的荒凉……
2024-06-27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以树喻人,指出女人的价值不应仅以外在的美貌或成就来评判,而应看到她们的内在品质。最后通过“撒哈拉”的意象,强调要珍惜身边的人。
🔸🔸🔸🔸🔸🔸🔸🔸🔸
🔸🔸🔸🔸🔸🔸🔸🔸🔸
张维军作品
☘️4《婆婆丁》
多年前她问我
你喜欢婆婆丁吗
我说不认识
我说不喜欢
多年之后
她指给我看一种开小黄花的小草
问我认识吗
我说认识,是蒲公英
蒲公英就是婆婆丁呀!她说
你之前为什么说不认识呢
我对她说,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婆婆丁就是蒲公英
其实蒲公英
我从小就认识,一直都喜欢
2024-06-27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蒲公英(婆婆丁)的重新认识与喜爱。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对蒲公英认知的转变,以及对自己过去的反问和遗憾。这首诗寓意着生活中的小事物可能隐藏着大美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珍惜。
🔸🔸🔸🔸🔸🔸🔸🔸🔸
张维军作品
☘️5《梅子,熟了》
你说,梅子熟了
我们就一起去了梅山
梅山上全是熟透了的梅子
全是,摘梅子的人
其实,我对熟透的梅子不感兴趣
只是我没告诉你,我喜欢的
是酸涩时的梅子
是望梅止渴
有风从梅山吹过
梅树上一些熟透的梅子纷纷掉落
有几颗砸在了你我的头顶
我仿佛觉得,是佛在提醒我们
——梅子,熟了
2024-06-26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以“梅子熟了”为线索,通过描绘梅子成熟时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我”喜欢的是酸涩的梅子,暗喻了人生中的某些阶段,而佛的提醒则增添了一丝深意。作品富有意境,给人以启迪。
🔸🔸🔸🔸🔸🔸🔸🔸🔸
张维军作品
☘️6《 残 局 》
残局其实都是和局
街边摆残局的人心里最清楚
但走成和局摆局人也得算输
为此,很多人都去挑战过
但无论是走红棋,还是黑棋
挑战者们都从来没赢过
那天来了一个老者
刚走了几步,摆残局的人
就从兜里掏出了香烟
恭恭敬敬的给老者递过去……挑战
戛然而止
——人生如棋啊!人间是棋盘
我们都是棋子,都在局中
2024-06-24
❊ ❊ ❊ ❊ ❊ ❊
🌹【吉特赏析】
作者通过描写街边的残局博弈,暗示了人生如棋局的道理。残局看似和局,实则挑战失败者众多,而老者的出现更是凸显了世事的微妙。作品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
🔸🔸🔸🔸🔸🔸🔸🔸🔸
张维军作品
☘️7《 哭 》之一
谁不会哭
谁没哭过
但要说最好的哭
不得不说二丫
去年她妈妈不幸离世
我见过她的哭
她没哭好一会儿
我也想哭了
我看见周围一些人的表情
似乎也是想哭了
其实二丫的哭声并不大
也不优雅
可到现在我都弄不明白
那天,那么多人,包括我
看见了二丫的哭
为什么,就想哭了……
2024-06-24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共鸣。诗中通过描述二丫因母亲离世而哭泣的场景,展现了真实而强烈的悲伤。二丫的哭声虽不华丽,却触动了周围人及诗人的心弦,引发共鸣。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无需华丽的辞藻,却具有强大的力量,让人深刻感受到亲情与生命的脆弱。作品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
张维军作品
☘️8《 夕阳 》
我对他们说
我很想写一首关于太阳的诗
没想到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劝我
那你就写写朝阳吧
别写夕阳
2024-06-24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夕阳的独特情感与坚持。诗人想要写一首关于太阳的诗,却遭到他人建议写朝阳而非夕阳的劝阻。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夕阳的特殊性,也展现了诗人对夕阳独特美感的坚持和追求。诗作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夕阳的赞美和向往。
🔸🔸🔸🔸🔸🔸🔸🔸🔸
张维军作品
☘️9《救救地球》
……地球
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了
我要把地球背回家
可是,我的家啊
也在地球上
