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花涝
文/陈鸣跃
古文“文”通“纹”,本义花纹,纹理;古文“章”的本义也是一种花纹。“文”与“章”既美丽又富有文化内涵。建设绿色南京生态南京文化南京,普普通通的菊花涝也能描“文”绘“章”,为南京书写锦绣文章。
南京人爱菊花涝,喜食菊花涝,她病虫害少几乎不施农药,口感清凉独特,清毒凉血败火消暑,尤为“三高人群”所钟爱。
也怪得很,菊花涝特别钟情南京,似乎只服南京水土,大面积种植,大规模上市,大量上餐桌,外地却难见生长,餐桌上几乎不见。我看见菊花涝一到外地就长得不咋的。
所以,南京可凭借优势打造成菊花涝产销基地和菊花涝餐饮中心,使菊花涝成为南京的“市菜”,使南京真正成为菊花涝“之都”或“之乡”。
菊花涝观赏性强,不仅绿油油的招人喜爱,而且花朵美丽花期较长,黄灿灿的如碎金铺地似繁星闪耀,如将其与梅花同列“市花”也当之无愧。
而且,我觉得,菊花涝还完全有资格当“市草”:
它有很强的再生能力,齐根剪过不久又长成尺把高的菊花涝“森林”。它的根又粗又长,雨水可顺着根茎的缝隙渗到较深的土层中储存起来,涵养了地下水源;天旱时它长长的根茎又能从土层较深处吸到水肥,照样绿油油的。它生命力、繁殖力和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投入少。不像洋草,根又细又短,昂贵娇气要跟在后头浇水施肥喷药除虫,难伺候死了。
菊花涝绿化、美化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不比洋草差,还便宜,还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的绿化植物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如此优异的菊花涝,近千万南京人不应该只想到一个字:吃!南京人还应该想到用自己特别茂盛的菊花涝来营造南京城市绿化的“无比”风光。
用蔬菜绿化城市,多有创意!而有创意的东西往往颠覆传统,招致非议,难避编造奇谈怪论哗众取宠之嫌。
但是不管人们怎样非议,反正我觉得菊花涝绿茵茵的,金灿灿的,很美,诗意盎然。南京人应当让“市草”、“市菜”或“市花”随处可见,要让来宁的外地人外国人能在吃“市菜”的基础上,还要能在城里看“市草”,赏“市花”,感受菊花涝“之都”或“之乡”的独特魅力。
当然,你要是到街心绿岛上掐把菊花涝回家汆汤,确是一道美餐。城市绿地的菊花涝,除扮美城市外,还有吸收苯呀醛呀粉尘呀重金属呀等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你贪小便宜图口福置健康于不顾不是十足的“南京呆萝卜”是什么?
要是极少数缺德之徒把绿化带上的菊花涝割到菜场去卖怎么办?有污染的秦淮河总不能因为有人捞鱼卖而不养鱼吧?大马路上人来人往,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愁没人打110。我建议抓着就按故意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危害公众安全的法条惩处,定能镇倒一大片。
在南京的节庆文化中,近年新兴的植物节庆渐成传统。南京人每年要热热闹闹地给不少植物过节,什么横溪西瓜节、江心洲葡萄节、梅花山国际梅花节、傅家边梅花节、雨花茶采茶节、老山森林节、灵谷桂花节、栖霞红枫艺术节、白马桃花风筝艺术节、玄武湖樱花节、情侣园国际郁金香节、莫愁湖海棠花卉节、古林牡丹花卉节、春牛首踏青节、八卦洲芦蒿节、六合茉莉花节、溧水采摘节、高淳荷花节、浦口莲花节等等,植物节庆一个接一个,就是不给菊花涝过节。
恕我直言,南京的上述植物节庆可以搞,也能增加一些经济效益,但多数,注意,我是说多数,成不了大气候,很难声名远播。因为上述植物的原产地、产销中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地域的显著特征及代表性等等都不在南京。其中樱花节、郁金香节和牡丹花卉节的知名度难与日本、荷兰和洛阳匹敌,其他如采茶节、西瓜节、森林节、踏青节和各种花卉节等等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办也能办而且影响远胜于南京。
植物节庆属于植物文化,有广泛影响的植物文化都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代表性。茶乡、竹乡、漆乡、枣乡有茶文化、竹文化、漆文化、枣文化;闽、粤、台有榕文化;海南有椰树文化;西北、湘西南、桂西南等杉木用材林区有杉文化;山西洪洞有槐文化;东北有红松文化;荒漠有红柳、胡杨和沙枣文化;大兴安岭地区有以桦皮屋、桦皮船、桦皮桶为标志的白桦文化;江南水乡则彰显的是浓郁的梅花文化和桃花文化;国外有日本的樱花文化和俄罗斯的白桦林文化等等。
我认为南京应当举办菊花涝节,彰显菊花涝文化。
菊花涝南京有外地没有或种植的历史、规模和长势远不及南京,菊花涝是南京标志性象征性地域性很强的特色植物,这是菊花涝节能在南京办成独一无二的特色节庆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京要大力开发诸如菊花涝节、菊花涝枕、菊花涝商标、菊花涝绿化、菊花涝品牌、菊花涝地名、菊花涝摄影、菊花涝绘画、菊花涝餐饮、菊花涝清凉茶、千亩菊花涝园和菊花涝农趣游----采菊花涝吃农家饭等等与菊花涝文化相关的产业。以菊花涝为媒,引八方宾朋,凸显菊花涝与餐饮、旅游、农趣、文化、艺术、体育和产业的互动融合,唱响南京地产菊花涝品牌,使外地人能像到盱眙吃龙虾一样来宁吃菊花涝赏菊花涝,使菊花涝的外销大幅增加,打造富民平台,展示南京特色。
南京不仅可举办菊花涝节,还可将菊花涝节打造成南京的品牌植物节庆拳头植物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