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 漠
作为“当今中国最杰出的年轻大提琴演奏家之一”(CHIME News Bulletin 28, Jan. 2023,荷兰),莫漠近年已成为音乐会舞台上“不仅技术精湛,在艺术修养上亦造诣颇深”(《新民晚报》2021年5月,上海)的一位优秀年轻大提琴演奏家,其活力四射的演奏与优雅轻盈的独特气质已广获赞誉。
莫漠曾在中国、法国、美国多座城市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曾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长沙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美国波士顿亚裔青年交响乐团和澳门中乐团等合作上演中外大提琴名作。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莫漠先后在福州、天津、无锡举办“大提琴的时间简史”个人独奏音乐会巡演,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音乐会”,一天之内完整地演奏了巴赫为大提琴创作的全套六首无伴奏组曲;作为独奏家,分别登台“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与指挥家俞峰、杨洋及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秦文琛的大提琴协奏曲《黎明》(北京国家大剧院)和陈其钢为大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逝去的时光》(北京保利剧院);与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和长沙交响乐团合作,在长沙、武汉2023新年音乐会上演奏其大提琴协奏曲《卧虎藏龙》;与指挥家张国勇、杨洋和杭州爱乐乐团合作,在乐季音乐会“理查·施特劳斯的浪漫之旅”上演奏《堂·吉诃德——一个骑士性格主题的幻想曲》(杭州大剧院)、在“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上演奏周天的大提琴协奏曲《水袖》(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与指挥家柴昊夫和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合作,在音乐季音乐会“俄式旋风”上演奏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云南省大剧院)。
近年莫漠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当代优秀大提琴作品的演绎与推广上,在谭盾、陈其钢、赵季平、郭文景、秦文琛、周天等的信任与支持下,多次演奏这些著名作曲家为大提琴而创作的作品;同时,莫漠也积极致力于将更多西方经典大提琴曲目呈现给中国听众,其举办的“贝多芬大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长沙音乐厅)、“遇见法兰西·世纪之交的大提琴经典,忧患中诞生的艺术力量”(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浪漫与理性的随想”(北京国家大剧院)、“致敬巴赫——莫漠大提琴独奏音乐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乐见古典·勃拉姆斯的内心独白”(北京音乐厅)等系列独奏、重奏音乐会,皆吸引了不同城市的音乐爱好者步入音乐厅,得以亲身感受古典大提琴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莫漠的演奏曲目不拘一格,独奏、协奏、室内乐音乐会之外,还曾在指挥家刘沙指挥下,与澳门中乐团合作演奏赵季平先生为大提琴和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庄周梦》、受邀参与“古琴琴歌琴曲音乐会”,演奏古琴家吴文光先生的述作改编作品《杏花天影》《秋月照茅庐》、为电影《满江红》(导演:张艺谋)录制音乐人韩红女士的电影原声配乐、为话剧《雷雨》(导演:濮存昕)演奏周娟女士的原创配乐、为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委约的舞蹈短片《缱绻》录制配乐(该短片入围2023美国西部舞蹈电影节)。作为创始成员之一,其与中国首个职业当代音乐团体-北京当代乐团共同录制的专辑《玉》已由拿索斯唱片公司出版发行。
莫漠出生于北京,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受邀赴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随传奇大提琴演奏大师阿尔多•帕里索特(Aldo Parisot)先生学习,后相继受教于美国著名大提琴家劳伦斯•莱瑟(Laurence Lesser)和法国著名大提琴家菲利普•穆勒(Philippe Muller)先生。在学期间,曾获得包括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大奖、库恰文斯基音乐基金会青年艺术家大奖、美国檀古屋音乐节卡尔•泽斯大提琴纪念奖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阿尔多•帕里索特大提琴演奏奖等多个奖项。莫漠的大提琴启蒙老师为中央音乐学院宋涛教授,亦曾受教于娜木拉教授。
墨 | 莫漠的墨



朝音采访
”
1.对您来说,有哪些创作者笔下的“月亮”是令您难忘的?
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虽然这个名字好像并不是出自于贝多芬本人。另外会在我脑海里闪现的还有勋伯格早期的作品,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曲子中一开始表现的情景便是一个人在月光下的树林里失魂落魄的走着。
2.我一直觉得“武侠”精神和音乐之间,有一种微妙的默契,每次听您演奏的“武侠”主题音乐都会特别感动,既有“看破红尘”的洒脱,又有“荡气回肠”的豪情。好奇您眼中,“武侠”“江湖”到底是何样的?
我记得谭盾老师常说,“侠”字就是一个人字旁加上一个夹字,寓意为夹着做人。“武侠”和“江湖”里有着千百年来人们悟出的许多人生哲学,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还有就是如何实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3.最近演奏过最好玩的曲子是什么?(或最有意思的作曲家)
我想在这许多伟大的作曲家里,海顿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非常幽默的人。
4.您觉得从体育运动中可以有哪三点对音乐家的启发?
体育中有很多好的品质值得学习,比如自律、团队里的协作精神以及对更高目标永久的追求。
5.如果要用视觉语言或者文字来描述您最爱的一首弦乐四重奏作品,您会选什么作品,又会怎样描述呢?
我非常喜欢贝多芬弦乐四重奏Op.59,No.2里面的第二乐章,记得贝多芬自己将它描述为“在星空下的沉思和宇宙的音乐”,在我自己的想象中这段音乐与梵高的《星空》非常贴切。
6.对您来说完美的一天是怎样的?
能接触到自然和新鲜事物的一天就是挺完美的。
7.对您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真诚。
8.在耶鲁求学期间,您觉得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又带给您什么样的领悟呢?
那肯定是我的大提琴老师阿尔多·帕瑞索特先生,一方面他让我了解到了弦乐演奏在上世纪那段黄金时代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直到现在当我遇到一些问题时,脑子里还会不自觉的浮现出他当年对我说的一些话。
9.朝音一直以来都在倡导音乐家不仅仅应该是只是音符的演奏者或者创作者,而应该成为“社会公民”,听音乐去照亮这个社会的一隅。包括这次的演出我们也会邀请可能从来没有听过音乐会的孤独症儿童/视障儿童/聋哑儿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来让他们感受古典乐。请问您对这次和朝音的合作有什么样的愿景,同时对于“社会公民”您的理解是?
我非常欣赏朝音的理念以及很多有创意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也都有义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公民”的概念在将来一定会变的更为广泛和深入人心。
(来源:中国音乐网、朝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