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天梯探秘文/吴华
河坝子的赵老师多次主动邀请我去他老家写写玉蟾寺,强调那里的天梯很了不起,许多网红都去拍视频,好评如潮。
边走边看边想,玉蟾寺存在几百年,不知有多少人去看过写过,写得不好落入俗套惹人耻笑。
途经安家坝,湖广填四川时的安家之地。到了以后又往四处扩散。
李广坝,李广操练士兵的地方。听说还发现过一个战士之墓,一半墓碑深埋土里。社村镇迅速上报,县文管所长来调查。确定是解放前空军战士的墓,鏖战的自豪感彰显无遗。
沿途果树玉米水稻郁郁葱葱,生长茂盛。水池周围旱地田埂见缝插针,都栽满了椪柑树。满眼望去,绿油油一片。路边还有一些桑树,这可是绿色纯天然的。否则蚕子很快就得道升仙了。
沙溪河流经河坝子十七公里,河边竹林遮天蔽日,停车坐爱竹林凉,小儿戏水在沙溪。两岸的水田旱地禾苗壮。
河坝子场镇在县城东北方向十五公里,与仁寿井研接壤,三县交界,商业贸易自成一体。东山商贸第一城还在,镇政府已迁走,办公大楼空置,做一个休闲养老、养身的接待场所倒挺适合的。我在市场买到了东坡区柳圣乡下的脆红李,价格便宜一元一斤。
进山水泥路的两边长满青青翠竹,路外有大片水面,赵老师介绍说到了青龙水库尾子上了,这里还有刘海得道升天的地方-绿茵沱。风遇水则止,水为风之界。水库是附近最大的阴地。划船拍摄,风景一定很美。公路往下拍,则拍不出那个效果。
师傅,我来送李了。礼轻情意重哈。
我们到时,恰逢客人辞别,一餐饮老板。
客堂屋檐口下台阶处,坡下穿堂风吹来,凉风悠悠。师傅坐在小矮椅上边洗手边开讲:师傅出生在乐山安谷,生活在峨眉,从小进庙,厨艺了得,曾办培训班,徒弟一百多,西藏内蒙都有。后经人介绍到中南海为中央领导做饭,获得过领导赠送的字画。在峨眉有旅游中巴酒店之类的,离婚后给了家里人,投身佛法弘扬。也曾考虑德云寺,又恐年老登山不便,也知道懒婆娘山、尖山寺,只图安静方便修行,最后选定玉蟾寺。
玉蟾寺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妹妹出家的地方,当地人称皇姑。皇姑回京看望崇祯帝,带了玉蟾寺的茶叶。崇祯帝饮后赞不绝口,命玉蟾寺每年进贡。师傅出家后,传承了玉蟾茶制茶工艺,是中国非遗传承人,也是青神佛教协会会长。
崇祯皇帝的妹妹在玉蟾寺出家,又回到北京,但崇祯皇帝身份珍贵,应该是没有到过玉蟾寺看望妹妹的。师傅出生安谷,到北京工作,又在报国寺出家,到玉蟾寺当主持。朦朦胧胧感觉里面有一个轮回,抑或是一个指引。最后,师傅才选定玉蟾寺。西藏挑选转世灵童的方法也是靠指引。
玉蟾寺当地有五龙升天的故事,青龙在河坝子,山林庄稼青绿养眼;岷江太平洪水泛滥,对面是黑龙;赤龙在龙凤场,穷山恶水刀刀见血;也有说青龙、黄龙二龙争斗,黄龙战败,到了今天的黄龙溪落脚,青龙成了南海观音的侍女;金龙潜藏城隍,伴随官家左右云云。
金蟾只有三只腿,潜伏青龙水库绿荫沱,能吞金吐银,玉蟾仙姑给家中贫困的刘海一串铜钱去钓金蟾,用金蟾口中的红珠治好了母亲失明的双眼。金蟾居然能口吐金币,刘海就用金蟾吐的金币修路铺桥、扶危济困多做善事。众人感谢刘海,在刘海母亲百年之后,刘海与玉蟾仙姑脚踏金蟾升天成仙,成仙后被玉皇大帝封为财神,种善因得善果,扬善惩恶众人助。善恶关乎思想,思想指引健康。不是你要生病,是你遇事闷闷不乐,心里本来就想生病,于是你就病了。
寺庙后面近百米高的赤砂岩,面积一大片,名光明岩(又名白石岩),上面应该还有光明顶。太阳照射你,大放光明。心里有盼头,日子有希望,希望过得越来越好。午餐有清水煮土豆片、煎辣椒、两份剩菜,日子一般。
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开凿了石梯,左上横过右下,工程进行了一半。号称青神天梯。这项工程危险性高,耗资巨大,是释镇福师傅主持玉蟾寺二十多年以来最具开创性最成功的举措。
以前只能拜佛,视觉的角度只能是平视或仰望;现在则可以从空中俯瞰,视觉的角度是居高临下审视,打开了提升人生思想高度的又一扇大门。
庙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换了角度就只是大千世界广泛存在其中之一。你可以有多种选择、多种生活方式,登山进庙拜佛功课只是帮助我们修行的一种方式。
不破不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登一层台阶向外观看一眼,一步一重天,步步不同样。低阶只能仰望高处,努力往上爬,干劲十足使劲冲。中层进退自如,可等可靠,休息片刻也无大碍,也可望天也可看地,可坐亭子可拜佛。高处不胜寒,两股战战,战战兢兢格外小心,预防小人作怪,稍有不慎坠落深山粉身碎骨永世不得翻身。
风景的确不错,树丛中发现有黄荆枇杷野石榴米汤糊。想起小时候学影片中的战士用黄荆叶条编圈戴头上遮阳,打闹玩着开心的样子。下面的道路农舍远处的山,清晰可见。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一步一景。四围的山护着这方天地,也无霜雪也无灾,是一个洞天佛地。
石梯布满手锤錾子留下的痕迹,一步一艰辛,一步十汗珠。外有树枝状的扶手,石壁上还有圆圈的金属扣手。
透过树丛的稀疏俯瞰,岩下三路交汇,一生一死一修身。道路蜿蜒似锚,两侧带钩,似乎黑白无常在前面招手,来啊来啊,要么生要么死,生死一念间。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那就不走吧,留下来在这里修身养性,安度晚年,师傅来此已经二十四年了。
师傅还坐在屋檐下凉快,偶尔也会望望天。
其实他也有满腹心事,庙里改扩建工程一年了还无法开工,原因是预算超了八十万。想办法筹集资金装修画室,引来国宾礼画师收为徒弟,生活习惯也还不能适应,天梯工程还有第二期,庙里收入捉襟见肘,还需要四处化缘。
他就坐在屋檐下看看庙里,看看光明岩,再望望更远的天,庄严像,禁言。
他担任着青神佛教协会会长,其他的几个庙都各有因缘得到了大发展,他这里落后了可不好说话。
吴华,幼年放歌天池山中,后执教乡村中学,辗转于局机关、多地乡镇政府,奔波于县城和乡村,作品多发于省市县报刊,终因江郎才尽,遂湮没于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