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廉(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青山不墨千年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感受乐昌乡村胜境,不虚此行。
2024年6月22日,我已从广州回到故乡三日后,有机会参加了乐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的《探秘圣地 喜迊七一》五山镇麻坑村瓦片山村石羊岩瀑布群的探秘之旅,深感非常的荣辛和无比的自豪。
此次文旅采风活动共12人参加,有乐昌博物馆馆长欧伦彬、有张树生主任、有老局长梁浩泉等,当我们迎着夏日的晨光快乐出发时,已被沿途农舍、山村、田园、林木风光所吸引。
而五山这里是一片茂盛的绿洲一样,这里山势雄伟、奇峰林立、谷深水急、瀑布如雪、云雾缭绕;这里海拔最高峰为1300多米;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不仅使我进一步领略了乐昌大自然的丰富与壮美,更让我探得这一人间胜地,山村丰貌和大自然瑰丽多姿而倍感到家乡人的博大胸襟,奋力拼博、团队精神和友爱包围着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鼓舞着我,让我这个广州的游子得以许多温暖、关照和呵护,看到欣赏到不一样的家乡景观,壮哉、美哉、乐哉!
是的,那天我们一行十多人共开了3台车分别在乐昌三个不同的地点于早上8.30分从市内出发,驱车前往约25公里外的五山镇板岭头古道交汇处会合。
我和欧馆,华哥哥三人坐廖建莲的车最先到板岭头。下车等他们的时候,我看到了叉路口的马路上有一则背景简介。主要内容是“板岭头古道是乐昌至汝城古道中保存较完整的一段,东连接S247线到五山镇区,西联龙山古道到龙山水库。五山板岭头古道节点(红一军团奔袭九峰经过地)起点位于五山镇大乐村板岭头村小组,沿竹林中穿越至247省道,总长度约为2公里,结合历史,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现状红军革命古道原真性,对沿线进行修缮保护,保证古道的完整性,给游人呈现红军革命历史完整场景。以及五山板铃头古道起点设计图”。
接着,我穿回原地,对着满山遍野的竹林和古树照了几张心仪的景色。看到我抓紧时间拍沿途之景时,欧馆指着我脚下旁边的一条小路说“这是一条当年红军侦查连走过的小路”,我赶紧对焦这条小路按下这一幕,摄入心中。
这时,后面2辆小车先后来到,欧馆催我们立即上车,尽快朝目的地奔去。此时此刻我依依不舍地望着这条红军侦查连走过的山中小道,掩隐在万木翠竹中,一步一回眸,好像要把这深深的小路,这蜿蜒而去的小路时刻印在脑海,印入心田,不愿离去。
随后踏入车内,向左拐入一条小路朝着瓦片山村和背阴窝村的方向驶去。
板岭头到瓦片山背阴窝村约5.8公里的路程。一路沿山腰前行,道路曲折、路况蜿蜒、两旁山深林密,绿竹依依,让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这时,村长在背阴窝村间的一个三叉路口等着我们的到来,和大家打过招呼后,只见68岁的许村长身穿迷彩服、脚踏高筒水鞋、腰间还背着锋利的砍刀,神彩奕奕地与其手拿铲子的弟弟带着我们。又穿过一段泥泞小路。路两旁野花时儿向我们招手致意,时儿向我们敞开洁白的笑脸,粉红的面容,时儿迎着轻爽的山风摇头晃脑,美不胜收。
路边还有无尽的粉单竹、楠竹和珍稀植物郁郁葱葱,有铜皮铁骨、有小儿嘴沙药、有凉爽盖金珠、有狗贴耳等中草药花,还有一丛丛山边当地人叫的虫草新蕊及黑莎萝似的植物等,有大片飘逸贤厥等极其珍贵的中草药不胜枚举。
