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蜀生

虽然进不了中国四大菜系,
云南好吃的东西也不少,
每一种美味佳肴都有故事,
可以在吃喝中津津乐道。
过桥米线出在蒙自南湖,
为了让相公苦读中举,
娘子每日送滚烫鸡汤泡好的食料过桥,
终于有一天相公考上了状元。
宣威火腿肉嫩不咸,
出自甫在廷家的祖传,
支援过孙中山的北伐军,
红军长征过云南也买了不少。
汽锅鸡是建水陶钵通海鸡,
蒸汽腾熟的美味香飘四溢,
曾经是蒋介石的爱食,
却是带不走的云南家乡宝。
石屏豆腐只用井水点,
烤着吃皮脆肉嫩那是闻起臭吃着香,
全国闻名引来多少食客,
吃够了还不忘打包。
洱源的乳扇暖胃健脾,
炸了吃满嘴留香,
当年贺龙领兵过鹤庆,
花大洋收购了不少。
昭通的五彩洋芋又甜又沙,
让回旋乌蒙的红军吃的神爽气高,
山里人给它取了个浑名叫"吹灰点心”,
如今烧洋芋夹折耳根上宴席美名叫"高原鲍鱼″。
保山的牛粑糊德宏的挑手鱼,
玉溪凉卷粉文山酸汤鸡,
腾冲大救驾丽江的东巴肉,
曲靖烧耳块大理的砂锅鱼。
宜良烤麻鸭澄江的洋芋饭,
楚雄野山菌版纳香茅草烤鱼,
寻甸的牛干巴,
怒江烤乳猪昆明的八宝饭。
云南美美在自然,
云南的吃吃在特产,
漂洋过海的云南人,
背井离乡也忘不了家乡餐。
云南二十六个民族,
有二十六种民居,
一族和一族不一样,
有的在坝子有的在山间。
傣家竹楼有两层,
楼上住人楼下关牛,
牛叫催醒懒汉,
干牛粪烧着可驱蚊虫。
阿佤族喜欢聚居,
茅草作瓦的寨子连成一片,
为的是防止外族骚扰,
一个寨子就是一座城堡。
白族民居依山傍水,
三房一照壁雕梁画栋,
庭院里花红树绿,
住进去冬暖夏凉。
苦聪人喜欢住原始森林,
为实现民族“直过”,
解放军曾帮助异地建村,
可上年纪的人搬来不久又回了山里。
香格里拉藏民住处豪华,
大户人的家像小布达拉宫,
门前开满鲜艳的格桑花,
院子里还拴着条大藏獒。
金沙江的百姓喜欢散居,
沿江两岸的村民独户单家,
星罗棋布撒满江边,
每家一条船为的是好捕鱼捞虾。
乌蒙山人喜欢住山顶,
是怕滑坡和泥水流,
为了有地方放牧,
每家都有一片草山。
中缅边界的百姓跨境而居,
一寨两国成为民俗风情,
缅甸的老母鸡来中国下蛋,
中国的南瓜藤爬到缅甸结瓜。
脱贫攻坚改变人居环境,
各民族可以因地制宜,
乡村振兴建起了好多民舍,
四面八方的游客都来打卡休闲。
云南是水果王国,
此话一点不错,
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一年四季都有鲜货。
热带河谷有个大肉多的象牙芒果,
沿边州市有酷似牛肚的树菠萝,
傣家庭院结满西蕃莲,
版纳德宏盛产“麻仓蒲”。
蒙自石榴远销海外,
丽江雪桃卖相最酷,
昭通的苹果样丑味甜,
富宁荔枝形如马瑙。
弥勒葡萄酿造的云南红,
味道可比法国拉菲,
河口香蕉可以在树上成熟,
从来不用洒催醒素。
红土高原的西瓜无籽味甜,
咬一口爽到心田,
哀牢山的山楂果色鲜味美,
吃进嘴里酸掉大牙。
珠江源的枇杷肉多核小,
元江河谷的甘蔗皮薄水多,
大盈江的酸角做成猫哆哩,
朗景岭的酸木瓜泡酒最好。
无眼菠萝做成果汁饮料,
坚守阵地的官兵最喜欢喝,
炮火硝烟中找不到水,
喝一瓶菠萝汁能提神解渴。
红土高原日照充足,
云南的雨水又多,
大自然恩赐人间福音,
回报的是美味百果。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作物,
脱贫攻坚一村一业,
特色水果走出了大山,
帮助农民奔向小康致富。
云南的城市街道,
摆摊设点的水果铺最多,
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吸引了多少食客尝鲜买果。
生打熟补吃三七,
止血疗伤敷白药,
南药闻名世界,
蕴藏着故事多多。
解放军打仗要带三样,
枪弹干粮急救包,
白药做成的创可贴,
官兵的兜里还真不少。
腾药在云南最出名,
六神丸百宝丹,
专治中风的人参再造丸,
本草纲目中都难找。
高黎贡山采灵芝,
迪庆藏区挖虫草,
大海草山找天麻,
无量山里掏蜂巢。
蚂蝗也能治百病,
蛤蚧泡酒疗效好,
两山拔点兵烂档,
擦上消炎好不少。
傣医藏药瑶浴汤,
对症下药有奇招,
谁说云南无神医,
高手要在民间找。
那怕你疟疾打摆子,
