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依然是少年
文/吴华
青神最南端分布着两个乡镇,以岷江河为界,沿青乐公路下去就是罗波。
三线建设开始后,大力发展交通,修筑了到乐山的公路经过罗波;上世纪九十年代土地政策放开,村民上街经商办企业开门市,村民纷纷开山凿岩建楼房兴市,在两边是山的狭缝中顽强的生出一条街,且不断延长,才有今天的格局。好似罗波街形状像弹绷子,也像酒杯子。
岷江直冲罗波,回水古镇(罗波对面汉阳古镇)。所以河运时代兴古镇,罗波仅仅是一个渡口而已,罗波人赶集也爱去古镇。历史上罗波两度被古镇管辖,又两次挣脱出来,独立存在。古镇是河运的代表,罗波是陆运的代表。一门两扇,各自为政,各奔前程。罗波的运气似乎要差一点,法庭建起又撤销,邮政建起又放弃,乡镇府移址,唯一一家棉织厂也倒闭二十多年。
一次去夹江吃酒碗,百十人中来了一个罗波人邻座,听他和程会长、陈总一起聊怎么做白宰鸡,先放辣椒还是后浇红油,怎么才不会浑汤。一听就很专业。末了热情邀约下次去他那里玩。于是在某个下午,去罗波学校外面寻找“无忧楠舍”。寻找如寻宝一样含有一种童年时代起就有的乐趣,因为你不知道将会遇见什么,见与不见,热情与怠慢,很是期待。
在罗波下场口的一个分叉路口的一颗树上有个指示牌-----无忧楠舍(前方500米)放心地上坡,经过罗波学校,继续前行,有一个新星幼儿园就到了无忧楠舍。
院子进门是青砖灰瓦的龙门子,抬头一看,目的地到了,黑砖白缝金字“无忧楠舍”,很醒目。进门见到是一股溪流从石峰缓流于池中,一下感到罗波的高山、人家、溪水,就有一种身心放松,好惬意,这也许体会到了无忧的感觉吧!坡道上去,卵石浆筑的水道绿植、石头手磨被笼罩在大树的绿荫下。石磨老树干镶嵌成梅花栏杆,看得出每一处都力求打造成精品。
院坝里两个遮阳挂伞,原木的长条桌凳。十多根黄澄澄的木柱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在干沿上能摆上大方桌做满八个人用餐,像这样的农村大干沿青瓦房还难找,出字型的大瓦房子,堂屋放接待吧台,左转角是中厅,摆六套大圆桌椅,右转角是厨房小饭厅。
穿廊进去是棋牌室,安四张麻将桌,后面是带水池假山的小花园、烧烤屋。移步上行,茶室,有台子的大厅。最独特一幕出现:树木穿房,自在生长。下大雨不会淋雨吧?其实,乡间田野,谁又会在大雨时来吃饭呢?可以看出主人心地善良,心思敏捷,才能设计得如此巧夺天工。树干上可以用小孩子充满童心的稚嫩涂鸦来装饰一番。
主人说后院这些都是小叶子的金丝楠木,特别珍贵,一共有四十五株,大的13棵直径有二十多——三十公分是在04年种植,当时种植的时候树龄都在5年左右,其余的桢楠树近10年种植的,种的当时就找不到小叶楠木苗了,后来种植的就是普通的了。
老板说他曾是合资企业的研发人员,在职的时候全国各地经常出差,接触过很多美食,就因有一个院落梦,放弃了在心中尊重的企业,回乡花了两年时间进行老房改造装修,做起了餐饮农家乐。先后经朋友们介绍多位不同城市餐饮大师,民间乡村大厨,向他们谦诚学习厨艺,老板说还有到店来用餐的客人,也在帮助怎么样把在菜品拿到最佳上提建议,老板说教过厨艺的,都是他的师傅,学会到了很多厨艺,拿手菜是自家放养山林中的现烧土鸡,生态酸菜鱼,乡村特色酒大碗,亲自制作,一个人就能把每桌16个菜,10桌100客人菜品做好!
也不知道老板是不是吹牛,再想以后团建聚会的时候再来见真晓吧。
站在院坝,高大茂密的金丝楠树成了新房的背景墙,衬托出华堂府贵。外面是农田,对面一山包包全是果树,过去就是夏日嬉水的金牛河。
现在城市的小孩都不了解乡村生活。小时候我们在金牛河里游泳,搬螃蟹钓鱼虾照黄鳝,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采茶揉茶沾懒懒儿。小孩子体验乡村生活时有一个落脚点,无忧无虑地生活。成人不再担忧车贷房贷。房屋又建在金丝楠木的树林中,所以取名“无忧楠舍”。
飘泊归来,依然怀揣一颗童心,虽他已到中年,感还是一个无忧少年,这就是我认识的“无忧楠舍”的老板吴建强。
吴华,幼年放歌天池山中,后执教乡村中学,辗转于局机关、多地乡镇政府,奔波于县城和乡村,作品多发于省市县报刊,终因江郎才尽,遂湮没于尘世。
【三苏文学】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征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在7月1日党的生日即将来临之际,《三苏文学》特征集热爱、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诗词、散文、小说、随笔等,将同步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金榜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VV平台、百度等同步发表,并将择优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作者老师也可自荐作品,在公众号上发布的作品在7月10日前浏览量达5千的奖励50元,浏览量达1万的奖励100元,欢迎文朋诗友们赐稿,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6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