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美丽
——济阳长田纪行
孙秀君

有人说,夏天像一个青年人,灼热的阳光是他灿烂的笑脸,迸发的热量是他蓬勃的气息,葱茏的草木是他厚密的头发,水涨潮急的山洪是他的力量,速来忽去的骤雨是他的脾气。
那天,我就是跟随着这个充满热情和朝气的青年人,跨过黄河,来到位于济南中北部的济阳区寻找“小背篓”里的故事。
八年前,经朋友引荐,我有幸结识了济阳长田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勇,并品尝到他旗下一家名叫“小背篓”餐饮店几款拿手的菜品,至今口齿留香,余香袅绕。尤其是他们的那款菌汤总让我念念不忘。
此次济阳之行,原本是想与小背篓再续前缘,在这里来个大快朵颐,吃个昏天黑地,也好解我这八年的想念之苦。
“走,进村吧。”可,张总的一句进村吧,一下子把我们拉进一个,位处黄河岸边,风景秀美的小村庄——董家村。

走进村庄我便被坐落在村头的那个古香古色的小院吸引。中式的门扉,配着青石、琉璃的瓦片,古朴中透着典雅,也透着一种现代人的美。. 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文化的底蕴。走进院子,流水淙淙,一个古朴的大水缸,几个别致的陶罐,就演奏出溪水潺潺的美妙乐章。站在这里闭眼聆听仿佛置身在一个幽静的森林里,有风从耳边吹过,有鸟儿在耳畔鸣唱,有小溪在脚边流淌,有花儿在身边芬芳。
“这些都是我们员工的小创意。”一直陪伴我们的长田实业公司的副总侯淑兰骄傲地说。
我们行走在这绿树环绕的小院子里,几样旧物件,几个带着禅意的石像和一尊为母洗脚的雕塑,都让我深深感受到,院主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心怀大爱,深藏情怀的人。
“这个小院,是我们张总的家。为了带动家乡的发展,他把自己家的老宅以及周围几家乡邻的老宅都流转过来,将它们就地盘活,打造了这个农家小院。”侯总的话飞进我的耳朵,让我的内心荡起层层涟漪。
果然不出我所想,张勇这个带着责任和担当一路走来的民营企业家,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坎坷,无论拥有多少成就辉煌,都从未忘掉初心。他依然还是那个嘴里喊着:“妈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 的少年。他是那么骄傲,又是那么努力!
眼前这个命名“易丰居”的小院是张总又一个餐饮项目。只是它融入了采摘、垂钓、黑陶体验等一些休闲项目,又赋予餐饮新的文化内涵。
餐桌上那被烹饪后,依然泛着绿意的菜,是刚刚从菜园里采摘来的。口感甜脆、馥郁的甜瓜,还有那红彤彤的小番茄,刚刚还在田间与蝴蝶嬉戏,与大地亲吻,瞬间,就被摆上了餐桌。最为诱人的还是摆在桌子中间的那口,热汤沸腾,香气氤氲的大锅。锅里正炖着长田农场里养的大鹅。这鹅肉鲜美、劲道,放在嘴里一尝,就能感觉到这些鹅绝非圈养之物。因为它们从肉质到骨头都透着一种奔跑的力量。
当鲜美的鹅肉,红色的辣椒、自制的豆腐、新鲜的蔬菜在一口大锅里相遇、相拥时,它们所带给我们的那份交合之美是无与伦比的。它们就像盛开的花朵在口腔里绽放,让人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味蕾冲击。我们在这份冲击之中浸沉、陶醉、流连。
更为可贵的是,这里的每一款食材都是绿色的、生态的,它们来自长田自己的农场和养殖场。当然,在这里你也可以支起帐篷,搭起炉架,串好鲜嫩的肉串,一边品尝烧烤的美味,一边享受池塘边垂钓的惬意。
时光在碧波荡漾的水中悄悄流淌着,在红色的炭火中尽情地跳跃着,这一刻,它带给你的是一种丰盈与富足,是平静与浪漫。
初夏是美的,那是有别于艳阳春的另一种美。就像长田人打造的“易丰居”,它有“小背篓”的厚重,也有自己的雄浑和清妙,它们有着各自的美丽。

本人简介
孙秀君,笔名:禾园。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作家学会会员,中国石化作家协会第一届副秘书长,红荷文学社社长。曾系行业媒体记者、编辑。自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诗文集《点点滴滴》、《瓦上花开》报告文学集《石油魂》,编辑出版了新闻故事《石化情怀》等书籍。一批文学作品散见与《中国石化报》《中国石油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文学》《经济日报》《北京晚报》等多家报刊,并有多篇作品获奖。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