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环绕、绿水相依的宁静乡村一隅,有一所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学校——河北省承德县安匠初级中学。这里,树叶轻摇,鸟鸣清脆,而这所学校就像这片土地上的知识灯塔,默默照亮着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承德县安匠初级中学全貌
据悉,安匠初中始建于1957年,校园占地面积47亩,建筑面积9747 m²,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5819 m²,住宿、餐厅面积3928 m²。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总数696人,硬件设施齐全,建有标准化教学楼、宿舍楼、餐饮楼、教师周转楼;教学设备先进,有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班级设有触控一体机、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少年宫等,较好的教育资源,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安匠初级中学计算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
建校以来,安匠初中以“立于责,成于美”为办学理念,以责任担当,明确师生之责,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该校先后获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艺术教育“优秀组织单位”,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素质教育示范校”,县政府“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教育局“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课改先进单位”“迎接教育履职评价先进单位”、“承德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师生读书工作先进单位”、“承德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学管小组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承德县中考成绩先进校。
打造优质团队铺就成才之路
走进安匠初中,淡淡的阳光透过树叶投下斑驳的光影,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在校园内跳绳、打球,教室里传出老师教育教学的声音。
作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安匠初中秉承“明立人之责,修博雅之美”的校训,逐步形成了“厚德博学,尽责逐美”的校风、“以责教书,以心育人”的教风,、“则以正心,美以正行”的学风,学校文化底蕴不断彰显,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然而,两年前的安匠初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学校教学成绩全县倒数第一、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凸显。时任校长的彭淑杰面对挑战,便在第一次全体教师会上,彭淑杰提出“一年蓄势起步,两年提升上台阶,三年跃进腾飞”的发展规划,为学校的发展设定了明确的目标,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德县安匠初级中学校长彭淑杰
安匠初级中学校长彭淑杰从各项管理制度抓起,在严肃教师和学生纪律的同时,强化各项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在他的带领下,班子成员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坚守善谋事、做实事的初心。
“管理其实就是让决策付诸行动,让意愿达成效果。”彭淑杰告诉记者,制度的制定或许比较容易,但是关键是落实。一直以来,学校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中,从日常维护和打扫,到实验室、功能室、电教室的使用,再到校园监管和后勤保障与保管等,均细化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而且有专门分管领导对口指导与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事情做精。

安匠初级中学教师团队
“清晨,校领导班子成员最早出现在楼门口,到所在管辖区开展工作,晚上最后离开,每天坚持查值班,下班级,进课堂,领导们的脚步遍及校园每一个角落,”校长彭淑杰说道。
该校领导班子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现代化管理理论、先进的教育思想、教改经验等的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把其他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融汇到学校工作中去,做到知行合一、见行见效。同时,注重对教师的培养,让优秀的教师团队做专业用心的教育。
以彭淑杰为首的领导团队,寒来暑往,以校为家始终工作在一线;年轻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关爱,携手并进;宿管团队工作踏实,精细管理,处处蕴爱,学生文明守纪,物品摆放整齐,地面干净整洁,宿舍管理成为学校亮点。


安匠初级中学餐厅、宿舍一角
在彭淑杰到任仅仅几个月之后,无论是从纪律还是教学,全校师生都发生了巨大转变。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积极的教学改革,迅速让学校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年轻教师的成长铺平了道路。
“双教研”精耕细作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立校之本,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该校在教学上实行“双教研”模式,以“精研教材”为起点,以研究“教的方式”和“学的方法”为内容,全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

