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介绍:
魏台平,男,1956年8月生,中共党员,台山农商银行办公室原副主任,系中国金融作协、广东侨作联、岭南诗社、羊城诗社、江门作协等协会会员,江门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台山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台山市文评协会副秘书长,台山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在《中国金融文学》《金融文坛》《金融时报》《岭南诗歌》《南方农村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发表过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词曲赋联等作品,有经济杂谈发表于《南方日报》,曾获全国、省、地市级各类征文比赛奖项20多次,其中2023年参加广东省老年文化协会春联征集有奖活动荣获一等奖,2023、2024连续两年参加江门地级市散文大赛荣获一等奖。
《文艺评论》:
评李剑昌侨乡神话粤剧
《石花仙子》的艺术特色
作者:魏台平
台山市戏剧家李剑昌先生创作的大型侨乡神话粤剧《石花仙子》,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戏剧中国”2022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中获评“戏剧类·最佳剧本”第一名。这部戏剧,一直吸引着笔者先读而后快。
李剑昌先生曾任台山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台山市文联副主席,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三十年前,同为《台山报》的特约通讯员,我们有幸在报刊结缘。李剑昌先生十分勤奋,在职20多年来,他排演了30多台戏剧曲艺专场节目和《山乡风云》等10多出大型粤剧下乡演出,还到过江门、广州、北京等众多城市献演,并出访加拿大、美国和港澳地区,为侨乡文化事业争得不少荣誉。退休近20年来,他仍笔耕不辍,创作了一大批戏剧、曲艺、音乐作品,获奖无数,证书等身,被各级评为优秀文艺家、广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光荣称号,江门、台山的“百姓学习之星”等等,上了《江门日报》“五邑艺坛八怪”专栏。李剑昌先生对戏剧、曲艺、音乐、民歌、杂文、诗词歌赋、吹拉唱弹样样精通,是一位文艺“杂家”!也是值得我敬重与学习的师长!他在出版两本戏剧曲艺作品集后,2022年又出版100多万字的文集《侨乡艺苑留痕》,这次《石花仙子》剧本又获得全国最佳剧本第一名,殊为难得,尤其是《石花仙子》的创作艺术特色,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
——侨乡特色鲜明。石花山位于台山市区中心,山上怪石嶙峋,葱郁叠翠,鸟语花香,被历代推为当地八景之一。大型侨乡神话粤剧《石花仙子》选材源于“台山八景”之一“石人耸翠”的民间传说。相传南海海神以干旱惩治新宁(现台山市)百姓有功,玉皇遂以石花仙子赐之为妻。当陪嫁队伍途经新宁境地时,石花仙子与伴女彩云变为民女下凡巡视民俗风情,在山歌会唱中,分别结识村民亚聪和亚矛,被人间真情所感动。她们不顾仙规束缚欲与男方成婚。南海海神发怒,强令石花仙子即去南海,还要强娶彩云为妾侍。石花仙子假装顺从,支开海神,让彩云与亚矛成亲。海神发觉后,掀起海啸欲吞噬新宁大地来解恨。石花仙子为救百姓于危难,将自己的身躯与陪嫁衣物化为巨石,形成一道屏障挡风浪,吓走海神,保护一方平安。自此,新宁成为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好地方。
粤剧是岭南文化瑰宝之一。《石花仙子》神话粤剧取材于台山,广接地气、民气,具有浓郁的侨乡特色,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活灵活现,贴近生活,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纵观李剑昌先生众多的戏曲作品,无不取自于台山。侨乡的山,侨乡的水,侨乡的好故事,久久镌刻于他的心中,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文艺创作源头活水。台山侨乡需要涌现众多像李剑昌先生那样的戏剧家、文学家、歌唱家,宣传台山,推广侨乡,提高声誉。