经过艰幸的盘山老路,又爬山又涉水,沿未开发的处女地,沿大山深处,沿陡峭绝壁深一脚浅一脚地不断攀爬,不断排除万难,不断互相鼓励、相互关心、相互帮扶,一直顶住,一直坚持,一直顶着中午未饭的饥饿,一直跨越和征服,终于抵达了隐藏在高竹、巨龙竹与密林深处的石羊岩瀑布群。
据说,由于近期梅雨作用与山林滋润,瀑布群在我们的面前更加显得蔚为壮观,如画如诗。
我们又相互扶持着继续沿跳荡的急流向前攀登,感受那瀑布永不停歇、奔流不息而带来的清凉意境与湿润的世外桃园,心中的那份安宁与明快和欢乐尽显其中。
随着登山的进度的加深,已是满身疲惫的我,还是紧跟其后,好在有同道扶老师在半途中一直帮我背着画夹、画纸的大袋子,一边在我难以登壁的时候每每助我一臂之力,使我万分感动。还有老领导梁局、馆长欧伦彬、张树生主任等等都帮我不少,让我更加感动不已,回味无穷。
是大家的热情帮助我才辛运地和大家一同走过了一生以来最难走的路,最难登的大山,最好看的原始森林,最笔直的金丝南木,最珍贵的黄桑树种,最壮观的山峰瀑布群,最罕见的徒步绝壁、最美丽的深山峡谷。
途中听说,许村长和其弟于前一天就干了一整天,上山探路先,用砍刀用铲子早已为我们打好前阵,披荆斩棘开了先河,才让我们第二天轻松上阵。多好的一对老人,多好的兄弟俩。无人之路有许村长两兄弟带路作向导我们不怕千难万险,因为心中有这么朴实的老村长,有五山红军精神。
记得我走到半路间因为贪图摄景,我小心奕奕地走到一悬崖附近处,结果在凹凸的石上还是让我重重地滑了一跤,让我一时爬不起来,是老扶说时迟、那么快,一个建步把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接着黄清让我帮她在洁白的瀑流雪花溪前,滚滚的瀑流雪花溪前照了两张相,老扶见此也让我帮他照了两张相,我又让黄青帮我照,时间一晃,大部队已经走远,正当绕过一小悬崖石边,我看到了石岩边有一野海棠花又鲜又嫩的,几选光线与角度才拍好,才心满意足地离开这让我今生难忘的一幕。感谢好人扶老师。
接着我和扶老师尽力快速地往山上爬,手脚并用,有时头顶上的草帽被爬上来,站起来的藤蔓或小树桠钩住,是老刘在后默默地帮我扯开。
当我们沿着这无比陡峭的山上追赶大部队的时候,又见到另外四个同伴,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却听说走错了一截路,要我们往回走,然后再往下80度的悬崖壁上横走,看着这天险般的路,我的心发怵了。怎么办?前没有路可走,后没有退路的险峻情况下,许村长又杀了个回马枪,来接应我们,我真的好感动,好感动哟。
他对我们说,你们几个走错了,要跟着我走,站稳、拿稳树条或藤条、抓紧,他在前面带队,我离他最近,扶老师说我在后面保护你不怕的,你一定要沿着村长的脚步走,我说好的,就这样我好象身边有了两个保护神一样,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了,也没想到害怕。尽管前面几乎是80度坡度以上的悬崖,脚下如履深渊,透过树缝可见滚滚雪花,咆哮而去。是冒着这山中绝壁继续前行还是停止不前,我们根本没有退路,没有犹豫,就这样谨慎地抓紧树木,抓紧楠竹,抓紧石片,抓紧藤条,抓紧一切可以保证安全的植被,冲出了第二封锁线,冲出的最最胆颤心惊的绝壁,冲出了我们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高山绝地的考验。
署光就在前面,胜利就在眼前。走过疲惫,走过艰难,此时,我似吃了一块定心丸一样,伫立在一颗横卧的满身都是嫩嫩的青苔的古木前,我被这眼前的古木像一条满身裹着青之龙的形象,太可观了,太神奇了,于是我快速从背囊里取出手机,按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独有的照片。
见我还在兴奋地拍摄时,许村长在石壁下面对我说,你站着的前面就是一棵金丝楠木,我抬头一看,呀!金丝楠木我第一次见,像一个可爱的战士,昂扬着笔直的身材储在参天大树边,在悬崖石边,在咆哮的雪花涧谷中,叶子轻轻的绿,绿得像嘤儿的脸蛋那么嫩,绿得妩媚生姿。
