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妙用笔划
张玉庭
A
“撇”与“捺”是汉字的两个最基本的笔划,藏在里面的秘密让人感慨万千。
不信,请细品一幅对联:
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是,各自捺住即成名。
果然出得巧妙,分明是在提醒人们,请学会理智与谦让。
不信细看上联,“若”字中的第四笔是“撇”,如不努力撇开,将是一个“苦”字。请再看下联,“各”字中的第三笔是“捺”,只要及时捺住就是“名扬天下”的“名”。
怎么样?包含在一撇一捺中的人生哲理,是不是说得既巧妙又透彻?
还有两则与撇捺有关的字谜出得更妙。
其一:一字四划,全是撇捺,文官见了叩首,文官见了下马。
这是“父”字,不是吗?不论是谁,见了老父亲必须毕恭毕敬,或下马或叩首。如若鼻子朝天,那才是地道的傻冒呢!
其二:加上撇捺立刻笑。
这是“竺”,加上一撇一捺后果然立刻就成了“笑”字。
B
还有一个故事特别迷人。
有个“别字大王”在考场上回答填空题时弄错了笔划,居然将北宋抗战英雄“岳飞”“宗泽”写成了“丘飞”“宗睪”,少了“山”字和“三点水”,老师见了,当即批了四个字:还我河山。
注意了吧!明明是在批评错误,却批得轻轻的,柔柔的,如此风清云淡的批评,让人一听就想笑。
C
妙用笔划的爱情故事更是意味极长。
是古代,有个年青人爱上了一个女孩子,曾出了个对联让她对,联曰:“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古写的“冰”字为“水”字旁加一点,意即,“冰冷酒”三字的偏旁分别为一点水、两点水和三点水)不料那女子对不出来,一时间羞红了脸,不由得羡慕起眼前这个口出绝对的人。转眼过了一年,一年后,当那男子进京赶考回来,突听说那多情女已因相思而死去,便凄然来到她的坟前,但见坟前芳草凄凄,芳草中有一丛丁香花开得十分艳丽--于是,也正是在这刹那间,年青人恍然大悟,天!那盛开着的丁香花,分明是那女孩子以生命对出的下联啊!“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即“丁香花”三字的上部分别为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年青人见状,不由得泪下如雨,第二天就循入空门当了和尚。
瞧!这就是让人愁肠百转的丁香花!对联不绝人已绝,空留遗憾越千古!这凄丽的故事的确让人感慨万千。怪不得丁香花的模样总是默默然凄凄然,怪不得古诗中有“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样的佳句。这,也许就是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