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永恒的蔚蓝
——怀念诗人陈国胜
作者:桂汉标
手捧你的遗著《仰望蔚蓝》
忍不住心随风舞向天边。
一年前的悲恸仍隐隐作痛,
此刻倍感你托付的庄严!
深邃天空是你无尽的诗篇,
勤勉编织你奉献一生的画卷;
病危时刻捐出了三十万元,
感恩诗歌构筑无悔的信念。
你的工作总与光和影结伴,
赤诚心海中少不了轻波微澜;
你的性格恰如那一片蓝,
无时不闪烁纯净透亮的梦幻。
蔚蓝不仅是一种颜色,
是希望,是梦开始的地方。
坚信无论风雨如何摧残,
那片蓝,始终在心间荡漾。
仰望蔚蓝,是你一生宿命,
是灵魂深处最真切的呼唤。
你的生命虽然卒然而终断,
空中那星辰,将闪耀直至永远。
这星辰一年来常现我眼前,
你的嘱托扛在肩头沉甸甸;
两届文学奖鼓励多少创作激情,
心怀梦想者随你仰望那片蔚蓝。
我们受到感召,目光变得高远,
捧出《陈国胜文学奖作品选》;
常听见你灵魂深处的渴望,
明年要回报你的故乡翁源……
无论走到哪里,时光如何流转,
那一片蓝,心中永远的向往;
奉献的精神太广阔,太深邃,
让我们在你的愿景中飞翔。
当岁月悄然流逝,青春渐远,
云卷云舒,诗心非飘渺如烟。
伸出双手,拥抱那片蓝吧,
我们共同的努力将告慰明天……
(2024年6月29日凌晨)
以五月的名义呼唤你
作者: 粟立新
去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在天亮的时候
把叶尖的露珠照亮
把土里深藏的诗歌照亮
五月经典从你的视线
从你的镜头里跳出来
仰望蔚蓝
天地一片浩瀚
五月
五月的兄弟姐妹
再一次被你惦记
“陈国胜文学奖”
只是小小心意
你希望五月能够有
更大的发展
诗友啊
同在深圳
却只聚了一次
总以为来日方长
总以为以后有更多的见面
然而 突然
传来噩耗
我们以五月的名义呼你
以韶城的诗风唤你
龙舟雨滂沱
送别
诗友们泪如雨洒
蔚蓝落下,
人间的泪水瞬间成河
作者:罗明生
学着你的样子仰望天空
所有的蔚蓝,都是年少梦想
与今日汗水流淌
欣赏蔚蓝的同时,欣喜于天空辽阔
曾几何时,有一朵白云飘过
从粤北的天空,向南,向南
飘向南海边
停靠在这个叫特区的城市
你的付出,获得一致认可
开放的风,让你的放飞踌躇满志
你始终牢记
根在粤北,魂在五月
于是,又如候鸟,不忘北归
诗的家园总是回荡着你的笑语
过人的才华,情怀荡漾的慷慨
让诗友们十分佩服
这个孟夏,这个闷热的午后
没有人能接受,可悲痛
还是把心拉下长长的伤口
天空的蔚蓝突然落下
人间的泪水瞬间成河
踏着龙舟鼓点来去的你
——悼陈国胜老师
作者:唐学连
十一年前初见
那时天空正蔚蓝
你踏着龙舟的鼓点走来
在武江河边
内敛而亲切的笑
印在了诗社三十周年庆
此后每次相逢
都在你追赶诗意的春天
谢师酒里斟满浩然气
论诗茶里蕴含悲悯情
而旧识新友举杯同欢的画面
被你用影视记录成五月的经典
多次听到你获奖的喜信
激励着新诗友不断前行
而这次 你以临终的捐赠
让诗友乍喜复悲
泪雨纷纷
而今,你又踏着龙舟的鼓点远去
用无尽的遗憾和不舍
回顾凡尘
耳畔是亲朋和五月的哭泣
而你最舍不下的是文学情
三十万元基金
留给未尽的诗
在文坛 留下
不朽的壮举
西行路遥
愿你一路走好
天堂没有病痛
应有韦伯和通哥陪你
(2023年6月15日)
陈国胜遗著《仰望蔚蓝》选辑
抵达春天
在枫栗
在一群五月人的中间
就算逝去得霹雳有声
就算背影已不堪回忆
我小小的心湖间
荡漾的不是泪
亦不是血
而是温和的宁静
渐渐变厚的
不仅是故乡屋顶的灰烬
还有眼底的一抺凝思
藏在厚厚的镜片之间
寻找春天
在这样寒冷的北国
我们也不轻易失望
冷雨扉扉
寒风刺骨
没有墙的房子或许不叫房子
但有诗与歌
在寒风中跃动
一位诗友告诉我
百里之外的梅关
寒梅正顶着风儿怒放
满山遍野
夺目而灿烂
是的
我相信
春天
它不会凭空而来
也不会不知去向
它沉默的额头
写着诚实的经验
朋友
请相信
此刻
如果你身在枫栗
在一群五月人的中间
你会觉得
你已经抵达春天
2012年2月5日
新月是一把寂寞的刀
秋风来时
日子就瘦了
瘦成风中
一棵寂静的麦子
秋风来时
故乡的麦子又将起舞
把她金色的手指舞成海
温暖的橙色的海
比大海更真实