那怕你疱疹蛇缠腰,
那怕你风湿腰腿疼,
那怕你新冠三年嚣。
来到高原有办法,
服了云药就见疗效,
怪不得百岁老人云南多,
怪不得年过古稀驼背的少。
风调雨顺洒甘露,
山青水秀就长百草,
生态原始不掺假,
医者仁心良心好。
有一种生活在云南,
你上了高原才知晓,
民族聚居大家庭,
行医问药骗子少。
贵州的酒云南的茶,
茅台普洱誉天下,
一个醉来一个醒,
都是那神仙乐哈哈。
说起云南的普洱茶,
古树新树拉话匣,
冰岛易武老班章,
来龙去脉细拉呱。
宁洱有个那可里,
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
南下直通湄公河,
北上可以到拉萨。
当年运茶的马帮队,
爬山涉水走天涯,
人困马乏歇息时,
拢个火堆烤罐茶。
人喝茶来马吃渣,
抱个烟筒吸它个爽,
披星戴月卧山林,
马也染上了烟瘾会喝茶。
台儿庄里杀日寇,
朝鲜战场打美帝,
滇军背着毛烟和普洱茶,
想家的时候看一下。
没水泡茶就干嚼,
没竹筒抽烟就闻一把,
心中想着那可里,
打完仗咱们就回家。
陈年旧事常回忆,
为的是普洱茶香留心里,
改革开放辟新路,
茶马古道又奋蹄。
汤清叶展茶味浓,
先涩后甜暖脾胃,
采茶姑娘掐新蕊,
山味号里品新茗。
商贾云集选精品,
古树之间盖新居,
茶农过上了好日子,
一壶茶浓煮三迤。
天下名烟出云南,
销量超过了大中华,
水土适宜烟叶厚,
成品加工数第一。
春城翡翠金沙江,
彩蝶熊猫阿诗玛,
红河云烟红塔山,
大重九做成了品牌烟。
以前是粗支裸体货,
现在是细支过滤嘴,
纳税大户是云南的烟,
扛起了三迤经济的半边天。
烟民男女老少都常见,
谈情说爱品的是情侣烟,
盘田种地吸的是竹筒烟,
加班熬夜抽的是提神的烟。
云南人爱烟如爱眼,
云南人说,
身在云南不抽烟,
等于白在世上癫。
说起云南烟,
就讲讲咱们战场烟,
出征前揣上两包烟,
精神抖擞斗志坚。
阵前抽上一支烟,
据枪瞄准眼不偏,
猫耳洞里抽上一支烟,
蚊子苍蝇不沾边。
战友相见抽一支烟,
死里逃生庆团圆,
庆功宴上抽一支烟,
腾云驾雾似神仙。
烈士坟前点支烟,
阴阳两隔心相念,
烟是战斗力烟是战友情,
上过战场的人才真正懂得起烟。
一支烟点燃的是高原情,
一支烟连结的是红土缘,
我爱云南的大好河山,
更爱抽了一辈子的云南烟。
大诗人说,
春城无处不飞花,
我斗胆问,
你可知云南有多少花?
抗战云南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今天云南是一寸土地一朵花,
花是烈士的鲜血浇灌,
花是红土高原阳光雨露的哺育。
和平年代淡漠了花的含义,
人们只欣赏它的美丽,
五艳六色装扮着城市乡村,
姹紫嫣红只为了少男靓女。
曾记得出征路旁花蕾初绽,
凯旋途中鲜花灿如云霞,
那是盛开的攀枝花,
是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今天鲜花涂城,
花的身价开始贬值,
花的用途五花八门,
花儿只有含笑垂泪。
豪华的餐桌上摆着花做的小品,
嘉宾的会晤席中排列着花盆,
喜庆的婚礼仪式堆满鲜花,
就连宾馆的大床上也要放一枝玫瑰。
是不是因为云南的花多,
才如此的侈奢,
是不是因为春城的花繁,
才这般的廉价。
去过几次种花的大棚,
亲眼见花农们辛勤劳累,
去了几回斗南花城,
才看到花儿已沦为市场商品。
云南是花的世界,
人们身在花丛懂得爱花,
大家都手下留情,
别把花辨当作佳肴调味品。
花儿为红土高原点睛,
爱花就像爱护眼睛,
让它有尊严的陪伴人们,
把真正的生活装扮得繁花似锦。
写于2024年6月
[编者的话]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系列之一编发后点阅量飚升,好评如潮。于是,作者又情不自禁的写了系列之二。试图从食、居、果、药、茶、烟、花七个方面,概述云南的特产和风情。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云南人的生活,领略云南的民族习俗,知道云南的神秘所在,以增添众友人对云南的兴趣,吸引海内外更多的人们来云南做客!
O编辑:艾宗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