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丁彩铃老师
文/李翔兰(空谷怡兰)
丁彩铃老师,您如一位璀璨的星辰,点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您的智慧和热情,如同无尽的灯塔,引领着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航行。您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深深的痛惜和失落。
去年秋天,我们在您的引荐下,得以与西安交通台相约中秋古诗词赏读。共同感受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您的智慧和热情,让我们对古诗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今年二月,应您的邀请,我成为了陕西汉唐文学艺术社的一员,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旅程。
在您的力荐下,我的《喜迎春》诗歌得以发表在北京头条,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巨大的喜悦。您总是那么慷慨地分享您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您是我们学习的一面旗帜,您的勤奋和执着,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您虽然已经古稀之年,但您的热情和活力却丝毫不减。您一直在为诗歌创作奔波劳碌,为文化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您的离世,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悲痛。
丁彩铃老师,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星辰,您的光芒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愿您在天堂安息,享受那永恒的宁静和幸福。我们会永远怀念您,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2024年6月26日
忆丁彩玲老师
文/胡红亮
翻开相册里一张张与老师的合影,音容依旧在,斯人已远去……
认识老师,是在2019年的3月,我们一起去香港澳门等地,老师和她的老伴陈老师是我们一行中年龄最长的长者。老师和我妈妈同龄,她说我和她的女婿同龄,我们有了很多的共同语言。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不影响我们互相欢。有跑腿的事儿我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丁老师给我讲她的故事,讲她的儿女,讲她聪明乖巧的孙子孙女旅行途中跟我们一起登高爬山,一点不显老态。在交流中,我知道她热爱文学,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录着生活中的种种美好;对困难的年轻人施以援手,予以资助,让我对这位像妈妈一样的忘年交有了深深的敬意和爱意!
回来后不久,我们航天四院的几位老师一起去老师家看望了她,当时的种种快乐闪现在眼前,如今再去老师家,却只能看见陈老师孤单的身影……
再后来,我们在一次次活动中相见相拥,我用自己的声音朗诵着老师的一首首小诗,朗诵着老师的孙子孙女们写的作文,也用手机记录下了我们的美好相遇。
三年疫情,让我们很难相见,也因为母亲的离开,让我难以走出悲痛,一想到与我母亲同龄的老师,我就想起母亲,竟然傻到一直不敢跟老师通话,怕听到老师的声音会勾起我的思亲之痛。
上周看到芳闻姐和党姐发的活动照片,我在里面寻找着丁老师的身影,可是找了好多遍都没有找到,我还在想等我忙过这几天,放了暑假就去看看二老。昨天我带的老年大学的课终于结束了,可今天早上在博物馆准备讲解前竟然接到了陆磊老师的电话,噩耗传来,我无法平静。老师在两个月前竟然也是因为脑梗住进医院,竟然也是住进医院再也没能走出医院,两年前母亲脑梗住院到离开我们的一幕幕竟然又一次发生在老师身上。母亲走了,老师也走了,亲人们就这样一个个离我而去,而我竟然没有见上老师最后一面。
老师,您怎么忍心抛下您的老伴,怎么忍心抛下您的孩子们,怎么忍心抛下这群敬您爱您的朋友们啊!
斯人已去,只说是脱离苦海,天堂再无病痛……
惟愿陈老师节哀保重!!!
胡红亮(远古的红月亮)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