2024-06-24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短而强烈的情感表达,直击人心。诗人以“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了”为引子,直接揭示了地球环境的严峻现状。随后,“我要把地球背回家”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地球的深深忧虑,又隐含着一种无奈和无力感。最后一句“可是,我的家啊/也在地球上”则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地球不仅是所有生物的家园,更是我们人类无法逃离的家园。诗作情感深沉,引人深思。
🔸🔸🔸🔸🔸🔸🔸🔸🔸
🔸🔸🔸🔸🔸🔸🔸🔸🔸
张维军作品
☘️10《瞎猫碰见死耗子》
猫是怎么瞎的?无从考证
耗子是怎么死的?也无从考证
因为瞎猫吃了死耗子之后
也死了
死了的瞎猫,被丢在了荒郊野外
如今,早已尸骨无存
2024-06-23
❊ ❊ ❊ ❊ ❊ ❊
🌹【吉特赏析】
《瞎猫碰见死耗子》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探讨了偶然性与因果关系的边界。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既引人发笑,又让人深思。瞎猫与死耗子的相遇,虽属巧合,却导致了不幸的结局。作品通过这一荒诞情节,反映了生活中无法预料的偶然事件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生活中的各种风险。
🔸🔸🔸🔸🔸🔸🔸🔸🔸
张维军作品
☘️11《 哭 》之二
战争还没有结束
在以色列,一个女人
她苦苦盼来的
是从加沙地带寄来的
丈夫的遗物
遗物里散发着丈夫的
汗臭味和烟草味
这个味道她太熟悉了
这次她破天荒地
没有骂丈夫
她只是把头埋在遗物上
小声地哭了一会儿,又
哭了一会儿……
2024-07-01
❊ ❊ ❊ ❊ ❊ ❊
🌹【吉特赏析】
《哭》之二深刻描绘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无尽痛苦。通过女人收到丈夫遗物的细节,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遗物中的味道成为情感的纽带,女人的无声哭泣更增添了悲剧色彩。作品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在短短几行中传达了深沉的情感,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
🔸🔸🔸🔸🔸🔸🔸🔸🔸
张维军作品
☘️12《光明也是向着富人的》
之前我不信
之后我信了
其实富人与穷人
还是有区别的
收电费的小王对我说
在他管辖那片区域
有几个老头老太太
为了节约电费
天一黑
就睡了
2024-07-01
❊ ❊ ❊ ❊ ❊ ❊
🌹【吉特赏析】
这篇短诗通过简洁的对话和叙述,深刻揭示了富人与穷人在生活方式和选择上的差异。诗人以“收电费的小王”为视角,通过几个“老头老太太”为了节约电费而早早入睡的行为,表达了贫富差距的现实。提醒人们对待老年群体应当给予深度关怀。
🔸🔸🔸🔸🔸🔸🔸🔸🔸
🔸🔸🔸🔸🔸🔸🔸🔸🔸
张维军作品
☘️13《讲原则的柳青》
在此,就容我
不再赘述了吧
我给大家举过例子
某年,有个少年
把自家养大的羊卖了
却非要解回拴羊的绳子
他说:“该是自己的
就要带回去”
那个少年,后来
写出了《创业史》
他叫柳青
2024-07-01
❊ ❊ ❊ ❊ ❊ ❊
🌹【吉特赏析】
《讲原则的柳青》通过简短的叙述,生动地展现了柳青少年时期的性格特质——坚守原则。通过卖羊带绳子的细节,既展现了柳青对物权的尊重,也预示了他后来创作《创业史》的坚韧与执着。故事虽小,却寓意深远,让读者对柳青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敬佩。
🔸🔸🔸🔸🔸🔸🔸🔸🔸
张维军作品
☘️14《无影灯说》
看一个人
不能只看一面
也千万别只看表象
人无完人呐
他都病成这样了
如果还有救
请容许我,将他的影子
一笔勾销
2024-06-30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简短而富有哲理,用“无影灯”作为隐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理解他人的难度。诗中呼吁人们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表面或某一面,而是要深入理解其内在,包容其不足。通过“将他的影子一笔勾销”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宽容与理解的渴望,希望人们能在彼此的不完美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
张维军作品
☘️15《 鸟鸣 》
林子大了
什么鸟都有
什么鸟叫声
也都有
我知道你爱鸟
我知道你
喜欢听鸟的叫声
但我得提醒你
