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丁彩玲大姐
伏萍
有时,人的离去仿若梦境。在群里,我惊觉大家沉浸在悼念之中,才发现,原来是我们敬爱的丁彩玲大姐已悄然离世。
有些恍惚,觉得这一切不甚真实。明明丁彩玲大姐那阳光般的笑容还在眼前,她如同风铃,在汉唐文学社摇曳生姿,激励着每一位作家朋友笔耕不辍。
然而,这一切已成过往。朋友发来的视频里,ICU病房中,丁大姐的短促呻吟,以及手臂逐渐发黑的景象,残酷地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她在离去的那一刻,经历了痛苦与折磨。
人的一生,有轻于鸿毛的,也有重于泰山的。丁大姐并非鸿毛,也非泰山,她是我们心中划过的一道彩虹,是林间摇曳的一串风铃,是每一个阳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日子,是一个实实在在、灿若星辰的文化人。
想起她与我们同行,在湛江,在南京,已近80岁高龄的她,并肩于比她小十几、二十岁的我们一同跋山涉水。她的身体虽显疲惫,但脸上却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她的乐观、豁达、进取,以及面对困难的坚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带给我们无尽的力量。
退休前,她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一把好手;退休后,她照顾丈夫、子女、孙儿,一个个栋梁之才在她身边成长。她是一个刚强的女人,为家庭支撑起一座避风的港湾;她也是一个柔情似水的女人,用自己柔软的肩膀,助力丈夫和晚辈儿孙摘得硕果累累。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她开始追逐自己年轻时的文学梦想。在文学的沃土上,她辛勤耕耘,修枝剪柳,让汉唐文学的花园里百花齐放,鲜花盛开。
人终有一别。我想起爱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先走的人是有福之人,因为他(她)把伤痛留给了另一半。”想到这里,我泪流满面。丁大姐啊,您最亲爱的伴侣,我们的陈老师、陈院长、陈叔叔、陈爷爷,他可真正经受着人生的电闪雷鸣!我们唯愿他坚强再坚强。因为只有你好,天堂中的丁大姐才会安好。
丁老师,丁大姐,您的灵魂早已化作清脆的银铃之声,化作一缕明媚的阳光,永存于世。
丁老师,愿您天堂之路安好。
2024年6月28日

作者简介:
伏萍,国际华文诗人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作协副主席;西安金石诗歌学会副会长;西安市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航天四院文学协会会长。
大学时开始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诗作,先后在《延河》《中外文摘》《诗刊.未名诗人》《诗家》《人民日报》官网、《央广网》《新华网》等报刊网络发表作品,部分作品被国外译介。出版诗集《夏天的微笑》、散文集《生命的叶子》、国际宇航院院士《杨南生传》等,荣获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传播奖、中国诗歌春晚(西安)会场金凤凰诗歌奖、第二届金鸽诗歌“先锋奖” 、作品在CCTV2023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春晚展播等,并荣获中央企业“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