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足古都洛阳,在中国音律之源、中国文字之源、中华文明之源的洛宁,探寻千年古刹——洛宁香山寺,洛书小镇文化探秘之旅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香山寺”......
千年古刹:文化底蕴深厚
洛宁香山寺位于洛阳市120公里的洛宁县罗岭乡罗岭村,在海拔600多米的山腰之上,群山环抱,环境幽雅。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拜、参观。
据说,香山寺建于东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也有人说,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而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都早于白马寺。香山寺历史悠久,兴盛之时,其信徒遍及川、陕、晋、皖、鲁、苏等地。

香山寺之名:触动人心的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罗岭村居住着一对清贫却善良的老夫妇。有一次,他们在路边看到一条小蛇,因被人砍伤已奄奄一息。老夫妇心生怜悯便收养了小蛇,并取名为“小山儿”。他们精心照料,待其康复后就将其放归山林。
后来,老夫妇因生活窘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在外乞讨为生。在这段时间,小蛇长成了一条蟒蛇,没人看管后就露出了本性,在罗岭村一带祸害百姓,咬死了一个人。人们只好把老夫妇找回来,希望他们能制服蟒蛇。
夫妇俩来到蟒蛇经常出没的地方,忽觉一阵阴风吹来,蟒蛇已来到他们面前。老夫妇连忙大叫“小山儿”,蟒蛇闻声音发现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来了,随即温顺地伏于地。老夫妇深感愧疚,认为是他们没有教好小蛇才牵连乡亲遭殃,气愤之下,竟双双撞死在蟒蛇面前。蟒蛇见状,深感自责。知道是自己作恶多端才导致老夫妇的离世,在羞愧与悲痛中也选择了自尽,随老夫妇一同而去。
因蟒蛇这里连失三条命,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伤三口”,后来念转音了,就叫成了“商山”。为了纪念这对老夫妇,人们尊称他们为商山祖爷、商山奶奶,寺院也就叫做“商山寺”。而“商山寺”听起来音如“香山寺”,长此以往,商山寺又有了香山寺之名。

镇寺之宝:千年古柏
香山寺中有一“镇寺之宝”,名为“扭劲柏”。据说,这棵扭劲柏栽于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距今已经1950年,树高18米,树围3.4米。其主枝分出三大枝,树身及枝干扭曲生长。据传元代被卖,伐时锯口涌血,实者惊逃。翌日,伤口自愈。树身扭曲,遂成奇观。古柏历经劫难,仍傲立于世,生机盎然,声名远播。

香山寺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历史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这里,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砖每一瓦都散发着古韵。步入其中,庄严的佛像、虔诚的信徒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佛教的宁静与祥和,对佛教文化产生深深的敬畏。

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能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让心灵沉淀,让思想升华。在群山环绕之中,和古寺对话,和自己对话,找寻内心深处的安宁。

来源:洛书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