比远山更灵动
可是今晚
城市没有麦田
只有追逐不完的心事
视野里也没有远山
青春
亦不再驻足
一盏路灯向我招手
我转过身
影子越发地瘦下去
在没有麦子的城市
目光比星光寂寞
那些林立的高楼
并不比麦子高贵
今夜
回忆是细细的镰刀
当新月艰难地爬起
在9月的尽头
有一缕渐远的离愁
2011年9月18日
春天,已是一种传奇
隐隐约约的声音传来
一片春水漫过土堤
笛子和大提琴相遇
一个沉重
一个悠远
似追述逆水而上
又似春天的脚步
在大地上沉沉地叩击
你来了
那些空隙也就满了
我不该羞涩得像一个少女
背着人群
独自饮泣
哪怕你来之前
我已走过漫长的萧瑟和冰寒
哪怕手握的一粒种子
行将枯萎
此刻
你如此汹涌
汹涌而又灵动
也许等待是值得的
在笛子和大提琴的中间
紫色的旋律直入云霄
而在低处
和声悠悠地徊转
一下扣中我的心弦
一夜之间
是的
就在一夜之间
花朵已满山遍野地张开
好吧
好吧
就这样
我不会让你停下来
在二月的这个下午
春阳晒着我的额头
我甘心为你流连
为你流泪
2013年2月19日
妈妈教我成长
妈妈
很小的时候
一个箩筐决定了你的命运
在一个遥远的异乡
你学着叫一个陌生的女人作妈妈
你很小就开始辛苦地劳作
你没有上过学
只是苦难
让你懂得了善良
你说
积德才有福享
妈妈
你竟然长得如此端庄
你丰满而结实
你的牙齿很白
你说
这个世界有很多阴暗的面孔
所以
我必须学会微笑和坚强
别人的妈妈在陪孩子吃麦当劳
学钢琴看变形金刚补习奥数
为让孩子学会不吃亏
和卖菜的阿姨为五毛钱争吵
以揭露农民的狡猾
他们手牵着手走过每一个路口
他们恨不能替孩子打针生病
他们要踩着地狱的跳板
把孩子送进天堂
妈妈
是不是现在的城市已经不那么安全
是不是只有争分夺秒地奔跑
才不会落后于时代
是不是要一味地占有和得到
才叫成长
妈妈
在一间色彩斑斓的幼儿园
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先是两个孩子的争执
然后是两位妈妈怒目相向
然后一块指甲刺向一只眼幕
那一刻
世界只剩下觧血和尖叫
妈妈
我记不得你拉过我的手
你把我放在田野上
你知道草丛里有蛇
水里有蚂蟥
你很穷
但你把黑白层叠的书页送给我
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真相
妈妈
你的异乡已是我的家乡
你抚养了两个妈妈
另一个是抛弃你的亲娘
妈妈
你从来没有教我什么
但你站在田野上
你就是我的老师
2010年5月31日
旗
比和风更安静
比花朵更清瘦
比疾风更响亮
比黑夜更赤诚
每当你迎面袭来
我都把身体站直
记忆中
总有一支曲子与你同行
一支雄壮的曲子
鼓点沉稳的曲子
更多的时候
你是沉默着的
那样沉醉的红
足以把阴冷的日子点燃
足以把逝者的心魂
昭示
我想离你更近
近到只能仰望
只有膜拜
我想离你更远
像时间的哲人
站在远远的山头
平视
甚至俯瞰你
像俯瞰红的朝阳
垂临大地
2013年10月
一粒微尘的探望
突然想象一粒微尘
轻浮到时间的上游
在一片落霞之下
是你含笑的眼睛
此刻不见落霞
也没有孤雁的影子
从黄昏到黑夜的间隙
正是你寂寞的花期
雨水急促地来
我无法站在深夜的枝头
那怕你并不遥远
我仍是
身不由已
但我还愿意是一粒微尘
等待阳光把我晾干
在下一个晴朗的黄昏
我将乘着风
再寻你的踪迹
2011年6月27日
出发
出发吧
从一个站了很久的地方
天色还不算晚
那些平常的故事
藏着很深的秘密
出发吧
脚步已经很轻
很轻
高原的湖泊
比蓝天更蓝
水波的记忆
怡如梦幻
出发吧
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注视
从一个笑容开始起飞
话语里生出花朵
抚慰也格外地温存
出发吧
请注意你的言语
你无权断定对错
只需要
给渴望报以掌声
给探寻的目光
以倾听的姿态
这一天
我想我明白了一点什么
离开时
我转过身
那些干枯的日子
也象丁香一样地开了
2011年9月23日
32楼的窗户与叶子的对话
几扇窗户斜斜地开着
望出去
树叶在阳光下泛着绿光
怎么可能
树怎么能长这么高
他们是32层的窗户
还记得刚刚过去的早晨
在两幢林立的高楼之间
树叶永远停在脚尖
百米之下的脚尖
