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七.一”前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开通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2024年6月30日周日15时,时值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103周年前夕,笔者志清依约通过新华网、央视网视频直播,即时领略: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一一亲眼目睹,从昔日“叹零丁”,到今日“跨伶仃”的一个时代的见证!
2024年6月30日下午15时,央视TTCV4向全球直播画面显示,位于粤广澳大湾区珠江入海口,“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水面波澜壮阔!央视镜头画面,由远及近,聚焦、扫描在如“龙蟠起舞”的“深中通道”上,但见“一桥飞跨零丁”、“深隧穿越海底”,“人口海岛枢纽”、“千乘车流滚滚”、“深圳中山瞬时达”、“粤广珠澳枢纽通”……。
据央视主播介绍,眼下“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国家重大工程和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该工程,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作为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了跨海直连。“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从此,深圳至中山的车程将从此前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珠江东侧的“深圳高科技”与西侧的“中山丰富资源”将“深度融合”、“神奇锐变”!
诚如6月30日,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亲自为“深中通道”开通发“贺电”指出:“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笔者志清通过有关方面获悉,建于粤广澳大湾区珠江入海口伶仃洋“深中通道”的海域,频发的台风、高盐高湿的环境、复杂的海底情况……这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但,享有当今世界“基建狂魔”的中国人,硬是仅用141天实现西人工岛合龙、8万吨沉管在海底一次性精准安装到位……迎着疾风、踏着巨浪,上万名建设者在珠江口连续奋斗7年,以15项世界首创的核心材料、关键技术和大国重器,创造了10项“世界之最”,奇迹般地赶在中国共产党“七.一”华诞103周年前夕,实现了“深中通道”胜利建成和圆满通车!
笔者志清欲问:这个海上奇迹“深中通道”有多强?数据最能体现—一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深中大桥主跨达1666米,加上两边边跨,总跨达2826米;世界最高通航净空海中大桥🌹:深中大桥主塔高270米,大桥桥面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船舶通航净空达76.5米,未来可满足30万吨散货轮和3万标箱集装箱船的通航需求;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双洞双向8车道,长约6.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35米,由32个重达8吨的管节和一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机场互通立交🌹: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全岛陆域面积34.38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岛上隧道工程包括长480米的堰筑段隧道、长855米的岛上主线隧道,以及实现交通转换的4条匝道隧道……。“深中通道”历时7年建设,项目团队研发形成了15项世界首创的核心材料、关键技术和大国重器,创造了10项“世界之最”🌹。自建设以来,深中通道获得发明专利200余项、行业协会奖项数十项,并屡获国际赞誉。2024年4月,深中大桥荣获被称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深中隧道荣膺“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
笔者志清感慨,“深中通道”这个跨海超级工程再次擦亮中国基建名片:研发出超高强主缆钢丝索股、革新外海超大尺度沉管管节浮运安装工艺……“深中通道”建设者们仅以7年的奋斗再写“中华基建狂魔”的华丽新篇章!诚如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贺电”指出,下一步,要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确保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提供更好服务保障。此时此刻,志清屏前喜赋《浪淘沙令》为评为纪。
辽阔海流潺。
桥隧阑珊。
昔叹粤广跨江寒。深圳中山非一样,
落差天悬。
基建摘华冠。
神舞龙蟠。
零丁飞越驾车欢。珠水东西通道畅,
盛世奇观。
一一2024年7月1日(“七.一”党建103周年华诞日)凌晨定稿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