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饭店的枪声》(外二篇)
文:朱富喜
《军旅作家总会》特聘总会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从沿海一路深入内地市县。在这股经商大潮中,部队公安等系统也纷纷投身商海。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秘书股在市第二招待所附近的桑园路开了一家饭店,取名“华丽酒家”。
这家饭店拥有六间门面房,与八二医院斜对面而立,地段那叫一个繁华,淮安市师范学院也在不远处。说是饭店,其实更像是内部的招待所,总共就六张桌子,厨师三人,服务员四人,外加一个会计。要承办大型宴会那是根本没指望。第一任厨师长不会做淮扬菜,只会北方大菜,干了个把多月就走人了。而我,经过四十九天紧张的学徒生涯后,回到家过了个春天,就来到这里成了第二任厨师长。

刚进饭店那会,我就发现这里头关系错综复杂,员工大多是大队领导家的亲戚。可没办法,我只能咬咬牙,埋头苦干。没想到一晃大半年过去,生意居然还挺兴隆。
有一天中午,店里只有两桌客人。客人散去后,我们刚想喘口气歇歇,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光头大汉闯了进来。此人满身纹身,嘴里叼着根红塔山香烟,那模样要多嚣张有多嚣张。他一屁股坐下,看了看菜单,随口就点了四个菜:软兜长鱼、红烧狮子头、红烧牛肉、平桥豆腐。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家伙一个人能吃得下这么多?
大汉也不客气,自己走到吧台酒柜,抄起一瓶 52 度的剑南春,自顾自地倒上,然后一阵狼吞虎咽,二十来分钟就风卷残云般结束了“战斗”。他抹了抹嘴,起身就要走。
服务员小李赶紧拿着结账单迎上去,满脸堆笑地说:“老板,您这顿饭一共消费三百二十元,麻烦您结一下账。”
那纹身大汉斜着眼睛,又点上一支烟,粗声粗气地说:“把你们老板叫来!”
“我们老板下班回家了,我是值班的服务员,请您结一下账再走。”小李是个东北姑娘,个子高挑,胆子也大。她心里想着,咱这可是刑警大队开的饭店,谅他也不敢造次。
可那大汉根本不吃这一套,扯着嗓子喊道:“老子今天身上没带钱,把账记上,下次来一起给!”
我一看这情形,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不妙,赶紧偷偷拨通了刑警大队秘书股的电话。

也就一会儿的功夫,郑股长就赶到了,和纹身大汉在门口撞了个正着。小李赶紧三言两语把情况跟股长汇报了。
郑股长今天没穿警服,他个子不高,但整个人透着一股精干劲儿。他一看到这人,心里就“突”地一跳,总觉得好像在哪见过,似乎是个通缉犯,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是谁。
郑股长二话不说,伸手就把大汉往屋里推,准备好好盘问一番。谁知道这一推,可就捅了马蜂窝。在推搡中,那纹身大汉眼尖,瞥见了郑股长腰间的枪套,瞬间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子炸了毛。他猛地挣脱,不顾一切地冲出饭店,撒腿就跑。
郑股长哪能让他跑了,一个箭步冲上去,从后面死死抱住他,同时用腿一绊,两人“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在马路上就滚作一团。
我在一旁都看傻了,呆呆地站着不知所措。小李急得直跺脚,大声冲我喊:“还愣着干啥,快去帮忙啊!”这一嗓子把我喊醒了,我赶紧冲上去。
可这两人打得那叫一个激烈,你来我往,翻来覆去,我根本插不上手。好不容易瞅准一个机会,我一脚狠狠踏住大汉的一只手,郑股长趁机拔出枪,厉声警告:“别动,再动一枪打爆你的头!”
我心里想着,这下子局势总该控制住了吧,手铐一戴,这家伙再有能耐也翻不出花样。可万万没想到,那纹身大汉简直是疯了,拼了命地挣扎,一个鲤鱼打挺,居然反过来把郑股长压在了身下。
我一看这情况,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脑子一热,大步跨过去,想把他们俩一起压住。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听见“砰砰”两声枪响!原来是两人夺枪时不小心碰到了扳机。

