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波:
高快阅读,宝贵财富
读到孟国泰先生《大众教育学》之“高快读写”这一章节的“阅读三问”和“阅读六个三”,感触颇深!
读前三问:
值得读吗?
读得懂吗?
要速读吗?
读后三问:
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困惑?
能创新什么?
现在的考题都偏向情景化,阅读量增加,而我们的学生平时做题过程中往往看到题目较长的题就会发愁,审题困难,并且还有眼高手低的习惯,认为有了思路便不去认真书写过程,所以经常会有学生在考场上因为在规定时间内读不完写不完而拿不到高分,这正是学生缺乏高快读写能力所导致的,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高快读写的能力。
阅读要读出三快:
快乐、快速和快捷;
阅读要读出三感:
感觉、感情和感悟;
阅读要有三读出:
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创新。
快乐阅读,让我们摆脱了阅读的负担,真正将其视为一种享受,从而激发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快速阅读使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摄取更多的信息。快捷阅读则教会我们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感觉是我们与文字最初的接触,是对文字魅力的直观感知。感情的融入让我们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书中的世界建立起情感的纽带,使阅读变得生动而富有温度。感悟则是阅读的升华,通过思考和总结,我们能够从书中汲取智慧,将其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
读出自己,意味着在阅读中找到与自身经历、情感和思考的连接点,让书籍成为自我认知和成长的镜子。读出问题,促使我们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不盲目接受,而是深入思考,提出疑问,从而推动知识的探索和深化。读出创新,则鼓励我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常规,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阅读中,我将努力践行这些理念,以更加积极和深入的方式去探索书籍的世界,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让阅读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张变荣:
高快读写的意义
阅读可以增智,
让人见多识广;
阅读可以激情,
催人蓬勃向上;
阅读可以促创,
给人增添荣光;
阅读可以通和,
使人更加高尚。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各种自己未知的知识,并不断地开拓视野。看似简单的阅读,其实需要我们不断地理解基本概念、分析加工信息、提炼学科观念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三标课堂上,我们将时间充分还给了学生,从学生的个体出发,让学生首先通过自主阅读课本知道那些是不懂的地方,再通过互帮互学互教,不断地倾听、不断地表达逐渐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发展思维,并在不断的表达中提升思维水平。在反复的阅读、反复的交流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激情以及特有的学科情感。
朱洁:
高快阅读与小老师培养
阅读,从另一层蕴意与角度来讲,岂不是“悦读”,即愉悦愉快地“读”吗?或许汉字就是如此的曼妙奇妙——“阅”“悦”谐音!如果所有的有益(即孟先生指出的“读上等书”)阅读,最终没有达到“悦”读之效果,那便是一种悲,一种哀!那便是教与学双方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同时请大家注意:愉快之“快”,是不是与孟先生所提出的“高快读写”之“快”的要求与理念不谋而合呢?愉就该快,快才会愉。这个“快”,既要体现在阅读的高速度上,也应体现在接触、阅读、感悟书中知识、道理等等受益匪浅的快乐享受上。这是我对于“高快读写”的解读表述与几丝粗浅认识。
“小老师”的培养,其过程其意义,是十分享受和颇具价值的。首先,通过这种接力型间接培养,省了老师不少心,但又不会切断削弱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艺。其次,“小老师”由此还增强了自信,二次教学的效果甚至不亚于先师亲自讲授。老师教会了“小老师”,“小老师”的角色进入,又拉近了师生距离。孩子们的学习氛围更活跃了,更加富有趣味或曰更“高快”了。
回头看我们当下的日常讲课教学,我深感培育培养“小老师”意义非凡!它有看点,有力道,有效果。但回顾既往实践,又深感深憾做得不够到位。
寄希望于年轻同行,在“小老师”培养方面慧眼识珠,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着力挖掘和成就各方面有天赋有才干有潜能的更多的“小老师”。同时消化和遵循孟先生倡导阐述的“高快读写”原则,在教学革新、趣味学习、高快读写的园地里,闯创新路,催绽似锦繁花,结出丰硕成果!
王建宁:
高快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是一部集结了作者37年教育热情与智慧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教育的思考和收获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忠诚教育、奉献教育的“告白书”和将教育视为“人生的第一生命”的“宣言书”。这本书通过近1000首小诗,展现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语言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
在《大众教育学》中,孟国泰先生提到了“高快读写”的概念,这是他对教育过程中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表达的一种高度概括。他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高快读写”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之后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发挥潜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孟先生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这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高快读写”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孟先生的《大众教育学》是一本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认真研读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为我们展示了教育的美好愿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