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衍申(森)
主编:珊珊
出品:中国诗词艺术名家创作基地

《半载风雨倍艰辛,一朝赋闲鲜所闻》
雪松
不敢想象,这当下的日子究竟怎样?只怕一时半会儿,也没人说得清、道得明。以目前的状态来看,天就像破了个无底的洞,女娲也懒得去补,也不知那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是否显得尤为造作?怕也不过是我文人墨客的凭空捏造吧!要真有女娲这样的怪力乱神,人世间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洪涝灾害了!而一直被困住的状态,何尝不是因为这么一场雨呢?当然火热的夏天多下几日雨,又为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没有阳光的日子,整个人从头到脚也都萎靡不振、元气大伤,好比那些天地间终日不见太阳的植被,怕也没有一点儿鲜活的色彩。这般潮湿的雨季过后,空气里弥漫的那股说不出的闷热,就像毕业即失业,就像花开亦花落,让人在无端的迷茫和惶恐中小心翼翼地接近现实。
不敢想象,这样足不出户的状态,或许被生活所裹挟。也是早已习惯了特立独行,尽管没有什么好去处。难道还指望谁的邀约?人生的下半场何尝不是如此呢?最近一直下雨,只听到有人大发牢骚“这雨天天下,天天下,再这样下下去,心情都要发霉啦!”,难怪有人在宿舍群里反馈,说是上铺床板都发霉了。可见这沿江都市潮湿的气候真的不一般。大早上看到太阳出来,鸟儿都在附近的树梢嬉戏追逐,我也还暗自高兴,可是这午后就立马变天,过上一阵儿雨就又稀里哗啦下起来了。殊不知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也不知要经历多少的风雨。隔着窗远望那滂沱成河的世界,半生的人生际遇瞬间浮现出脑海。如此天涯漂泊的岁月,不曾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一上班就永无宁日把人累得半死,一休息非吃即睡又让人闲得发慌。不知什么时候起,从繁忙区一骨碌闯进舒服区,就像无主的猴子忽然下山,难免会有一种新鲜感和松弛感!
如此也好,人生就是这样左冲右突的过程,让大半生的经历在各种欢乐伤悲里五味杂陈。我们通常都只看到清一色金榜题名和顺利毕业的笑容,却很少知道沉默大多数名落孙山和资质平平的面孔;我们往往只羡慕那些在众星捧月和闻名遐迩的光辉形象,却每每疏忽那些稀松平常和泯然众人的小众角色;我们总是沉浸在对博闻强识和位尊权重的大人物的崇拜里,却总是忘却了普罗大众不过是蝼蚁和草芥的存在;我们向来往高处走,并千方百计优秀的群体靠拢,殊不知在自己所处的阶层没有筑基,奈何连登堂入室的资格都没有……社会现象大体如此,人若风光万人陪,一朝落魄还有谁?一切都行进在砥砺奋发的崛起之路上,总不能不因某些人的迟缓和怠慢就停滞不前吧!毕竟时代的步伐太快,当务之急不是四处搬救兵,而是迎头赶上。
如此也好,从天旋地转的地带解脱出来,终于有机会来一场接地气的践行。对于略显偏僻的地方,也真是无法描述。不说之前的袁花,破破烂烂的街道和建筑,依然不失古色古香的韵味。毕竟各种饭馆、超市、花店和茶室随处可见,毕竟各种店铺、酒吧、书屋和公园比比皆是,毕竟车水马龙的市区不减热闹的生活气息,毕竟对于群居动物而言,没有谁能够长期忍受现实中和精神上的孤独。然而,毕竟换了新环境。这一带似乎方兴未艾,早已没了当初的烟火气。除了傍晚马路对面的流动摊贩,还有些啥呢?所幸,趁这月底的假期,可以去溜溜集市,开开眼界。当然,我一直是避讳去逛集市的。倘若不是考虑买点啥,我也懒得去的。与其跟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在商场街市穿行,倒不如在一棵树下或一块草地旁坐上半天,或者在那花叶相间的石头上靠一靠,在森林氧吧里静心冥想和思考一番!已然很久没有这样充满亲切感和舒适感的体验了!
终究,夏天总是拖得很长,日照很长,季节很长,就连一盏茶的温度也能延续很长.……我突然忘了,刚才在宽塘的石凳上坐着,一个小伙问我“请问一下,这附近有一个古楼?你还不知道在哪里?”我摇头说“不知道”,他又问:“那你知不知道附近有能有卖肘子的?卤肉之类”,我依然说“不晓得,你周围看看吧!”我不禁纳闷,都这么闲啊!除了吃喝玩乐。就不能问点别的吗?大抵说来,现在的群体,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相当匮乏啊!
终究,人的一生必然很短暂,遇到风,遇到雨,遇到阳光,遇到彩虹,都不如遇到一个外表干净内心完整的自己,安静笃定,一生欢喜。淡淡的风,淡淡的阳光,淡淡的心情,凡事淡淡的……如常,如初,就是岁月最美的眷顾。尽人事,听天命,切随缘,顺自然。在什么事都管不起的年纪,做好自己。生活的底色,本就是人间烟火,脚踏实地的付诸行动,用心地经营当下,并积极乐观地生活,相信一切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半载风雨倍艰辛,一朝赋闲鲜所闻。
行业内卷犹更甚,江湖谋生岂躺平?


作者简介:
田衍申(森)男。山东荷泽。笔名:田野居士,莫雪,雪松,云中道人,中国作家协会作家。《作家前线》签约作家。
【世界作家文集金牌签约作家】【金榜头条新媒体平台文学终身理事】
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终身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