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文/庄木
一个人只有见多识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个好记性。换句话说,走过的路、经过的事、游过的山水,要刻在脑子里,使之形成一段“记忆”,并不断对各种记忆进行深度加工,丰富大脑、丰富人生。如果跟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丢一个,永远成不了智者。
记忆多属私藏品,或许是挫折时家人送来的一句问候,或许是囊中羞涩时陌生人递过来的一枚硬币,更或许是暗恋着的女生瞥来的一个眼神。这些记忆会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爬上心头,为平淡的梦境增添些许色彩,或在夕阳西下时从眼前匆匆掠过,从而减轻一天的疲劳,为迎接新的日出积蓄力量。
记忆有时像一枚休眠的种子,纵使藏在心灵的一隅,却从来没被时间的尘埃淹没,时刻期待着萌发的那一天,进而展叶,开出更新更艳的花朵,让整个心田都洋溢着甜蜜的味道。
记忆有时又像长在岩石缝儿里的松树,尽管枝叶不那么繁茂,却把根系扎进岩石深处,不动声色地滋养着倔强的生命,迎霜傲雪,千年苍翠。
有的记忆更像文物,埋在土壤里是它最好的归宿,埋得愈深、愈久,也就保存得愈好,价值也就愈高,阳光容易使它褪色,更容易使它贬值。
有人说,过好今天是最好的人生态度,把记忆当成一种负担,尽量把它抛到九霄云外,其实这是在回避痛苦,或者是从记忆中找不到温暖。过好今天固然重要,但今天的一切都会成为明天的记忆,是向着更高、更远目标前进的基石。这些记忆是可以当成教训或经验来警示或激励自己和后来者的,是自己、他人向上攀登的阶梯。
大树把记忆刻在年轮里,小草把记忆留在土壤中,鸟儿把记忆印在天空上。对我而言,记忆都写进文字里了——有的写成了小说,是虚实结合的记忆,在事实与虚构中游走,甚至把个人记忆与时代背景揉和在一起,从而记录下自己所处时代的是是非非;有的写进诗词、散文里,是浪漫的记忆,让浪漫的心、浪漫的情在浪漫的文字里升华,让幸福的光挤占更多空间,只给忧伤留下个角落,尽量不给它发作的机会,免得把痛苦传递给他人。
记忆是庞杂的,是永远也写不完的。我力争多写些东西,让读者在文字里与我共鸣、共勉,让人生绽出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