我的妈呀!我只觉得一股凉风从裤裆腿缝间嗖地一下穿过去,整个人都僵住了。等回过神来,我连滚带爬地站起来,手忙脚乱地看向自己的双腿,心都快从嗓子眼蹦出来了。小李姑娘也吓得脸色煞白,飞跑过来扶住我,声音都变了调:“你受伤没有?”我脑袋里一片空白,只是拼命地摇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时候,警车呼啸而来,几位刑警队员如神兵天降,迅速把纹身大汉制住,给他戴上手铐,塞进了警车。
郑股长把枪收回枪套,回到饭店洗了把脸,水泼在脸上,他的心跳还“砰砰”直响。定了定神,他走出来指挥刑警队员保护好现场,又赶紧让人带我去八二医院检查伤势。
到了医院,我哆哆嗦嗦地把裤子脱下来,这才发现右大腿内侧有一个小的枪洞,伤口周围火辣辣地疼。医生仔细检查后,说这是枪伤,好在只是子弹擦皮而过,算是轻伤。军医要我住院观察,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梗着脖子说:“军人轻伤不下火线!”最后,简单包扎了一下,我就又回到了饭店。
经过一番审讯,这可不得了!原来这大汉是个黑社会的头头,手上好几条人命,被通缉了整整三年。他以为最近风声不紧,就出来活动活动,哪知道瞎猫碰上死耗子,闯进了刑警大队的饭店,被逮了个正着。这案子破获后上报到省厅,郑股长那英勇无畏的表现,被授予了二等功。
打那以后,“华丽酒家”的名声更响了,生意也越发红火。而那惊心动魄的枪声,永远地刻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2024.6.26日:朱富喜

《乌镇与西塘之美》
乌镇:宛如一位娴静的女子,
古桥典雅,梦语呢喃。
水波荡漾,映照着灯火阑珊,
仿若尘世之外的桃源。
西塘:恰似一曲悠扬的乐章,
碧波轻摇,水韵悠长。
石舫历尽沧桑,见证岁月流淌,
放生池畔,仙神徜徉。
乌镇的古巷,幽深而静谧,
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风霜。
西塘的廊棚,蜿蜒而曲折,
勾勒出江南的婉约与悠扬。
乌镇的夜色,如梦如幻,
灯火辉煌,仿若仙境之畔。
西塘的清晨,清新而宁静,
朝阳洒下,诗意盎然。
乌镇,是一幅古朴的画卷,
西塘,是一首婉约的诗篇。
它们的特色,如诗如画,
让我们游人陶醉,流连忘返。
2016.9.30朱富喜

《星火之源》
南昌起义枪声起,
万里长征路途茫。
步步皆染血征途,
信念坚定闪辉光。
延安窑洞明灯亮,
穿透暗夜引方向。
抗日烽火连天旺,
中华儿女志坚刚。
三大战役号角响,
奏响胜利大乐章。
一路艰辛勇前往,
一路奋进书华章。
军旗猎猎迎风扬,
步伐铮铮士气昂。
军途漫漫心潮涨,
艰难光荣皆饱尝。

历史车轮向前闯,
红色血脉永流芳。
不忘初心志远航,
牢记使命勇担当。
星火之源耀穹苍,
璀璨光芒路照亮。
凝聚力量心向党,
共铸辉煌谱华章。
2024.6.30建党103周年之际。朱富喜
朱付喜,网~名朱富喜!
曾用名福喜、朱士清,江苏淮安人。中共党员。江苏淮安作家协会会员!中微作协会员。九州文学社会员。军旅生涯中在《功劳炮》连从事新闻报道员开始文学写作生涯。主要作品有诗、散文、小说,发表在《前线报》、《故事会》、《上海故事会》《辽宁文学》《洪泽湖文学》、《青春》《诗词天地》、《诗生活》等等期刊及《诗艺国际》等报纸期刊与网络平台。作品范围广泛。现为《军旅作家总会》特聘军旅金牌作家。《精品文学名人堂》写作平台高端人才十支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