——民歌风味浓厚。台山民歌,也属五邑民歌,产生于民间,是大至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标志,也是五邑地区群众喜爱演唱的曲种,为海内外乡亲所喜闻乐见。民歌也是侨乡文化的传家之宝,10多年前已由民间走向舞台,被列入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纵览台山民歌,沿海有咸水歌、龙船歌和牧牛歌;北部和东南地区有禾楼歌、卖鸡调、嫁女歌和木鱼;川岛有山歌、渔歌;赤溪有客家山歌、刘三妹调等等,流行极广。
多年来,李剑昌先生有一个梦想和追求:“梅州的山歌剧、韶关的采茶戏都是源于民歌,台山民歌、四邑民歌也可以发展成一个新剧种!”如今,他这一愿望已在剧本中实现。欣赏《石花仙子》,正是采用民歌手法写出来的剧本,令这剧本熠熠生辉,锦上添花,观众爱听、爱看。如剧本中的“跳禾楼”山歌:“跳起禾楼心花放,男女老少喜若狂。虔诚自会生百福,叩谢神恩护村场。”“不用争来不用斗,歌场规矩记心头。四轮比赛气氛好,谁赢谁输未分透”等等山歌,在剧本中俯拾皆是,处处可闻到浓厚的民歌风味,很是适合侨乡人民群众的口味,也深得评委们的好评,为获评中国“戏剧类·最佳剧本”第一名打下坚实基础,更为五邑戏曲事业和侨乡文化史册增光添彩。李剑昌先生的《石花仙子》剧本获奖后,江门、台山的相关领导专程到其家中慰问与祝贺,报刊与电视台登门采访报道,由此可见该剧本的份量之重。
——押韵朗朗上口。李剑昌是一位文艺“杂家”, 诗词歌赋功底深厚,他写《石花仙子》剧本,几乎每首民歌押韵都朗朗上口,令人拍案叫绝!如“石花山啊石花山,石花仙子展秀颜,风雨铸成爱与恨,含辉四照耀人间。”“姐与妹,下凡来,耳目一新心花开。姐与妹,下凡来,自由自在任往回。”“万里蓝天是我家,绚丽多姿闪光华。姐是花来无香味,狂风暴雨摧不垮。”“开口答声唱歌仙,山歌论箩不论篇。只识几篇来交手,半途落败会失眠”……。上述民歌每首押韵都朗朗上口。其实,无论是时代歌曲、戏剧、山歌、诗词曲赋等,都是需要押韵的,押韵犹如一道爽口菜,演唱中会受到观众的欢迎,赢得更热烈的掌声。
——戏剧弘扬正义。过去的不少神话故事带有鬼神封建色彩,被列入迷信类而弃之。纵观李剑昌先生的《石花仙子》剧本,人物有石花仙子、亚聪、彩云、亚矛、巫师、海神等几十人,但其创作不落窠臼,拿捏得当,以神话形式来凸显石花仙子斗魔拯民的高尚情怀,以神话故事来歌颂英雄的人物的壮举,整个剧本以弘扬正义、驱除邪恶为主题,充满时代的正能量与正义感,正是这一现实意义与鲜明特色,也使《石花仙子》成为最佳剧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剑昌早年曾有一个梦,就是将2022年度获奖的《石花仙子》、2021年度获全国“戏剧类·最佳剧本”第五名的侨乡历史粤剧《海永无波》、与正在执笔的侨乡传奇粤剧《梅菊姐》,组成“侨乡粤剧三部曲”。如今,他前两部剧作已经收官,笔者预祝他第三部剧作早日面世,早日圆梦!(2260字)
2024年5月18日
非常感激您花时间阅读这篇文章,您的关注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有价值,希望您能够长按二维码识别我们,或点击关注,与我们共同成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欢迎投稿,我们期待与您共享思想的火花!无论您是专业作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只要您有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故事,我们都非常欢迎您的稿件。在这里,您可以畅所欲言,与我们一同探索知识的海洋,分享生活的点滴。请您将稿件发送至我们的微信a5665385,我们会认真阅读并筛选,优秀的稿件将有机会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与更多读者分享。期待您的精彩来稿,让我们一起创造更多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