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玩具
文/耿志平(甘肃)
我小时候在林区生活,整天面对大山,玩的就是大自然里的花花草草,昆虫还有泥巴,但也有几样念念不忘的玩具,总是在脑海里浮现。
一个是万花筒,不知道是爸爸做的,还是买来的,看着万花筒里的花花世界,感觉好奇妙,有空了就拿出来看,对它充满了幻想。那时并不知道是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千变万化的效果。
还有一个是一拃长的塑料的马,一捏,肚子下面就发出声音,一点都不好听,有点刺耳,玩几天就不喜欢了。
有用纸做的风车,用高粱杆做的眼镜,用钢笔在胳膊上画的手表,用黄刺玫果实串成项链,每天过得简单又快乐,那时候基本上没出过那片土地,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我最爱的是老爸用核桃为我做的玩具,把核桃上下钻眼,中间一侧也钻个眼,把核桃仁和里面的隔掏空,顺着上下的孔,给里面穿一个光滑的细木棍,上面粘一个横放的小木片,中间的孔里有一节麻绳,最外端有个一寸长,很细的垂直的竹棍,左手拿着核桃下面伸出的小棍,右手轻轻地拉麻绳,上面的木片就顺时针转圈,麻绳发出唰唰的响声。那时没有电钻,我不知道爸是怎么做到的,又是怎样把里面掏空的。这个小玩意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它是我最好的玩伴,让我度过了多少美妙的时光。
有一种玩具是把两根竹棍从中间劈开,截成一寸长的段,就可以玩了,一般三个人玩。把竹棍扔下去,四个都正面朝下就是“重官”,有处罚权力;四个背面朝上就是“轻官”,没“重官”权力大;两翻两正就是“二扯子”;三个正面朝上,一个背面朝下就是“贼娃子”,就会挨打;一般人都不愿当“贼娃子”。如果三个背面朝上,一个正面朝下就是“三打子”,由“二扯子”抓住胳膊,“官”发话打几下,由“三打子”来执行,如果是“轻官”就轻轻地挨几下,如果是“重官”,“贼娃子”就要挨揍了,有些男孩子打得特别疼。
翻花花绳,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也是常玩的项目。跳皮筋时边跳边说着歌谣:“跳,跳皮筋,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一直说到九九八十一。弹跳力好的孩子可以跳的好高,我只能跳二尺多高,就败下阵来了。
把七个杏胡或者石子抓在手里,扔出去,从中挑一个捏在手里,抛上去,从地下依次抓一个,两个,三个子,全部抓起来就算成功,然后把石子扔高用手背接住,接住几个就算几十分,看谁分数高就算赢了。当然这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
还有一种玩具是动物的拐骨,我们叫抓拐,把四个骨头扔地下,手里拿个小石子,每次往上抛石子的时候翻骨头的面,一般有次序,先翻哪一面,再翻哪一面,最后翻哪一面,四面全部翻完抓起来就算成功。如果翻不过来,石头落地,就算失败。
这些玩具不需要花钱,随时随地就可以玩。虽然简单,但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特别多的欢乐,让我们在大自然里呼吸新鲜空气,看春天到来,感受四季的变化,让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我总觉得我是幸运的,童年在林区度过,尽管没见过世面,没有接受过较好的教育,但让我们有大山一样的胸怀,心胸宽广,可以容纳别人的错误,容忍她们的尖酸刻薄,不那么计较个人得失,自然就没那么多烦恼和怨恨。
虽然童年已经是很久远的时光了,但那些陪伴了我的玩具还没有在记忆里减退,甚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怀念。
童年时光,真好!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该有多好!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