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妻治疗的那些日子

谢天谢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今天,妻子手术取钢针螺丝,一切顺利,阿弥陀佛。
《取钢针》
置骨钢针已半年,
今晨手术又心悬。
担惊怕有连阴雨,
默默祈求佳讯传。

手术前一天,妻子对我说,大姐问了好几次什么时候手术了,明天要不要大姐来。我毫不犹豫地说,来!
说心里话,有大姐在,我心里踏实些。第二天一大早,大姐和姐夫就来到病房。
亲人,不只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是在你孤独、无助时的陪伴和支撑。
妻子这次摔伤,还得从去年底说起。2023年12月4日,妻子晚饭后和大姐散步时,平平的路上竟摔了一跤。
世上的事,谁能说清楚。当时妻子既没有感到头晕,脚下也没打滑被拌,无缘无故就摔倒了。这一跤可摔得不轻,导致右胳膊肘错位并骨折。
大姐打来电话时,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妻子被紧急送往昭化区医院,已在全麻下肘骨正位。

妻子12岁时,右胳膊就摔骨折过一次。当时,年龄小,恢复快,也没留下后遗症。这次,雪上加霜,又伤到了老地方。
躺在床上,翻来翻去,有心无心地看着手机。夜里快12点时,大姐来电说,已正位结束。虽然肘骨已复位,但因胳膊着地时将肘部一块骨头顶到大臂肉里,还需要做手术。
真是飞来横祸。这一夜似睡非睡,迷迷糊糊到天亮。考虑到广元人生地不熟,便决定回兰州手术。
妻子战友张燕的丈夫张华,是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的主任,退休后返聘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于是,妻子便住进了这家医院。经查,怀疑肘骨还有骨折。手术不仅要取移位的那块骨头,还要处理肘骨。当时心里想,一个普通手术,有熟人专家亲自操刀,一切都会很顺利,很快就会好。

手术前,主管医生张广文叫我去签字。看着手术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着实吓了一跳。张医生看出我的担心和疑虑,便对我说,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必须事先给家属说清楚。手术中,我们会格外小心的。听了张医生的话,我才沉重地在一叠需要签字的协议上签了名。
手术定在12月15日上午。这天,兰州竟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的雪花,给这个缺雨雪的城市,带来了些许湿润和浪漫,却给原本就担心紧张的我,又增添了几分沉重。妻子进了手术室,我们焦急又无奈地等候在门口。

《盼佳音》
开门突见雪花吟,
寒意揪心脚下沉 。
妻跌肘伤今接骨,
平安唯愿盼佳音 。
上午11点进手术室,下午4点多回到病房,手术很顺利。
世上最亲的关系莫过于母子,要不怎么叫母子连心。妻子摔伤后一直没有告诉在西安工作的儿子。
自从儿子上军校开始,每到周天他都要跟家里通电话。这天并非周末,儿子的视频电话却来了。再瞒已经瞒不住,便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儿子。并一再嘱咐他工作忙不要回来。

可星期六上午,儿子还是出现在了医院。妻子看到儿子时,不知是激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躺在病床上嘴里说着不让你回来,你咋回来了,眼里却噙满了泪花。
夜幕降临,喧闹的病区渐渐安静了下来。望着术后还在发烧的妻子,散乱的月光照在输液瓶上,思绪万千。
《夜守术后妻》
操刀动骨似锥心,
术后床前夜守深 。
祸福阴晴谁可料,
唯听嘀嗒吊瓶音 。

几天后,妻子一天天渐好。不曾想,已准备出院时,突发状况又出现了。
真是祸不单行。12月19日下午,在家补觉的我,突然接到大姐电话。已感事情不妙的我,赶忙打车来到病房。
妻子脸色苍白,又插上了氧气管。科室曾主任也来到病房给妻子做检查。张医生告诉我,急需做腿部B超和肺部CT,可能还要转科,让我先跟CT室联系,这时钟表时针已经指向下午6点多了。
检查肺部造影时,曾主任、张医生跟前跑后,脚步急促。看到医生们一个个严肃的表情,知道妻子遇到了危险。经查,妻子被确诊为肺栓塞。
这种病,一般是下肢血栓,由血管进入肺部,造成肺栓塞。

下午,妻子在去做出院前X光检查时,突感气短,头昏,上不来气。所幸血栓堵在肺部小血管里,庆幸发生在医院,加上抢救处理及时,幸运没有造成无法接受的后果。
人的身体好比一部精密机器,一旦某个部位,那怕是很小的零件出了问题,都可能是致命的。
妻子转科后,吸着氧气,血氧浓度还不到80。于是,又换成了高氧。张华主任与值夜班的邵医生商量后,决定第二天做介入手术。
年轻温柔的邵医生详细讲解了介入手术的原理、流程和预期效果。简单一点说,就是从静脉血管进入,在血管里放置一个滤器,阻止下肢血栓继续进入肺部,再将肺部有血栓的地方注入溶栓药,使血栓尽快消溶。

听起来似乎并不复杂,待手术签字时,看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情况,不由得不让人冒冷汗。签字的手虽然没有发抖,可签上去的字明显横斜竖弯、棉软、变形。
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病房,妻子望着我欲言又止。我故作镇定地给妻子简单介绍了手术流程。也许是听明白了,也许是太虚弱,妻子慢慢闭上了眼晴。此时的我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空虚和无助。
夜深了,我躺在几个并起来的凳子上,身上盖着妻子和自己的棉衣,竟没有一丝困意,大脑一片空白。

《惊魂魄》
接骨提心没几天,
头昏气短命危悬 。
血栓侵肺惊魂魄,
汗湿冬衣夜不眠 。
介入手术当天,大姐、二姐都早早来到病房。见到她们,我紧张的心似乎放松了些。妻子又一次被推进了手术室,等候的我无所适从。

