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蔡剑桥)导语:“丰湖教育线上论坛”(9)的论坛主题为:文化与教育。今选登孟国泰先生关于《新文化与新课程》的言论集,供大家思考、发言、讨论。若需发言,请置之于本论坛的“发言区”。
1、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年修订版)》的“培养目标”里6次提到了“文化”,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里4次提到了“文化”,说明文化在新课标里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努力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领会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中国国家文化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革命文化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中国国家文化,理所当然,也是中国国家课程。
3、文化是一道道个体探索人生奥秘、追求人生信仰、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风景线;是一种发端于个体,经群体而勃发的人文大景观。个体文化的形成过程,其实也是个体课程的实施过程。
4、文化是那些不甘寂寞、个性鲜活、勇于创造的人的里程碑,是根植于肥沃人文土壤里长出的参天大树。
5、没有个性化的文化,便没有文化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点亮了航标灯。同理,没有个性化的课程,也就没有课程的多样性。多样性的课程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不竭源泉。
6、中国有5000年灿烂文化,但一个人如果不内化,文化与他只能擦肩而过。文化文化,有文要化;有文不化,没有文化。文化须内化,否则没文化;内化须升华,否则食不化;升华须外化,造福大中华。文化的内化、升华、外化,其实就是三类极为重要的个体课程。
7、文化的“化”,是“单人旁+七”,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七窍通了,才能化。“以文化人”的使命就是要打通人的七窍,让人做到通则不痛,而课程是打通人“七窍”的“管道通剂”。
8、真正的文化,是流动着的言谈举止风景线,是彰显在师生脸上的精气神,是镌刻于师生心中的真善美。“真、善、美”的课程是形成真正文化的催化剂。
9、一个国家文化的诞生,一开始都是来自个体文化的,都是“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是经某一个体提出后,他人认可并逐步形成的。
10、建好个体文化,振兴你我中华。人人都展文化,何愁国不强大!
11、如果没有了老子,还会有道家文化吗?如果没有了孔子,还会有儒家文化吗?诸子百家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头戏,但哪一家不是从个体出发的?
12、如果没有了李白、杜甫等,将会是怎样的?唐诗宋词,哪一首不是从个体出发的?
13、如果没有马克思,会有《共产党宣言》吗?如果没有陈望道,会有《共产党宣言》的首译吗?如果没有陈独秀,会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吗?
14、“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这里面提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项工程,都为国家的灿烂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但他们形成的文化首先都是“从个体出发”的!没有个性化的文化,就没有一个民族的繁荣文化。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大家创造的文化,都是由一门门个体课程构成的,如,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5、革命文化,是由那些为了国家独立与富强、民族自由与兴旺,追求正义、勇于担当、勤于创新、敢于牺牲的一个个英雄创造的。
16、国家文化,如果没有个体文化的源源不断输入,将会是怎样的?国家课程,如果没有个体课程的支撑与实施,又将会是怎样的?
17、文化产生的过程,其实就是课程设计的过程,而文化的落地也需要通过课程才能抵达,因此,“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更需要通过“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配合,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8、文化自信从哪儿入手?1)中国字:六大造字法;2)中国词:成语(孟子贡献了约200个);3)中国句:名句;4)中国段:名段;5)中国篇:名诗、名篇、名著。
19、27年来,由于我们始终坚信、坚持核心竞争力——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新课程)建设,有了己文化(课程)、对子文化(课程)、小组文化(课程)、班级文化(课程)、年级文化(课程)、学校文化(课程)……有了己文化简表、甲乙成长协议书,有了班级三图、班级三榜,有了年级文化,有了新面貌教师列会……有了小种植课,小养殖课,小创新课,小发明课……高考阅读课,高快写作课,高快演讲课,高快备考课……呈现出了文化(课程)育人的勃勃生机!
20、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提出“建特色化学校文化,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学校的竞争靠品牌,品牌的塑造靠个性,个性的源泉是创新”的主张,并高标准、严要求、超常规建设个体文化(课程)、对子文化(课程)、小组文化(课程)、班级文化(课程)、年级文化(课程)、学校文化(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课程)育人”的功能,让每个人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课程)符号,让学校成为最会微笑、最有礼貌、最有学习成长氛围的学校。
21、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现已在全国建设了数十种个性化学校文化。从个体文化、对子文化……到校徽、校旗、校训、校歌、校星、校典、理念长廊、笑脸墙、言像走廊、教育体系墙、主题长廊、石雕石刻、建筑物命名……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的大胆创意和精细设计。“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正在改变着全国许多老师、许多孩子、许多学校的命运。
22、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建设流程是:个体文化→对子文化→小组文化→班级文化→年级文化→学校文化→社区文化→县域文化→省域文化→国家文化→人类文化→星际文化→宇宙文化,旨在建设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大观园”。
22、“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是落实“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的不二法门,其建设流程为:个体课程→对子课程→小组课程→班级课程→年级课程→学校课程→社区课程→县域课程→省域课程→国家课程→人类课程→星际课程→宇宙课程,旨在建设一个丰富多彩的“课程大世界”。
23、只要“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和“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携手前行,并肩作战,就会形成人间两大奇观:文化大观园;课程大世界。
作者简介
孟国泰,浙江师范大学继教学院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研究院首任院长、兼职教授,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总校长,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创始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奠基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者、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封面人物。被誉为“教育创新英雄”“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
丰湖简介
丰湖,位于广东惠州市城西,又称西湖,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舆地纪胜》卷99有对惠州的记载:丰湖“在郡城西,广袤十里。治平间陈公偁领州,经画作堤截水,今台馆为广东之胜”。《方舆纪要》卷103记载惠州府归善县:丰湖,“(宋)太守林俛叙云,湖之润溉田数百顷,苇藕蒲鱼之利。数万民之取于湖者, 其施以丰,故曰丰湖”。
丰湖教育论坛简介
“丰湖教育论坛”由“教育创新英雄”孟国泰先生、“新锐校长”唐渝勇先生联合发起,旨在开辟教育新路,探寻教育新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理念、新理论、新认知、新路径、新实践(简称“五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