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散文集。
1989年3月26日,25岁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陪伴在身旁的只有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2015年,《瓦尔登湖》被列入“互联网时代百本必读书单”,推荐人分别是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天使投资基金创始人徐小平。
2016年清华大学在寄送录取通知书时,随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校长邱勇致新生的一封信、以及为新生准备的一份特殊礼物——一本《瓦尔登湖》。邱勇校长在信中说,《瓦尔登湖》在展示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他希望新生们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深入思考和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并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何怀宏说“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版时是寂寞的,并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在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能悟出深味,就像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吸引我读《瓦尔登湖》沉浸其中的是这本《瓦尔登湖》的序言里面的话着实把我震慑住了。我问自己:这本书适合我读吗?里面有这样的一些原话如下:
“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静下来,我说你最好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莫之所云”,“因为这本《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面。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亨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初 读《瓦尔登湖》到现在已有月余。这段日子白天的我在琐碎中匆忙,拖着疲惫的肉身,起伏于谎言中,婆娑在生活里。努力挣扎着感知季节更迭,虔诚于红尘世界的扫地僧。夜晚入静,我就翻开《瓦尔登湖》,进入我的精神世外桃源,对话梭罗。我像是一件沾了尘世之垢的衣物,在“瓦尔登湖”中被洗涤,虽不可能完全的洁净,但至少半数以上的贪婪,欲望,自私,执念……已成尘埃,落于湖底为泥。
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又两个月的梭罗,给每位寂寞的读者讲述了他极简生活的每个细节。他建屋种地,与鸟为邻,与湖为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返璞归真的日子才是真正的生活,大多数人没勇气去过。名利这件衣裳穿上的人都不愿主动脱下,梭罗是真正的勇者。他和自己的内心相处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感知着四季更迭,抽离的神识,轻松且飘渺的游离在瓦尔登湖的上空俯瞰着。
“瓦尔登湖”也在每个人的心中,如果你宁静下来才会感受到它的存在。那是一种“空”,一种“出世”,“空”会诞生伟大,“出世”会孕育淡泊,在真空生妙有中领悟人生意义,在淡泊明志中怀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如同南怀瑾老师的四句偈颂所言: 尘沙聚会偶然成,蝶乱蜂忙无限情。同是劫灰过往客,枉从得失计输赢。
隔岸回望,世间多少人因为忙碌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可有几多人曾停留听取自我心声? 每个人的肉身都是一座殿堂,里面供奉着神圣的自己和生动的自在。我不去妄评过去,只用力的去体察每一个日出日落。日出即作柴米生活,夜晚更立整理自己凌乱的灵魂。四季冷暖我压着,人世薄凉你挡着,我们在各自的维度里好好修行,认真生活。这部《瓦尔登湖》的极简主义与回归自然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梭罗,我的灵魂如此爱你!
当我为芸芸众生还在茶米油盐生存里挣扎,日常琐碎里打转时,《瓦尔登湖》于我便是实现灵魂了的喂养,敬重且欣赏!感恩它带我领略这世间藏不住的光芒!

个人简介
张海霞,笔名议文,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民权县作协副主席,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民权县第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