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关于养生长寿的一些误导与认知》中华传奇2019第30期164页(获本期文学创作一等奖)
我感觉现在社会上对于养生长寿的宣传存在一个误区,大部分都是从单纯的生活饮食进取层面、加重加大体育锻炼和保健品的这些方面提出的注意和要求……
养生、长寿!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知识面之深奥、涉及面之广大、影响力之深入、追求面之普及,超过任何一门学科!
关于人的健康长寿;
首先要确定人的寿命到底是多少?
据我所知和一些书籍的资料记载:
上帝安排人的寿命应该是120--150岁!
因为人的细胞每隔25年分离一次,人的一生要分离5--6次。
我知道我国新疆现在有人132岁还健在。
这个应该是属于当今世界的最长寿第一人。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更长寿之真人叫李某某,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
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长寿星王……
我历来否认;
保健品保健康长寿之说!
试问:
长期吃保健品的哪一个长寿?
广东中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身家60亿的董事长陈沛文刚刚步入天命之年为什么就走……
我在十年前就多次质疑“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延续真的就只在于“运动”吗?
起码这个提法有误导因素,锻炼可以长寿……?
那么为什么中央电视台教瑜伽的马华教练36岁就走?
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哪一个运动员长寿?
养生可以长寿……?
中国第一养生大师,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梅墨生先生为什么也是天命之年去世!
有人说,笑一笑十年少,心情好可以长寿……?
那么给无数中国人带来欢乐和笑声的相声大师侯跃文、笑林、(都是在天命之年)高慧敏(不惑之年)师胜杰(在花甲之年)为什么都走?
遗传基因长寿;
生活中处处可见;父母双亲健在,子女寿命过早夭折!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看见白发送黑发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长白山种人参,吉林过早夭折的人同样数不胜数。
西藏出虫草,西藏人的长寿排名中国倒数第一位。
云南文山产三七,当地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比皆是。
我一直赞成一个说法;
50岁前锻炼身体跑步。
60岁只需要走路。
70岁只能散步。
80岁小心翼翼走路。
90岁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我认为养生、长寿不应该是某一个单一的提法,应该是涉及遗传基因、生活卫生、居住环境、摄取营养、情绪变化、思想认识、生存习惯、处事、道德、修养、信仰、"天人合一”,方方面面原因的综合归纳。
我曾经读过两个关于养生长寿的历史典故。
一个观点,一个内容,两个版本,四字“酒色财气"概括。
这样就是否可以说明这个典故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和社会充分的肯定。
第一个是;
周朝的周武王问姜子牙;"怎样才能长寿"?
姜子牙回答;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里面藏,
谁人跳出四堵墙,
不当神仙也寿长!"
周武王说;“那就把酒色财气废掉!"
姜子牙回答;不可啊!
“天下无酒,人间没有欢乐舒畅!
天下无色,民族不能繁衍后代!
天下无财,人类不能奋发进取!
天下无气,国家不能自强自立”!
所以酒色财气遗传至今天。
第二个版本是;
苏东坡有一次到相国寺,在禅房偶然抬头,见墙上有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里边藏,
谁能跳出圈外头,
不活百岁寿也长。”
东坡见诗写得好。既然人世间离不开酒色财气?为何不能来个因势利导,化害为利呢?
所以也题诗一首。
“饮酒不醉是英豪,
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
有怒不发气自消。”
次日,皇帝来到相国寺休闲,也对王安石说:“你是诗人,何不也题诗一首?”
王安石应命;
“无酒不成礼仪,
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民不奋发,
无气国无生机。”
宋神宗心情高兴,也和诗一首:
“……”
我们是"凡人",我们也不能改变社会,不能改变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控制一个"过",把握一个"度"。
老子说过养生长寿必须:
“毋劳汝形,
毋摇汝精,
毋使汝思"。
人要尽量;
“寡思路以养神,薄嗜欲以养精,少言语以养气。”
古人还说,养生要做到;
行不快疾,目不久视,耳不细听,身不至累,坐不至疲,卧不至极;
我记不清在那里还看见有一种说法;
幸福的标准是“足柴(财)足米“;
长寿的前提是“无忧无虑……"
“足财足米"当然简单。
“无忧无虑”未必容易。
好像是在《易经》上我看过,记不清楚了,话是这样说的;
不欠人债而起利,
莫欠民情而获益。
因为;
阳债必须还,阳赖阴必还,
阴再赖不还,阳间后代还。
所以我们要
避忧怒哀急之烦其心,
免富贵荣辱之动邪念。
因为:
伤病痛痒,父母不能替代!
衰老病死,妻儿不能相陪!
喜怒哀乐来一世,
生老病死早注意;
自尊、自爱、自娱、自乐!
只有问心无愧的光明正大,
才能理直气壮的坦荡一生!
应该是养生的准则和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