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
作者\刘峰

我讶然凝视,
那镌刻、浸蕴出的一片片殷红——
你描绘太阳的圆,月亮的弯,
风,是挥舞大地的一万次招展,
雨,是从天而降划出的优美射线。
你赤裸欢腾,狂奔于世间,
任由殷商的文人宦官驯服于兽骨,于龟甲。
你的承诺,你的叹息,你的悲吟,
你的率真,你梦回萦牵的爱情解读,
每个字,都是你象形的表达,都是你意境的提炼,
每个字,都是中华祖先的创造,都是一部动人的文化史。
你的断像残颅,从远古至今,深埋孕育,
中华文脉的种子,汉字思想的起源。
有诗云:
殷墟沉睡三千年,安阳小屯现遗址。
流落民间曾入药,清代懿荣解疑团。
当年君主吉凶占,甲骨行文作指南。
瑰宝神奇观往事,神州厚脉涌深源。
一片甲骨惊天下,百廿年来,
几代学人如神探破案,从历史的縫隙中探求真理,
从五千多个佶屈聱牙的单字中,考释出二千多个生动鲜活的文字,
每每破解一个甲骨文字,就像发现一颗新行星。
沿着你刀锋的艺术,汉字书法有了浑厚刚劲,字正腔圆的意境,
从那时起,你就知道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布局;
沿着你刀锋的艺术,汉字书法有了古朴典雅,奇峻率真的个性,
从那时起,你就懂得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的道理。
你的用笔千转百回,风驰电掣,把万物精髓尽情释放,
你的结字一撇一捺,浩荡巍峨,把湖泊山巅泼墨甘露,
你的章法如春风播种,叶落知秋,报以虔诚,许以肃穆。
你在龟甲的根部行走,你在兽骨的肩胛上畅吟,你的智慧,你的灵魂,你的果敢,
你所有的文字,像插了梦想的翅膀,生生世世被仰望。
有人说,甲骨文看不懂,为什么要写它?
国展上入展的作品鲜有甲骨文,更不用说兰亭奖了,
其实这不是甲骨文书法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一是不懂甲骨文,不知道甲骨文书法是干嘛的,这不得不令人扼腕。
二是一些书法家写甲骨文大多一道汤子,结字大小,线条粗细均匀一致,
失去了甲骨文取法自然,天真烂漫的个性。
再是一些急功近利者,仅冲着那一幅作品去学习去临摹,随成弊病。
一个甲骨文字,就是一幅鲜活的图画,
当甲骨文遇上古典诗词,当甲骨文和楹联融合,甲骨文之美,美轮美奂。
而如今,幸亏,福兮,祥云瑞彩,
看,千万年的烟花照亮神州,有蝌蚪在甲骨上升腾,
变化成龙!
不能忘记,“甲骨四堂”——
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对甲骨文研究考释的贡献。
你告诉人们,华夏祖先是通过一次次问卜来问鼎辉煌的。
你告诉人们,中华民族不仅早早地拥有都市、文字、青铜器,而且还拥有成熟的天文观测系统。
你告诉人们,商代的医学、教育已相当发达,冶炼技术、矿产开采已非常先进。
甲骨文,当你遇上现代知音,
你形象的文字一已出土,你会意的眼神已知晓,
你的意境已打捞,你的神韵已临摹,假借的手法已还原……
你的出土,
是中华文化与殷商接通了血脉,是后人追溯千年文明的拼图。
如果我是一位教师,我定给学生上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讲解汉字的起源,
如果我去旅行,我定去安阳博物馆去看一看殷墟甲骨,见识一下震惊世界的古老文字。
甲骨文,每当我追诉你的圣贤,每当我目睹你的容颜,
油然而生一种文化的自信,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