《手术门前》
肘骨伤生肺血栓,
床前夜守跨新年 。
取装滤器刀刀动,
手术门厅量地砖 。
手术室的门开了,高主任把我们叫了进去。娇小利索的杨医生通过电脑简单介绍了手术经过。谢天谢地谢医生,手术很顺利。
由于介入手术是从右腿根静脉血管进入的,术后右腿8至12小时不能动。妻子先后两次就这么一声不吭地坚持熬过了这段时间。妻子的坚强,大大超出我的预料。

《过小寒》
夜守病床逾小寒,
骨伤侵肺夜难安 。
人生此劫遭洋罪,
滴液无声瞅玉盘。
到了取滤器的日子。虽然取滤器和装滤器程序完全一样,看过手术协议上可能出现的一条条危险,复又担心起来。邵医生耐心地解释着,见我问东问西,杨医生笑着说,已经做过一次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我说,上次时间紧,没有更多时间考虑。现在时间充足,反而更害怕了。两位医生宽慰我说,没事的,放心吧!我故作轻松地说,但愿明天一切顺利。
出院一段时间后,张华主任打电话让妻子复查,并开始和张广文医生一起为妻子做康复训练,一周三次。
训练时,要在医生的外力帮助下,硬性把受伤的胳膊往直里扳、往弯里压。刚开始时,还在冬季,每训练一次,妻子都要出一身汗,像虚脱一般,以至后来都有了恐惧感。要去医院的前一天,整夜难以入眠,勉强睡了,也是恶梦不断。

既便如此,妻子还是咬牙坚持着。在医院练,在家里练,常常疼的眼中泪花闪。每当有一点点进步,好像刚刚的疼不是发生在她身上,一整天都高兴的不得了。
《康复训练》
骨折伤妻已百天,
曲伸小臂汗如泉。
每逢锻炼身心苦,
明月何时梦里圆。
至今还难以想象,妻子是怎么强忍着疼痛扛过来的。
战友们聚会,妻子用左手夹菜,与大家谈笑风生,频频举杯。若不是吊着的胳膊,根本看不出是个病人。妻子面对飞来横祸带来的病痛,始终态度积极,乐观应对,令人刮目相看。
龙年是我的本命年。春节前,妻子拖着虚弱的身子,吊着一支胳膊,穿着只能伸进一支袖子的羽绒服,跑了几家商场,精心为我挑选了一套铁锈红保暖衣。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
女人生来都爱美。为了干干净净迎新春,妻子让我帮她染了发,把胳膊用保鲜袋包住洗了澡,还剪去了长发,便于梳洗。
过去上班时,家务活基本上没插过手。妻子摔伤后,也让我学会了很多,特别是做饭。在妻子指导下,酱肉、烧鱼、炖汤、蒸馍,如今都不在话下。

妻子伤病之后,来自方面面的关心、鼓励,令人感动。大姐体弱多病,天天跑医院,送饭、照顾妻子,换我补觉。二姐又要接送孙子,还抽空往医院跑,星期六星期天,白天晚上连轴转,换我休息。元旦的前一天,还和朋友们打了一场牌。半个多月来的劳累、紧张、压抑一扫而光,身心得到了彻底放松。
妻子的战友燕妮巡视员工作忙,还要照顾病中的丈夫,得知妻子住院后,不仅抽空到医院探望,还炖羊肉、包饺子,自己没时间,让快手送到病房;天沂自己病着,还一次次电话安慰鼓励妻子。
沈贞、湘迪,今天鸡汤,明天排骨,天天变着花样送好吃的。张燕一边上班,还三天两头来医院,水果糕点送不停。刘伟母亲也在住院,上班特别忙,经常出差,仍隔三差五让快手送吃的用的。怕妻子起夜受凉,又专门从网上买来披肩。还有彬海、赵政委的爱人兰兰嫂子都在第一时间看望,鼓励妻子战胜病魔。
远在海南的菊珍、桑巡视员以及钱玫、老李,张掖的伟文,虽隔千山万水,但电话不断,嘘寒问暖。回兰后,又到家中慰问。曹彤听说时,妻子已经出院,专程去家里看望。还有西安的战友智龙班长、小兰姐,周平、玉芬、延安大哥,江苏的智昌,南阳的金禄等,通过无线电波,经常与妻子通话,询问病情,介绍方法,给予鼓励。

我的老股长登岭兄去年刚做了一个大手术,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和嫂子从西安一回到兰州就来看望妻子。老战友龙宏政委和小李刚从昆明回来,一听说就马不停蹄赶到医院。
军校同学加战友老陈,没事就到医院,和我们说话聊天,分散病痛注意力,解除寂寞。张学红教授听说后,专门给医院打电话,给予妻子多方关照。同室的病友和陪员无不羡慕地说,你们战友真好!感情深啊!
侄儿飞飞和侄媳欢欢,也利用星期天,专程从天水来兰看望。还有妻子的很多同学、邻居、过去的同事,虽然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对妻子的关心、牵挂,慰问、鼓励,将铭记于心,感恩不尽。
世上再难的事,只要坚持终会过去。但是有了这些亲朋好友的无私帮助和精神支持,才使我们顺利地送走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如今,妻子的伤病一天比一天好转,套用高德地图导航中的一句话,此生走过了这段弯路,剩下的皆是坦途。

《余生皆坦途》
伤病虐妻超半年,
担惊度日受熬煎。
一跤不幸遭邪罪,
劫去祈求福报连。
祝愿妻子早日完全康复,余生一路阳光!
感谢救治妻子的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一躬:你们辛苦了!
感谢亲朋好友的关心照顾,真诚地道一句:好人一生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