安匠初级中学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研讨会
教学上,实行“研课标、研教材、研学生、研课堂”和时间上“日教研、周教研、轮教研、月教研”的“四部教研曲”,同步开展研教研学活动,以整合多媒体资源为手段,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课堂上,坚持“低起点、小步伐、慢节奏”,以学管小组为抓手,实行分层教学,全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校综合质量的提升做足充分的保障。
学生们纷纷表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大家在讨论学习中取长补短,补差补弱,作为小组长的同学还可以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掌握到更好、更多的学习方法。
该校通过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的指导,营造自主、自觉,活泼、灵动的学习氛围,推进课堂务实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安匠初级中学教师开展课后辅导
教师是学校的发展之本,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流砥柱,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安匠初中还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坚持从整体设计的角度来处置教学常规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重要环节,努力抓好具体而细微的工作。
张晓悦是安匠初中的一名英语老师,在自身努力和学校的关心关怀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团队中,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取长补短,每个人结合自身特长形成了独有的教学特色和个人风格,大家携手并进,共同成长,”教师张晓悦说道。
多年来,全体教师通过集体教研、分学科、分组教研等形式进行交流和研讨,在教学思维的碰撞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明确下一步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安匠初中通过一系列制度,指导老师在师德师风、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班级管理等方面做出榜样,每学期初指导教师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帮助其审核教案,随堂听课并及时评析,共同研究改进教法的措施,积极支持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项业务竞赛和交流活动等。同时,携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立“北二外老教授助教基地”和“北二外大学生志愿夏令营活动基地”;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建立第30所“摄影曙光学校”,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安匠初级中学学生上课中
此外,该校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作业坚持教务处审核公示制度,严格控制作业量,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实现教学成绩不断攀升。2023七年级期末考试总成绩位居全县第五;九年级中考,参考287人,其中500分以上37人,总成绩成绩位居全县可比校第一。
“责美”教育润校让学生全面发展
培育一个孩子,需要好的沃土和生态。走进安匠初中,随处可见悬挂在教学楼里的世界、中国、河南、登封名人介绍,学校显著位置标示着校风、教风、学风;实验楼各楼层悬挂著名科学家版面;各个班级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并进行评比……

安匠初级中学校风校训
“这些氛围的营造一是想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同时也在它们的熏陶下传承更多的中国传统美德。”校长彭淑杰说道。
安匠初中确立了“责·美”这一校园文化主题,并在“责·美”教育引领下,全体教师牢牢树立“以制规之,以责导之”的管理和“点点精心,处处蕴爱”的服务意识,人人以奉献为己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以服务、宣传为主的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同时,了解、认识社会。

安匠初级中学开展劳动实践
“我们的理念是‘立于责,成于美’,以责任担当,明确师生之责,推动学校发展,最终达美,追求过程与目标结果的完美统一。通过‘立责于心-履责于制-当责于风-尽责于行’,四个方面去文化育人,最终在心灵-习惯-环境中体现评价。”校长彭淑杰表示,学校努力打造‘涵养智慧的责任教育典范,润泽生命的文化品牌’这一美好愿景,凝结了全校领导及教师的心志,塑造了学校的教育使命。
在学校管理上,学校实行“双德育”模式,培养学生“求真、求诚、求信、求恒、知孝、懂礼、容雅、尚美”的根基品格。在学生管理上实施“五个工程”,即学习上营造静心,行走上构建整齐,活动上展现激情,素质上培养特长,环境上实施美洁。此外,以美育和阳光体育为特色的教育方式在这里得到发展,阳光体育大课间丰富多彩,学生书法、绘画、摄影、手工等社团活动异彩纷呈,既陶冶了情操,又发展了特长,成为学校一大亮点。

安匠初级中学开展艺术节活动

安匠初级中学开展演讲比赛活动
在安匠初级中学校长彭淑杰的带领下,该校各项管理和教学制度不断完善,全校师生恪守“立于责,成于美”的理念,秉承“明立人之责,修博雅之美”的校训,践行“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厚德博学,尽责逐美”的校风。
提到下一步发展,彭淑杰信心满满。他表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将以内涵发展带动学校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谱写安匠初中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沧海当前,必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砥砺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上,安匠初中将继续奋楫勇进、砥砺前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继续努力奋斗。(王永平 王立新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