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思奋进
——邢台市城管局组织瞻仰仲毅园侧记
文/刘孟领
2024年6月25日,和往常一样,我有幸以作协会员身份参加了邢台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每季度一次的"开门纳谏"例会。
在城管局直属单位党委书记谷广新同志带领下,来自各领域的民意代表和有关部门的人员,一路顺风地来到了“仲毅园”。
仲毅,是邢台市加入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中共党员。在他的亲自部署下发展了邢台第一个基层党支部。他姓张,叫张仲毅,是张仲毅和他哥哥、弟弟三人用生命浇灌了邢台党组织幼苗的茁壮成长。
"七一"前夕,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为了目睹英雄本色,为了激励创新斗志,市城管局精心组织了"开门纳谏"活动其中的游园之行。
今年由于受西伯利亚、太平洋和孟加拉湾地区气候影响,形成了南涝北旱的极端气候局面。就华北来讲,雨量比往年减少二分之一以上。虽然没进入暑期,但是滚烫焦灼的天气,使大家也有些许难受。
我们迫不及待地进入仲毅园,绿荫丛丛,青草幽幽,繁花簇簇,潺潺流水缓缓流淌在公园之中,风和日丽的阳光,晴空万里的微风,给人一种草木丰茂的满足感,也给人一种尘埃落定的沉静美,给人一种无比舒适与惬意。 我们沿着园内小路走出百十米,一座高大质朴的纪念碑映入眼帘,纪念碑上书写着11个大字——“革命英烈张仲毅永垂不朽”。讲解员介绍,纪念碑三面分别镌刻着张仲毅、张信卿和张绍先三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张仲毅是邢台第一位共产党员,张信卿是他的哥哥,张绍先是他的弟弟。
距今125年前,即1899年,张仲毅出生于邢台县西郭庄村(今邢台市信都区西郭庄村),由于受其父郭九如先进思想的熏陶,从小就奠定了追求进步的民主革命思想。
1918年,19岁的张仲毅从顺德中学毕业,便进入了位于保定的直隶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深造。第二年,“五四运动”爆发,如火如荼的革命力量震撼了张仲毅,他毅然决然地带领同学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声援北京的爱国学生运动。 讲解员告诉我们,在时任学院教授邓中夏的帮助下,张仲毅和同学们组织了“新文化研究会”“新教育促进会”等进步团体,学习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入门》《唯物史观解说》《社会主义史》等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且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实际,参加实践活动。1921年春,由邓中复介绍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4月,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5月,张仲毅出席了在广州举行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保定高师毕业后,他到天津直隶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且担任天津第六团支部书记,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张仲毅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牢记乡愁,心系家乡,在外地工作期间,抓紧利用探亲和休假机会,把进步书刊介绍给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他在邢台大贤村和直隶十二中学等地.通过办“夜校”“读书会”和“文学会”等方式,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新思想。
1924年,他在邢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把自己的侄儿张晓宇介绍入团。张晓宇又发展田战元、路兆衡、张绍先入团,并在东由留村建立了邢台第一个团小组。
1925年4月,张仲毅受中共北方局委派,和天津地委书记于方舟到邢台发展共产党员,在十二中学首批发展了4名中共党员——史天和、薛金吾、吕良弼、高鸣鹿,在邢台撒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自此邢州大地上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当年9月和11月,十二中和省立四师党支部分别建立,这就是邢台最早的基层党支部。 可惜的是,因为积劳成疾,他患肺结核于1927年不幸病逝,年仅28岁!
听着仲毅园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听众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痛心的眼泪,静立纪念碑前,为年轻有为的张仲毅同志默哀。
作为邢台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在临终前,张仲毅把哥哥张信卿叫到跟前,含情脉脉地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珍藏的六期直隶《教育月刊》,嘱托哥哥好好保存,教育更多的革命青年。
在张仲毅的影响下,全家多人投身革命为国捐躯。他的哥哥张信卿、弟弟张绍先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信卿和张绍先带着家人来到太行山区的革命根据地开展工作。1942年,日本鬼子对革命山区开展“五一大扫荡”,时任晋察冀边区农业指导所所长的张绍先不幸被杀害。哥哥张信卿,在自己家中藏过八路军、地下党,无论日本人怎么严刑拷打,始终保密,忠心为党,体现了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受父辈的革命精神感化,张信卿的三子两女在革命年代都参了军,其中两个儿子先后为国牺牲;张绍先的女儿也光荣参军,为民立功;张仲毅的几个儿子,在抗战期间,在他们的“张家小院”办起了八路军和地下党的转运站,为我党领导抗日转运食盐、布匹等重要物资.立下了永垂不朽的功勋!
紧接着,一行人员在瞻仰完英烈园后,按部就班完成了“开门纳谏”会议的各项议程,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成化国家建设中贡献力量。这其是——
缅怀英烈祭忠魂,
赓续血脉思奋进。
革命浩气千秋颂,
踔厉前行策后昆。
撸起袖子加油干,
别样精彩耀星辰。
振兴中华谱新曲,
作者简介:刘孟领,笔名孺子牛,男,1954年生人,大专学历,原籍河北邢台巨鹿县。本人自幼爱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爱文学和书法艺术,现为《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北京巨匠丹青书画院授予新时代艺术先锋人物,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及文学征文写作技能大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