它的哭
它的轻舞
它的干枯和死亡
像蚂蚁一样遥远而渺小
然而时间的叹息
他们也曾听到
雷震荡过楼顶的避雷针
闪电曾经穿越那些窗口
如果它们没有为一个阴谋而紧闭的话
因为
天空如此明亮
只需一条小小的缝隙
它就知道所有的秘密
想起来了
大风起时
高楼曾摇晃得历害
脚下的叶子
飞到了它们的头顶
它们狂舞
迎着风的呼啸
在高楼扑倒的一刻
叶子的舞蹈
正迎来高潮
在摩天楼的顶层
还有一片叶子
那是一本写满预言的书页上
一片干枯的叶子
正是从这里
有人听到了栀子花开的声音
2011年6月22日
寻找声音的小纸船
我一只小纸船
从北江的晨雾出发
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
牵引着它
它的身体很白
像少女的裙裾
像高原上的云
它的梦很远
如深海的碧蓝
如雁阵
在远空徘徊
一只小纸船
有着船的身形
却没有船的坚硬
一场雨就淋湿了它的梦
一只纸船
著定无法在时光中靠岸
一只小纸船
斜卧在水中
它沉默了
永久地沉默了
年复一年
纸的灵魂变得阴柔
尘埃覆盖了它的身体
青苔染绿了它的面容
有一天
一个安静的小女孩
捞起它斑驳的身体
用井水把它洗净
用阳光把它晾干
然后
照着它的样子
叠了一只新的纸船
她把它挂在窗前
和一只孤独的风铃做伴
有一天
小纸船发现
它要寻找的声音
就是风
吹动风铃的声音
2012年6月13日
每件往事都是一片叶子
又一片叶子
跌落在风中
同样
能记住的
只是离别的忧戚
每一件往事
都是一片叶子
我们站在叶子上
就像站在船上
时间
就是我们的河流
是的
忧伤的船正在驶来
穿过记忆
站在对岸的河边
如果隔断记忆
我们会变得清明
那
我宁愿把纷纷扬扬的叶子
装订在黑暗的一角
我只要面对初升的太阳
像一个婴儿那样
2012年11月28日
仰望蔚蓝,坚定信仰再出发
——陈国胜作品专题朗诵会侧记
作者:张仙群
蓝,作为三原色之一,本无感情,是艺术家们把灵魂渗透其中,才赋予了蓝各种复杂的情感。如果说毕加索的蓝是忧郁,莫奈的蓝是沉静,夏加尔的蓝是梦幻,那么陈国胜先生的蓝就是深邃与高远……他的遗著名为《仰望蔚蓝》。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仰望蔚蓝》这本诗集时,仿佛又能看到陈国胜先生那深情的眼眸和坚定的信念。他的诗句,如同璀璨的星辰……
仰望蔚蓝,是心灵的渴望,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是对陈国胜先生那份执着文学与电影梦想的缅怀。2024年6月29日午后,我们和武江区朗诵学会以及其他阅读爱好者50多人,聚集在风度书房熏风路分馆,举办这场陈国胜作品专题朗诵会,旨在以诗朗诵的方式,传递正能量,缅怀陈国胜先生,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会场布置简洁而庄重,柔和的灯光为这场诗歌朗诵会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颜色。这一场特殊的朗诵会由韶关市妇女联合会、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韶关市图书馆、浈江区妇女联合会、浈江区文广旅体局协办;韶关市浈江区作家协会和韶关市武江区朗诵学会承办,由广东省朗诵艺术团四团副团长、武江区朗诵学会执行策划邓凤群主持。
主持人邓凤群精彩的开场白后,由浈江区作协主席粟立新介绍了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并深情款款地向大家介绍了《仰望蔚蓝》与作者陈国胜、以及设立陈国胜文学奖的背景,最后,她含着泪,几经哽咽,亲自朗诵了自己为悼念陈国胜而作的《以五月的名义呼唤你》,朗诵会的帷幕由此缓缓拉开……
