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文化,男,1955年8月出生,厦门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 中国诗书画协会副秘书长, 北京行宫书画院副院长,洛阳市颜真卿研究会名誉会长,洛阳市邵雍书画院副院长,厦门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特聘书法家。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 部分作品被全国书画大赛组委会及国家领导人收藏。2013年到韩国首尔参加《中国国粹书画艺术韩国展》开幕式及展览交流活动,作品《物华天宝》被韩国书画家协会收藏; 2014年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书画艺术交流展》开幕式和现场交流活动,书法作品《长寿歌》被法国收藏界收藏; 书法作品《和王中丞闻琴》被中国驻法大使馆收藏,被授予 “戴高乐艺术奖 ″。许多作品参加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展览、交流并被收藏。
先后成功策划承办了第一届至第六届“海峡杯全国书画作品展″,在国内产生较好影响。
成功举办了以《心随汉梦一一邵文化书法作品展》、《墨香银城一一邵文化书法展》为题的个人书法展览。出版个人书法作品专辑《中国传世名家名作一一邵文化书法作品集》、《梦里汉唐一一邵文化书法作品集》。




邵文化先生擅长隶书。以汉隶经典为根底,张迁的雄厚,好大王的稚拙,礼器的劲健,石门颂的率意,掺入魏碑精神,最终强化出洒脱率真、古朴厚重的个人书风。其隶书作品或雄强、或古雅、或飘逸、或朴茂,神彩飞动。古质中不乏典雅,气象外蕴含神韵。由此显出含蓄、拙朴,静气,使人欣赏,意境久远。




邵文化先生的草书,坦率不偏激,包容不排斥,集众家所长,又不为规矩所累,能读出他历尽波折之后的冷静,生活喧嚣背后的平淡,人生磨砺之后升华的智慧。读先生的书法,即是读他的精神,他的文化,他的人品!让人感受他书写时心情的愉悦与艺术的交响和律动!





邵文化先生书法基础深厚,功力卓越,书理精深,诸体备至,尤擅行草。他的行草书法远师晋代文人书法的天质自然,后学怀素书法的妙于瘦,亦有张旭书法的妙于肥,刚柔相济,铁点银钩!在锋纤往来之际,可以把书法写得高低有趣,丰神多姿。






邵文化先生的篆书,每个字的线条都呈现出一种流畅、圆润的美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享受。特别是在书写长篇作品时,篆书的线条之美更加凸显,让人感受到一种整体和谐的美感。



细品邵文化先生每幅行草作品,总能感觉其笔线行运,时而刚柔相济,时而急缓相合,墨韵也是尽可能的在变化中赋予抒情表现,并且无论是缓急还是浓枯,其均是有法可循,有韵可赏!



邵文化先生的篆书,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且字形相对较大,给人一种宽广、宏伟的感觉。特别是在书写匾额、对联等大型作品时,篆书的结构之美更加突出,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典雅的气息。




观邵文化先生隶书,其隶书不但深具于传统汉隶的正典气象,更是有一股健朗大气的时代风范蕴藏于其中!并且在笔墨的表现上,先生也是有别于俗笔的放肆和粗鄙,其通幅笔墨是以一种平和而又舒展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全篇隶书,没有一丝的轻浮激烈之气,更没有一丝的唐突脱法之意!笔触高古典雅,情景交融,字字隶书具圆盈更具于方劲,实乃正雅至臻,典范之作也!



邵文化先生诸体俱佳,尤擅隶书。品读他的隶书,整体观感大气磅礴,章法严谨,笔力遒劲,墨法足盈,起笔落笔写透风骨。既有古代圣贤书法的精髓与风韵,又具当代文人书法的时代气息与神采。他的作品,坦率不偏激,包容不排斥,集众家所长,又不为规矩所累,能读出他历尽波折之后的冷静,生活喧嚣背后的平淡,人生磨砺之后升华的智慧。



邵文化先生画山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非常重视写生的积淀,把观看真山真水的视觉经验,提炼成丰富无限的创作资源,搜尽奇峰打草稿!在此基础上,再作笔墨渲染,就可以意在笔先,遂心应手。无论作溪山行旅,还是写云上山巅,都可以通过娴熟的骨法用笔,把山水的精气神塑造得相当饱满,然后再给予随类赋彩,终是气韵生动的典范。在他的山水里游目聘怀,信可乐矣!心入画,诗入画,不但画得古风悠具,而且富有现代主义气息,民居红屋,隔水故乡,笔墨当随时代,这就是例证。



邵文化先生笔下的小至一石一树,大至一山一水,无不意趣浓郁而又苍茫浑厚。这正是火热的生活涵养了他。他认为对景写生,并不是照搬物像于画面,而是要取大自然之精粹。面对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自然山川林壑,他只取最富有特色的,赋感悟、取舍中组织画面。


邵文化先生常说这是能与我心灵碰撞而让我怦然心动的景物。所以,他画面中既有飞瀑奔流,又见潺潺小溪,既有历经沧桑的老树古藤,又有苍郁蓬勃的茂林,无论是历经风雨的山石,还是萦回通幽的小径,都是画家源于生活的灵感。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