从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有生以来最艰险的一次野外洗礼和考验,最令人回味的一段经历,最触目惊心的一段路程,最难以忘怀的一段励志故事。
从这里我们溯源而上,翻过旁边的石床、淌过溪流、踏着大小不规则的石块,翻过一个个陡坡,前面有一山洞像壁暑胜地,我们最后七八个人陆续走进来,梁局长、欧馆长、张主任在此正在等着我们。要想出山洞,唯一的路是洞口前那三米绝壁,下面没有石阶,形状古怪,上面一大截无法上去,而此处只能容纳一个人上去,这时村长像猴子般敏捿,早就登上去侧身一跃拉着一个又一个人上去。由于好奇,我上去后站在旁边一两米处看着这一又让人不得不感动的场面。老村长身板稳健地拉住最后一个地往上拽着的情景就像是一幅动人的画卷,立刻映入我的眼帘。
等大家走出洞上,冲出第三道封锁线后,这时,许村长又指着洞口旁的珍贵名木黄桑树告诉我说,你看,它的树身已经腐了,长滿了青苔,但在它的头部仍然又长出三根新的树木来,是很珍贵的药材呢。我顺着老村长所指的方向,端详了一下这人间奇特的景观,木已朽之但心却不死,不死的心又带给寂静的山川一抹新绿,带给奔腾的溪水一株靓丽,带给咆哮的瀑布一份礼物,带给人世间一方珍贵的药材。是这大山里一棵永不言败的植物活化石。
我又一次被这大山中的一抹高洁盛情的春意所感动。
跳过山涧、越过峡谷、跨过溪流,我们又见到无数的溪水中的藤漫,石边水草、古木葱茏、朽木青苔,不知走过多少路,淌过多少湾,又跨过一块巨石,看到第二瀑布群。那么令人神驰,那么震耳欲聋。这里好像上帝组建的雄壮的军乐队奏响了一曲昼夜不停的铿锵有力,击节人心的万马奔腾曲,再一次让我震撼,让我感到大自然的无穷力量。
是啊,瀑布群如漫天飞舞的北国雪花扑面而来,滚滚而去,一边唱着雄浑激越的乐曲欢迎远方来的客人,一边吹起欢乐的瓦片山歌赐福于我们。蔚为壮观、景象迷人,即刻展现在我们眼前。
回想这一个个瀑布群仿如天籁之音从天而降,水流湍急,又如仙女散花,孔雀开屏,而第三处瀑布勺子状的则宛如一颗洁白耀眼的明珠拨动琴音,镶嵌山间,撞击叠石。当我们攀登至海拔720多米处时,内心更有几许感慨,几许希翼,难以名状。
静看流水,逆流而上,有多少惊喜等待着我们,有多少画面让我们开心,心生无比畅阔。我又顺着幽静的氹子水和一处浅浅的溪流及激荡的瀑布、奔流的雪花。寻思着,在缤纷的堆石下捡回了一颗不知被水冲刷了多少年的飘飘亮亮的小石子,我用纸巾包着带出了深山,带回了家,放入花盘的土壤里,让它阅读我的心声,撩拨我的遐思。
然而,斜阳光影照着我们,在第二道直立的洁白的飞流瀑布前,我也留下一贞最美照片。快接近下午三时左右,我们开始下山返途。怀着恋恋不舍地心情,结束了大半天的采风活动,踏着石羊岩的脊梁,辨认着路途的山野之花、青果、红果子的时候,迈着欢快的步子一路攀援而下,脚下的落叶及杂草如同厚厚的地毯,软软的,令人回味。虽说艰辛,虽说流汗不止,但我们真的体会到了一种团队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总之,文评协会组织的 一天采风活动,一次迎“七一”探秘大自然有意义的活动,极大地鼓舞了文友们的士气。我坚信通过这次深入五山瓦片村石羊岩瀑布群这块处女地的磨炼,更加增强了大家集体主义的思想,把人文关怀和爱心表露无疑,把对家乡山水壮美的热爱表露无疑。
踏着夏的热烈,踏着故土的芬芳,踏着瀑布群的壮美,踏着五山镇红军曾经洒过汗流过血的多情土地,我相信这里的一切将会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将会有很好的开发,让更多的人们亲自领略和感受到瀑布群的美妙与大山的壮丽,感受神州的博大与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