徐原芬朗诵了陈国胜的遗作《抵达春天》,再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相信春天总会到来以及在特定情境下感受到春天般温暖与希望的情感。姚婷用温柔缱绻的声音,娓娓诉说着对乡村的怀念、对城市生活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寂寞与离愁(陈国胜《新月是一把寂寞的刀》)。陈丽彬读出了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喜爱以及被春天深深触动后的感慨与眷恋,让人们相信,春天是充满魅力与情感的传奇(陈国胜《春天,已是一种传奇》)。林炜婷、刘嘉伉俪共同吟诵了《妈妈教我成长》。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回忆了诗人陈国胜妈妈的经历,包括妈妈的身世和辛苦劳作,妈妈虽没文化却善良端庄且教导作者要微笑坚强。对妈妈的感恩以及对妈妈所给予的别样成长教育的感悟人入人心。
“更多的时候/你是沉默着的/那样沉醉的红/足以把阴冷的日子点燃/足以把逝者的心魂/昭示”正当“七一”建党节前夕,宋秋菁选择陈国胜的《旗》一诗,读出了我们大家对党的鲜红旗帜的思考与倾诉,深情而隽永。彭海玲读出了诗人的思念和执着追寻(陈国胜《一粒微尘的探望》)。张露同学青涩如青橄榄的声音描述了出发过程中领悟的道理,读出了勇敢出发、积极探索和感悟生活的倡导(陈国胜《出发》)。主持人都不禁感叹“年轻真好!”冯穗元语调委婉,声情并茂地描述着32 楼的窗户与叶子的对话,展现了窗户对楼下树叶的不同感受,再现了对不同事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奇妙联系的思考和感悟(陈国胜《32楼的窗户与叶子的对话》)。袁艺的朗诵表达了对梦想、追寻与发现的思考,以及生命在经历波折后迎来新的契机与感悟(《寻找声音的小纸船》陈国胜)。黄伊彤小朋友在妈妈丘晨的陪同下,用稚嫩的童音朗诵了《每件往事都是一片叶子》,虽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既视感,但也读出了诗人对往事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简单和新生的向往。
唐学连在朗诵自己的诗作《踏着龙舟鼓点来去的您》时,回忆了与陈国胜老师的初次见面以及之后的多次相逢。庞小红、粟立新朗诵的《仰望永恒的蔚蓝》是桂汉标刚刚完成的怀念诗人陈国胜的诗作。她们用自己温柔独特的声音,带着观众一起回顾陈国胜与诗歌相伴的一生,他的诗篇如无尽的天空,在病危时仍奉献爱心,其性格如纯净的蓝色。蔚蓝不仅是颜色更是希望和梦想的起点,陈国胜虽生命终结但如空中星辰永远闪耀。观众受其感召,心怀高远,无论何时何地都向往那片心中的蔚蓝。成月秀如歌如泣地朗诵了罗明生的《蔚蓝落下,人间的泪水瞬间成河》,通过回忆与陈国胜相关的经历,如仰望天空时对年少梦想和汗水的感慨,白云从粤北飘向特区以及其在特区的付出与成就,还有其对粤北的根的铭记和如候鸟般的往返,以及对陈国胜的敬佩与欣赏。他的离去带来了巨大悲痛,天空的蔚蓝仿佛落下,人们悲痛万分,泪水成河,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哀伤之情。
曾德老先生亲自书写和朗诵了自己的新作《七律·咏陈国胜》。他的朗诵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赢得满场喝彩,也赢得了桂老师“宝刀未老”的赞叹。
一年前的今天,陈国胜先生的遗著《仰望蔚蓝》付梓出版。这部诗集,不仅是他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的写照,更是他留给世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从韶关电视台的十三年工作经历,到深圳实验教育集团电教中心主任,国胜先生用镜头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校园记忆,他的微电影作品屡获金奖,成为校园文化的瑰宝。
