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奇人其事
作者 吴玉梅
在新浪博客邂逅小屏有十几个年头了吧,这样的算法不是估计的,有案可查。我的新浪博客今天是12岁120天,也就是说,我开通博客不久,通过香港的东瑞先生介绍,走进了小屏的空间,一接触到她的文章,就被吸引,从此,我留言,她回复,惺惺相惜,礼尚往来,直到新浪改版,强行取消了博友之间的留评。然后,又转入微信,继续往来。
小屏
五月份,去苏州参加了一个博友文学交流会,会后,应小屏邀请,我和文友清心夫妇,杨自记老弟四人一同前往上海,会见小屏。
这要感谢这次苏州之行,不然,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毕竟,东北,上海,太遥远了,适当的契机才能促成见面。尽管苏州之行后期不爽,能够见到小屏,一切都值了!
小屏在我的印象中是个奇人,奇女子!她擅长文字,记录以往,她不惜笔墨。她的家事,她的人生经历,她工作的苦乐,她婚姻的快乐与苦恼,她的白领女儿女婿,她的外孙女小左伊等等,都能在她的笔下找到,她是通透的,和她交往不设防。
都说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但是,在小屏的空间里,读她的文字,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带光环的她。
在新浪博客最红火的年代里,小屏的空间最具人气。她勤奋,文章更换得快,读者有时会目不暇接。最主要,她从来不冷落读者,我曾经为她的一篇文章计算过,例如,她的一篇文章有三千字,她回复读者留言的文字大概也要超过三千字,她的回复不是“谢谢来访”等简单的应付,而是根据读者的留言或解读或探讨或反馈。如果把她的所有回复综合起来,就是一篇精彩的散文。所以,读者来她的空间,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她的空间,我就是获益匪浅。
她的文学功底丰厚,涉猎广泛,不盲从,不依附,不随风,这也奠定了她思维的独特性。对待一些有争议的作家及作品,都有自己的评判。
她仗义执言,我就不明白了,著名时评家司马与胡锡进怎么连现代文学的基本素养都没有了呢?怎么就看不明白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呢?
回到上海,也曾经做到了格林电器厂董事长董明珠一样的早期业务。但是,她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激流勇退,转行到上海理工大学任教直至退休。此举,保住了老公,保住了家庭,有了现在的平静与安定。收获,比失去的多。她总是把家庭的重担看的比升迁,地位,金钱,前途重要,她不悔于当时的选择。
说她是奇人,这算是一个方面。能够禁得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诱惑,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这也是我敬佩她的原因之一。
小屏在我们的文学之友联谊群里,有着很好的口碑,除了她的正直,坦荡,嫉恶如仇,还有她的仗义疏财。她不是最有钱的人,也是工薪阶层的普通人。但是,每逢节假日,群里的文友总会收到小屏发来的慰问红包。一般情况下,发个红包热闹热闹,每人抢个 几角钱,几元钱即可。而她的红包基本都是每人十几元钱,可想,总数可观吧。
2020年,我们文学群去济南参加一个研讨会,她身体欠佳没去。一天,她却发来一个大红包,告知,晚饭她结账了,我们感动不已。
一次,我去哈尔滨参加一个活动,她知道了,硬说,哈尔滨是她的故乡,朋友来了,是要招待的,发一个红包表示一下。我说,这也太牵强了吧,你在这,可以招待我,你不在啊?不必要啊!她硬是强迫我收下红包,盛情难却,只好遵命了。
这次我们四个人去上海,她是早早就做了功课的。在上海陆家嘴最繁华的一座22楼的大酒店设宴款待我们。她带来了最名贵的红葡萄酒,点了一大桌费用很高的菜肴,我们边吃边聊。
优雅的环境,热情的小屏,居高俯瞰的美景,竟然让我们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错觉。
难得的见面,清心老公尹先生拿起相机,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合影,我们的友谊定格在瞬间。
饭后,小屏说要带我们去一个最好的去处,我以为是大商场,或者大公园呢,原来,坐云梯进入52楼,她带我们去的竟然是上海最大的“云朵书店”。
我感叹了,这就是小屏,不俗的小屏。这里是她常常光顾的地方,难怪那么多人,我们没有排队进入,小屏是老顾客,是有面子的。从聊天中知道,小屏平时的消遣就是来这里读书。
如果她读的书和其他人一样多,她就不会懂得比他们多。是书籍让她成为幸福的人,睿智的人,明辨是非的人。记得,在我们来之前,她还买下了著名作家李木生的《民间布衣志》送给我们几个好友,她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小屏 杨自记 吴玉梅 清心 尹先生
这个年龄了,不但自己读书,还要让她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一起分享。
奇人,总是有其事相伴。
我们去的时候,都是带了礼物的,清心买了苏州特产沈万山猪蹄和山东特产大煎饼,我和杨自记带了两盒黄芪,两瓶蜂蜜,其中一盒黄芪是师荣恩老师托我们带去的。小屏怎么也不肯收。然而,当我们吃过饭,参观过云朵书店,有车来接我们的时候,却忘记把礼物留给小屏了。我问清心,“你的礼物呢?”她说,我悄悄放在小屏的轮椅后面了。我和杨自记面面相觑,后悔不迭,哪有把送人的礼物又带回来呢?好在,小屏不会在意的。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浏览了小屏的新浪空间,她的最后一篇文章定格在2022年5月,是一篇有关上海疫情方面的记叙。
新浪改版,许多人的空间都进不去了,不知道小屏还关不关注新浪,但是,她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每天还在笔耕不辍,知道她的生活状况不难。
她还是那个新浪中的小屏,对生活的热爱流淌在字里行间,她始终让自己的心境沐浴在一片暖意中,把每个瞬间都变成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
吴玉梅,网名,天涯孤旅。五十年代生人,插过队,下过乡,退休教师。酷爱文字,参加多个业余文学组织,小有建树,出版个人散文集《梅雨声声》,编撰教材多本多种。秋之韵文学社社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汉字研究会会员。
照片由作者提供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谷国宏、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