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有错吗?
张玉庭
每到冬季农闲时,北方的农民总爱带上狗去打兔子。
这个爱好究竟起于何时,有个传说是这么认定的。
那是老早,为了让庄稼长得好点,人们曾派狗和兔子上天找天神要谷种。狗一向认为自已的尾巴最漂亮,就对天神说:“人们要的是象我的尾巴这么粗大的谷穗。”天神刚要应允,不料兔子说了一句:“不!人们要的是象我的尾巴这样谷穗!它小巧!它漂亮!”天神看了看兔子,觉得这小家伙儿挺可爱,也就答应了兔子,给了人们一个兔子尾巴似的谷穗。当狗和兔子从天上返回,人们一听就火冒三丈,认定是兔子坏了他们的事,于是赶走了兔子留了下狗--狗能看家。后来,因为谷穗长得不大,人们恨兔子,也就常常带上狗去打兔子。
细想故事里的兔子也挺亏的,就因为说了句不合人意的话,就从此摊了个老大的不幸。
那么,兔子究竟有没有错?
我以为没错。因为不论兔子还是狗,都是从“我”这个“特定的”的角度看问题的,既然狗可以认为自已的尾巴最漂亮,兔子也就可以认为他的尾巴才最最美不胜收!如若因此而认定狗对兔错,岂不是太武断?
正如一篇寓言写的。动物学校考美术,题目是《上帝的模样》。 结果小兔把上帝画成了三瓣嘴,红眼睛--俨然也是只兔;小鸭则把上帝画成了扁嘴长脖子,走路摇摇晃晃的--俨然也是只鸭子;小马则把上帝画成了四条腿,长脸--典型的马样儿;再看看癞蛤蟆画的--上帝居然也是只癞蛤蟆!这的确发人深思,我们很难说谁画的最好,因为,既然在人的心目中上帝是人样,那么,动物心目中的上帝也就完全可以是他们各自的样儿。
不妨让我们打个比方,这就是,如果动物界也有它们的美学,那么,它们各自的美学标准肯定各不相同,正如上述故事中的兔子,它乃是按照自已的美学标准真诚地为人类求取谷种的,人们不仅全然忽略了这一点,还怪它,甚至要带上狗去打它,岂不是强词夺理?
如此看来,美学极有趣,生活中那些层出不穷的美学现象,也的确值得人细细地品味。
比如,“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只要您细细地推敲,就准能发现 - - 意味极长,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