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新华夏之复兴
文/三江源上人
对于敦煌,西方斯坦因等人的墓志铭上似乎应该写点什么吧?以前读过一篇文章,写尽王道士四处奔走为维护莫高窟和藏经的艰辛,泱泱华夏,那么重的担子不该仅由这样单薄的身躯来担?国殇则文明亦被虐,国家富强和文明昌盛就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互承载,共运共生。
还记得《又见敦煌》情景剧中有句“千年之后敦煌莫高窟也将不复存在……”的感叹,如是,千年弹指一瞬间,世上有形或者有生命的最终都将归于无,佛教石窟形取于欧洲造像艺术,念起于大乘佛法,归于大千世界云云众生对佛陀及佛家庄严世界的无比向往,而原始起源佛教却也仅留着先圣的脚印以示虔诚和怀念而已,从佛法荡相遣执角度,或者从超越世俗的角度来说,就如金刚经中所释说法者无法可说,遗失的莫高窟和经论写本等也仅是指月的手而已,遗失到世界各地确是华夏文明一种难咽的传承,从物移的角度看似西方列强走,而遗散在世界各地的种子也无不给他国云云众生提供了观照自己的新视角和冲击,东方文明的碎片无不隐隐摄守利益着他方,我们遗失也仅是一部分手,或者也可以说本无所失,因为月本身其实并没有增减,东方之明月千古亦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失去的也仅是部分承载文明的形而已,而承载华夏文明的神(神韵之神,神传之神)无处不在,就在我们中间,就在你我之间,华夏文明有着、传承着无数指向月亮的手,这是我们应该庆幸和珍惜的,不执已失,但畏还失,更畏失月,愿华夏之明月日新日明,就如敦煌二字,大也,盛也,华夏之复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