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嬗书年年,夜寂灯寒寒 1162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光景变幻过年年
萤光寂寞照寒寒
云飞松荡临草径
水秀山奇正蜿蜒
长目壑谷一线天
古来贤圣九鼎言
激石破浪万倾碧
峰回路转月已迁
小鸟恋花月,鸿远云不别,高山送流水,心高志在得。匆匆半世如风,唯有萤火自照,下笔千言,妙心如脱,自古文人墨客愿以山水画卷,抒发江山万里,写尽风流千古,及达天南海北,春花,夏雨,琨霜,冬雪,行入冷暖寒暑,文吐四季如歌。赏析春色中一朵小花,细观夏雨中一枚娇叶,品味秋风中一枝甘果,仰望凛冽冬风的飘雪,风情万种,各味杂陈,皆列素雅笔意之中。走入生命深处,清晨吹来的抹抹林风乘势而发,东山白云山恋花月中蓬勃而起,自然而然翩翩成形,朝阳漫照,云气绕峰,我却发出半世忧叹:曾落江湖异乡客,金樽相逢对谁言,挥手一别天涯远,高山流水一念间。人立峰巅不见山,却见天外更有天,残梦初情依如旧,可怜鉴内鬓已斑。
日月嬗嬗,天地戚戚,拂尘开卷,冷暖自知。在荏苒的时光中,人早已习惯了这种以书为御的淡雅生活,偶然打破一次常规之律,入风尘观色也是一种奢侈。冷台旧案,昼夜互推,从夕阳隐尽,到晨风过窗,暮色黄昏与朝曦林明对于小窗开阖都是一味风景,立于黄昏窗前,遥送草木隐尽,一袭山风送爽,人如画中,画如人中,松翠寺影,莺语搅人,自又诗云:凤鸣红叶深,日照一孤人。清柳稀疏处,孤烛泣黄昏。
名利常作浮世重,古今孰见几人抛?人往往用过多的精力去善待自己,从缺憾到完美,从贫乏到满足,从感伤到快乐。然而在自我富贵靡奢之后,并没有换来身心的和谐,却是一种无可名状的失落和孤独。人的从众性,决定了人的决择中的盲目性。而人的理性,又决定了人的思想上的独立性。面对天地,能从欲泥中艰难地拔出双脚,单纯而固执地走向风景旖旎的前峰,独自欣赏少人触及的山水溪云,何言又不是一种心境的超然?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常会患得患失,希望拥有的很多,失去的很少,累,就这样由此痛苦并快乐着。就像人的身体,补养的太丰,消耗的却很少,长此以往,表面的风光背后,却是难尽富贵的折磨。当心厌倦了外物,也许选择放下,追逐欲望到放下欲望,这不是简单的放下而已,而是一个洗心革面的痛苦决择!这是业力与愿力的生死拔河!它会反复多次,最后一锤落音,无怨无悔地彻底放下。然而,生活突然轻松起来,你放下的,并未远离你,你梦寐追求的东西,其实早已在你未来的生命旅途里悄悄等你。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八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3年12月6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