2011年,他的个人诗集《天亮的时候》问世,那是他对生活、对自然、对人性的深刻感悟,以诗歌的形式娓娓道来。每一行诗句,都透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然而,世事无常,2023年5月陈国胜先生被查出肺癌晚期。面对病魔,他并未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他将初编好的诗文集书稿发给恩师桂汉标,委托全权出版,并捐款30万元设立“陈国胜文学奖”,以此激励粤北地区的文朋诗友们,坚持文学信仰,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两届“陈国胜文学奖”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他的文学追求,更让他的奉献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他虽离世,但他的精神与作品永存,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今天的朗诵会上,我们朗诵了陈国胜先生的十多首遗诗。这些诗歌,是他生前心灵的写照,是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同时,我们浈江区作协成员也朗诵了五月诗人们怀念他的诗作,以此表达五月人对他的深切缅怀。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在朗诵诗歌,更是在传递一种精神,一种对生活、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陈国胜先生虽已离世,但他的诗歌与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我们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朗诵时间虽然仅仅短短一小时,但诗友们从广州、乐昌、曲江、武江、浈江等地赶来,他们是:我们德高望重的名誉顾问桂汉标老师,韶关好人协会会长、浈江作协名誉主席林锐生,市作协国企分会主席、浈江作协名誉主席罗明生,乐昌作协主席吕梅洁、五月诗人张凌、庞小红、成月秀母女、邓德林、曾德、谭灯材,浈江区作协主席粟立新、副主席唐学连、监事黎红珊 、理事陈劲华、会员张仙群、陈婷婷、陈秋娣及黄锡元伉俪以及本市网络大V“英雄拒绝黄昏”(廖志伟)……
今天的朗诵会,不仅仅是对陈国胜先生的缅怀,更是对文学的一次热烈颂扬。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陈国胜先生的作品和精神,让文学的力量感染每一个人。同时,也希望通过“陈国胜文学奖”的设立,激励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投身于文学创作中,为繁荣我们的文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每一位参与朗诵会的嘉宾和观众,是你们的热情和支持,让我们有信心将这场活动办好。让我们一起以诗为伴,继续追寻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的热爱。
仰望蔚蓝,让我们携手前行,在文学的道路上创造更多的美好与辉煌。愿陈国胜先生的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为文学事业添砖加瓦。
今天的朗诵会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永无止境。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期待未来我们能共同创造更多的文学美好时光。仰望蔚蓝,让我们携手砥砺前行!
(2024年6月30日)
鸣谢:邓德林、陈劲华等诗友提供的精彩照片
编辑 |张仙群
校对 | 粟立新
审核 | 桂汉标
【来源于2024-6-30浈江区作协公众号“风度荟萃”,诗的红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