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子罕篇
【原文】
9.1子/罕言利①,与命与仁②。
【注释】
①罕:稀少。
②与:相信、赞许。
【原文】
9.2 达巷党人曰①:“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①达巷党人:达巷,地名。党,五百家为党。达巷党,即达巷里(或屯)。
9.3 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③;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④。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①麻冕:麻织的帽子。
②纯:黑色的丝。
③俭:用麻织帽子,比较费工,所以说改用丝织是俭。
④泰:骄纵。
【原文】
9.4 子绝四,毋意①,毋必②,毋固,毋我④。
【注释】
①意:通“臆”,主观地揣测。
②必:绝对。
③固:固执。
④我:自以为是。
【原文】
9.5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yu4于斯文也②: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③!''
【注释】
①子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②与(yù):参与。
③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后死者:孔子自称。
【原文】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①:“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太宰:官名,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人。
②纵:使,让。
【原文】
9.7 牢曰①:“子云:‘吾不试②,故艺。”
【注释】
①牢:孔子的学生,姓琴,名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此人,当是偶阙。
②不试:不被国家任用。
【原文】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①。”
【注释】
①叩其两端而竭焉:指孔子就农夫所问的问题,从首尾两头开始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问题就不解自明了。叩,叩问。两端,指鄙夫所问问题的首尾。竭,尽。
【原文】
9.9 子曰:“凤鸟不至①,河不出图②,吾已矣夫!"
【注释】
①凤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凤鸟出现就预示天下太平。
②河图:传说圣人受命,黄河就出现图画,即八卦图。《尚书顾命》孔安国注:“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原文】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①,见之,虽少,必作②,过之,必趋③。”
【注释】
①齐(zī)衰(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衣:上衣。裳:下服。瞽(gǔ):盲。
②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③趋.快步走,亦表示敬意。
【原文】
9.11 颜渊喟然叹曰①:“仰之弥高②,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③,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④。虽欲从之,末由也已⑤。”
【注释】
①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
②弥:更加,越发。
③循循然:有步骤地。
④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⑤末:无。
【原文】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①。病间②,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③,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①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②病间(jiàn):病情减轻。间,空隙,引申为有时间距离,再引申为疾病稍愈。
③大葬:指大夫的隆重葬礼。
【原文】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①?求善贾而沽诸②?''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
①韫(yùn)椟(dú):藏在柜子里。韫,藏。椟,木柜子。
②贾(gǔ):商人。贾又同“价”,价格。取后一义,善贾便成了“好价钱”。沽(gū):卖。
【原文】
9.14 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①九夷:泛指东边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原文】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①,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②。”
【注释】
①自卫反鲁: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是在鲁哀公十一年冬。反,同“返”。
②《雅》《颂》:《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同时也是两类不同的乐曲的名称。
【原文】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原文】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原文】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①,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①篑(kuì):盛土的筐子。
【原文】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①,其回也与②!”
【注释】
①语(yù):告诉。
②与:同“欤”。
【原文】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原文】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①!秀而不实者有矣夫②!''
【注释】
①苗:庄稼出苗。秀:吐穗开花。
②实:结果实。
【原文】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原文】
9.24 子曰:“法语之言①,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②,能无说乎?绎之为贵③。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法:正道。
②巽(xùn):恭敬,即恭顺谦敬之言'意译为温和委婉的表扬话。
③绎:抽出事物的条理,加以分析鉴别。
【原文】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原文】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①,匹夫不可夺志也②。”
【注释】
①三军:古代大国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②匹夫:男子汉,泛指普通老百姓。
【原文】
9.27 子曰:“衣敝缊袍①,与衣狐貉者立②,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①衣(yì):穿,当动词用。敝:破旧。缊袍(yùn páo):用乱麻衬在里面的袍子。
②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③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见《诗经卫风.雄雉》。忮(zhì),嫉妒。臧〔zāng〕:善,美好。
【原文】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①。”
【注释】
①凋:凋零。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原文】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①;可与立,未可与权②。”
【注释】
①立:立于道而不变,即坚守道。
②权:本义为秤锤,引申为权衡轻重,随机应变。
【原文】
9.31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①。”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
①“唐棣”四句:这是逸诗。上两句用以起兴。唐棣,木名。华,同“花”。偏其反而,偏同“翩”。反,翻转摇摆。而,语助词,无意义。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野鹤 段志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刘梦龙
收稿: 徐成美 李文春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5.1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