进了林子
一定要仔细聆听
谨防那些
为了捕鸟而
躲在林子之中
学鸟叫的
人
2024-06-30
❊ ❊ ❊ ❊ ❊ ❊
🌹【吉特赏析】
《鸟鸣》通过描绘林中的各种鸟鸣,诗人提醒我们自然界的美好同时也隐藏着危险。诗中的“学鸟叫的人”巧妙隐喻了那些伪善、欺骗他人的人。这首诗寓意丰富,警示人们应提高警惕,仔细分辨周围的人和事,以防上当受骗。
🔸🔸🔸🔸🔸🔸🔸🔸🔸
🔸🔸🔸🔸🔸🔸🔸🔸🔸
张维军作品
☘️16《 圣经 》
想买一部《圣经》
一连跑了十几家书店
都说没有。卖的
全是学生读物
人真是个说不清的怪物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
于是,四处寻找书店的我
就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奔走在朝圣的路上
好像《圣经》里
真的住着耶稣
2024-06-30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寻找《圣经》的经历,巧妙地展现了人类对追求信仰和圣物的执着。诗中“人真是个说不清的怪物”一句,既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增添了诗意的幽默感。作者将寻找《圣经》的过程比作“虔诚的基督徒朝圣”,既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虔诚,也暗示了《圣经》对于信仰者的重要性。
🔸🔸🔸🔸🔸🔸🔸🔸🔸
张维军作品
☘️17《 麻雀 》
现在的麻雀
比我小时候见过的麻雀们
小了许多
麻雀为什么会变小了呢
是不是变小了
就会受到国家保护
不被人药,不被人抓
不被人吃……
2024-06-30
❊ ❊ ❊ ❊ ❊ ❊
🌹【吉特赏析】
《麻雀》一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揭示了现代环境中麻雀体型变小的现象,并引发了对这一现象背后可能原因的反思。诗人以麻雀为切入点,探讨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关系,引人深思。诗作以小见大、意蕴深远,既是对自然生态的关怀,也是对人类行为的警醒。
🔸🔸🔸🔸🔸🔸🔸🔸🔸
张维军作品
☘️18《你也吃瓜吗》
在某斗牛场
一头牛围着另一头牛在打转
观看台上,一帮子人
在疯狂地不停呐喊
打起来!打起来!打起来
那震耳欲聋的声音,那场景
使我不寒而栗
我的心突然咯噔一下
脑海里冒出了之前的一个画面
在一群人的起哄声中
一个很无助的人
从髙高的搂顶上纵身一跃
跳了下来……
2024-06-30
❊ ❊ ❊ ❊ ❊ ❊
🌹【吉特赏析】
《你也吃瓜吗》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人性的冷漠与残酷。通过斗牛场的喧闹与观众的狂热,诗人对比了社会中对弱势者的无情嘲笑与逼迫,暗喻了网络时代下“吃瓜”文化的冷漠。诗句简洁而有力,直击人心,警示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呼吁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
🔸🔸🔸🔸🔸🔸🔸🔸🔸
张维军作品
☘️19《少儿不宜》
《丁丁和小飞机》
是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
现在有专家提出了质疑
说此文少儿不宜
该把它踢出小学课本
理由是:在此文中
出现了“丁丁”和“飞机”这样的词语
“丁丁”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打飞机”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
2024-04-28
❊ ❊ ❊ ❊ ❊ ❊
🌹【吉特赏析】
《少儿不宜》的质疑反映了对教育内容的审慎态度,但将《丁丁和小飞机》这一课文视为“少儿不宜”并提议踢出小学课本,似乎过于敏感和片面。课文本身旨在通过故事传递积极信息,而“丁丁”和“飞机”作为普通词汇,在适当的语境下并无不妥。我们需平衡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适宜性,避免过度解读和过度保护。
🔸🔸🔸🔸🔸🔸🔸🔸🔸
张维军作品
☘️20《比萨斜塔》
近千年了
斜塔,越来越斜
可它为什么就是不倒呢
有人质疑
一些人说,这是个意外
另一些人说,这不是意外
2024-06-28
❊ ❊ ❊ ❊ ❊ ❊
🌹【吉特赏析】
《比萨斜塔》这首诗提出了关于比萨斜塔稳定性的疑问,引发读者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智慧的深思。诗中的“近千年了/斜塔,越来越斜/可它为什么就是不倒呢”直接而有力,既展现了斜塔的独特性,也暗示了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