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转机
作 者:石国华(北京)
成就一切事业,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厚积薄发,博采众长,方能独树一帜。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乃成功之不二法门。而达成此目标之唯一途径,唯有读书学习。回顾我的人生历程,1978 年 7 月的那段岁月,令我刻骨铭心!
1977 年底,高考制度恢复,这对我们这些插队多年的知青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我决心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978 年高考定于 7 月 20、21、22 日三天,从三月份到七月份只有短短四个月,120 天的时间,我必须自学数学中许多未曾涉猎的内容,同时还要复习物理、化学、语文和政治。为了顺利完成复习任务,我将所有科目按照每天的进度进行分类,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内容和解题数量,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高考中断十年,我们这代人在成长过程中错过了太多学习的机会,学校里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如今高考来临,对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我的努力程度。
七月,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农场条件简陋,没有电灯,也买不起煤油,只能用瓶子装柴油,点亮一根灯芯,再用瓶子做个灯罩防风。我住的房间与牛栏仅两三米之隔,蚊子成群结队。我只好穿上卡其布的中山装,下身搭配大裤脚练功裤,脚上则是高筒雨靴。好在房间只有我一人居住,白天,所有的书籍都摊在床上,晚上又把它们堆在桌上,杂乱无章,也无需整理。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我每天坚持看书到鸡叫时分,第二天还要出工。那时,我没有钟表,只能以鸡叫为号,判断时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的学习目标是,面对任何数学题目,都要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不能遇到没见过的题型,更不能不知所措。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做了所有能找到的课本上的题目和过去的高考真题。数学是我最大的难题,所以我安排了最多的时间复习。从三月份到五月份,我自学了微积分、全部解析几何、排列组合和平面几何等内容,这些都是高中时未曾学过的,或者只是学了一部分。六月份和七月份,我复习物理和化学,我认为这两门课相对容易一些;语文和政治则按照每天的计划进行复习。当时,我没有回家,就住在农场,遇到难题时,无人可商量,只能自己边学边思考,甚至做梦都在解题。有一次,一位知青来找我,看到我睡着了,双手还在不停地比划,好像在解题一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见,我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心中坚信:这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搏,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考不上,我将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我时刻提醒自己,现在的每分每秒都无比珍贵,关乎我的前途和命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深知在农场,我没有家庭的支持,也没有金钱为自己铺平道路;但现在,有一条不需要任何帮助和金钱就能成功的道路摆在我面前,我必须紧紧抓住。考不上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依靠,那他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尊和自信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它们激励我不断努力,永不放弃。此刻的任何懈怠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和伤害。
1978 年 5 月 1 日至 7 日,我作为湖口县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参加了“江西省学雷锋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清楚地记得,4 月 30 日我到达南昌的当晚,参加了欢迎晚会,观看了电影《红楼梦》。根据大会安排,每天晚上都有文艺节目,我们住在江西宾馆,离南昌八一礼堂很近。但除了第一天参加晚会外,其余六天我都没有再参加任何活动,而是在宾馆里看书、做练习。
六月份,公社召开团代会,团委书记让我写会议报告和准备会议材料,农场给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复习,我只用了两个白天和三个晚上就完成了任务。本以为可以安心复习了,可没想到我却生病了,在农场休息了三天。这三天对我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我心急如焚。公社团代会召开时,我作了报告,并当选为公社团委副书记。
考试前两天晚上,农友的妈妈问我:“小石,你的政治复习了吗?”我说:“没有啊。”她拿出一本政治复习提纲给我。我一看,傻眼了,上面的题目我一个都不会。政治题目不像语文,可以自由发挥,它有很多专有名词和考题,不知道内容根本无法回答。我拿着书,立刻回家,通宵达旦地看。因为要提前一天到湖口县城,所以考试前一天早上八点下船后,我就直接去了石钟山,一直待到下午六点下山,一天没吃饭,在山上背了一整天书。第二天早上八点考试,我六点就起床了,在鄱阳湖边又背了两个小时。
考试开始后,我打开试卷,心中一阵窃喜,因为试卷中的三道问答题我都背过,虽然内容不完整,但要点都记住了。我迅速完成了上午的政治考试,最终获得了 84 分的高分。政治考试的成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下午考数学,这是我最害怕的科目。拿到试卷后,我发现最后一道题的三个小问,我只能做其中一个,会丢掉 15 分;还有一道 20 分的论证题,有两个选项,我知道这个题目必须要做,否则会丢掉 20 分,那数学就肯定不及格了。这是一道关键题目,我在两个选项中纠结了三十分钟,还是没有结果。我几乎要绝望了,顺手在草稿纸上画了一道横线,睁开眼一看,这不就是三角函数证明题的解法吗?因为这道横线恰好画在了两个等式之间,不就是两式相除吗?由于是证明题,两式相除后,只需要几个步骤就完成了证明过程。解决了这道题后,其他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我们公社改试卷的老师回来了。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本公社只有一位考生成绩超过了 300 分。当时,我们公社连同应届毕业生共有 65 位考生参加考试,我们农场有 11 位考生。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竟然是公社唯一考了 300 分以上的人。我找到改卷老师询问考试结果,他是我以前就认识的,他用湖口话说:“小石,你考了 368.5 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吗?全公社唯一的一个考了 300 分以上的人竟然是我?这是改变我命运的时刻。从考试分数公布的那一刻起,公社的人看我的眼神都变了,他们都无比惊讶地和我打招呼。公社团委书记用湖口话说:“小石,我要是知道你参加高考,就不安排那么多工作给你做了,你真是辛苦了,考试也不做声。”公社书记也对我表示了祝贺。
9 月 30 日,我收到了江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0 月 1 日,我就开始办理粮油关系转移。从此,我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1978 年 7 月,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将永远铭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如树,自信为根,只要我们心中充满自信,努力向上生长,就一定能成为栋梁之材。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迎接未来的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石国华,中共党员,下放知青,研究生毕业。曾担任国企高管,外企首席代表,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曾参加国家“863计划”,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通过考试和评审,获得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发表论文和报刊文章若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