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稿审核:林耀平
(一)
英雄虎胆 战无不胜
投稿作者:林耀平
我想写写与我朝夕相处的全国战斗英雄薛承让。
薛承让是原空军高炮一师副师长,我是师干部科干事。只要他去办公室,我们每天都可以见几次面。
薛承让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军功章挂满胸襟。
1947年5月15日,他率全排俘敌314人。那天,他担任“尖刀排”排长,奉命去攻占河北滦县晏各庄。全排从南门突破,活捉敌保安大队长,迫使敌警卫大队长以下53人投降;旋即全歼东门守敌,俘敌204人;接着攻西门,炸毁敌地堡三个,又俘敌57人。此时,仅剩一个暗堡,敌机枪一直“ 突突突”扫射,多名战士被薛排长按住,说: “同志们掩护,我一定把它拿下!”只见他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弯腰蛇形小跑。当他到达暗堡左侧时,见敌机枪管都打红了。他毫不犹豫地紧紧握住打得通红的敌机枪管,凭着身强力壮加“一切为了胜利”的信念,硬是把机枪夺了过来。敌人只好乖乖地投降了。
薛承让,曾任冀东军区排长、连长。由于战功赫赫,冀东军区先后三次授予他“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和“特等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受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薛承让所在团入朝作战一年, 作战576次,共击落敌机29架,击伤61架,生俘美军飞行员7名。特别是作为营长的薛承让,在保卫平壤的战斗中荣立二等功,受到金日成的亲切接见。
老英雄出生入死,战功赫赫,一生光荣。由此,让我悟出一些道理。
一是我军有毛主席的指挥,战无不胜。比如:红军初创时期的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次次胜利。之后的第四、五次反围剿和湘江战役的惨败,就是因为没有毛主席的指挥才导致失败。
二是遵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战无不胜。最典型的就是遵义会议以后的四渡赤水战役。国民党调动近百万对几万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但均被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一一化解。事后有人问毛主席:“您打了半辈子的战,哪一场战役是您最得意的?”毛主席毫不犹豫地说:“四渡赤水!”
三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战无不胜。从我军初创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到人民解放军至志愿军,只要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并正确地执行他的战略战术,场场胜、次次凯,反之亦然。为什么老英雄能在解放战争中以一排之力竟俘敌314人?这正是正确地执行了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才取得的胜利。
总之,从“南昌起义”始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止的26年中,凡有伟大领袖毛主席坐阵党中央中枢,中国革命就胜利,否则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二)
(1)
建党一百零三年颂(通韵)
作者: 冯宪玲
星移物换百三秋,旗帜高扬始未丟。
马列立国除旧弊,初心牢记在心头。
前程似锦光明路,砥砺前行争上游。
喜看今朝无限美,中华崛起耀神州。
(2)
鹧鸪天
(散文诗)
作者:冯宪玲
历尽沧桑百零三,
党的恩情记心间。
蓝图绘就伟业壮,
崛起中华梦将圆。
国力强,百姓安。
严明党纪肃腐贪。
乘风破浪齐奋进,
为民谋福史空前。
2024年6月27日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
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