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一日游
图文/魏月星(江苏)
在常州众多旅游景点中,要数溧阳的“南山竹海与天目湖御水湾温泉”是最有名气。它置身于群山的环抱之中,是天然的氧吧休闲场!
去年的现在,我们厂去南山竹海旅游,然后进行小船漂流,当时我并没多大的感想!而今年的旅游,说是到天目湖,我并不知道天目湖是哪里?同事说是同一个地方,都属于溧阳。
而南山竹海,是位于天目湖南边二十公里竹林,属于大山深处,交界于江、浙、晥三省险塞山区。
六月十五日清晨六点,我们从大港坐上旅行车一路到了丹阳鸿晨总厂,然后总厂又是一辆大巴车的人再等候我们一起走。稍加停等后,我厂领导汤总早已等候这里了,因他是丹阳本地人,简单布置了一下行动路线。他和另一批工龄长的工人,一起乘车去浙江横店二日游。而我们一日游的工人,只能去附近的溧阳天目湖。
旅行车绕道经高速241省道行驶,一个多小时路程就到了溧阳。
下车后,第一个景点是平桥石坝,经导游小姐讲解:“它始建于1974年,高度24米,坝长108米,13个溢洪洞,是农民工当年靠肩扛手搬筑成的,非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水库,是用于防洪救灾,灌溉农田。”改革开放后却成为了溧阳有名旅游景点,也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石拱坝,2007被国家例为文物保护单位。
当我们爬上弯曲层叠的石阶时,有的游客停步拍照留念。有的人只顾赶快爬上坝顶喘口余气,一看究竟……
首先被眼前的一幕怔惊了!两边延绵不断的山涧储存了一潭清水,水面上碧波荡漾深不见底,一眼看不到水的源头,这景色太美啦!仿佛就是神仙居住的天上人间,又好似镶入瑶宫里的一颗蓝宝石!……
大家站在高处不胜寒的坝堤上,环视着四周青山绿水间,顿觉得自己站在古长城上那份喜悦与自豪!听导游讲,“每年的三月份桃花汛期及梅雨季节,洪水淹没了防洪洞自然喷涌出瀑布,非常奇观!同时会吸引很多的游客及孩子们来戏水冲浪。”而今年碰巧不在雨季,无奈也算是饱饱眼福,就算是登高望远长长见识吧!
然后导游说,"下个景点是天目湖地下海洋馆。”
大约几站路程到了天目湖地下海洋馆,大家排好队依次下去可以自由地欣赏!
好奇的是,一个个的大鱼缸,有的立着、有的贴在墙面上、也有的就是个大水池,用特别的增氧棒为它们输送氧气。
一条条小精灵在水中自由地遨游,它们的模样是那么的五彩斑斓,十分漂亮可爱!当有人靠近时,有种洁白大嘴巴鱼,贴紧玻璃喜欢跟人亲近。而非州肺鱼,像鳗鱼一样长的身体,浑身长满砢碜的花纹。当有人说,“这种鱼最丑,”它立马圈缩起来一动不动,好像是生气啦!不愿搭理你们。走到海龟池时,海龟不同于乌龟,大而青绿色的磷片,小的似脸盆,大的像锅盖。有美女和小孩们尖叫,“这只大、那个大”时,它立马浮出水面掀起大波浪来,得意地来回游荡,有时也翻身露出洁白大肚皮,给你展示它的美!
然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海洋是全人类的。应该保护好,决不能让它受污染!……
游玩过了海洋馆,映入眼前的第三个景点,是一片浩翰无际的天目糊。
远去的山围拢着天目湖是那么的渺小,真如刘禹锡《望洞庭》诗中所写的,“白银盆中一青螺”的意境是一样!而又觉得天目湖像一面大铜镜,静静地照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时旅游船早已停侯码头,游客们依次排队登舱。当游船缓缓地离开了码头时,大家都想争得靠窗子位置,随时都可以观看着清粼粼水波,拍照留念!听导游演讲,“天目湖是1957人工建造的水库,主要用于灌溉农田。它傍山依水地理位置特殊,不亚于其它天然的湖泊,充满着野性的美!”直到目前也没有完整数据统计它的面积。我去过苏北的洪泽湖,那里水质很差,水草荷花漫烂,缺少山的峻丽。而天目湖则是干净素颜的少女美!
不多会儿游船驶向龙兴岛,岛上有个龙兴寺的石碑。只看到一片废虚的旧扯,也许当年龙兴寺香火一定是很兴旺吧!然后翻过龙兴岛来到了彩蝶谷,大家简单地欣赏了一下标本。己是中午该吃饭了,导游领我们到了一个农庄餐馆吃了顿便饭。
一小时后又乘车,乘车到天目湖最高的山峰,参加高空滑索。大家翻山越林地进行爬山坡,已开始累到极致。加上夏天炎热的天气,气温高达到三十几度,也好森林中树木苍翠,大家并没有被暴晒。
遇到陡峭的石崖时,有二级扶手电梯乘上去,大家自然形成了长长的队伍,戴着黄色旅游帽,有导游一前一后的领着。突然有人说,“树上缠绕着是葛藤,像一条长蛇勒紧树杆上,是种名贵药材,”也有人说,”这边树上也有一根。"仔细看大大小小的多着呢!然后导游说,”只是原始森林,里面珍藏着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的,国家林业局严令,游客不允许乱采挖。"
沿着弯弯曲曲山路,慢慢爬行,有的人累的干脆坐在石阶的条椅上不想走了。而我始终跟着队伍慢慢爬,估计几千米的坡度,体力好的年轻人可收预先到达顶峰,已开始滑索了。等我们最后到达,才知道是有要求的,需要自费六十元,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周岁,体重不超过八十公斤的人才能滑索。当然是玩的刺激,也只能羡慕人家滑喽!
只见高台有四根纲丝缆,同时可以吊两人一起滑,从山顶到湖中央大约有二千多米,一个俯冲“吱溜”下去自然受到U弯度阻力而慢慢停止。到达目的地后,有游艇把人送上岸。
然后导游领着我们一行人,从另一条道下山,说是最后一个景点是参观农庄。
其实有的人并没兴趣再玩了,口干舌燥累得,只能跟着走呗!
只见半山坡,有一户又矮又小的两间茅草舍。本以为是户人家,那晓得是个景点?进门正庭一张八仙桌,墙正中贴了一张发黄的毛主像。房间里有一张老式的木头床,床上还叠了两层崭新的被子。厨房石灰泥砌的土灶台与一口不大不小水缸。门口有个土晒场,用竹编制席子还晒着麦子、玉米这些杂粮。旁边小溪边有一辆水车,有人爬上去用脚蹬还真能抽出水来。也许是杜牧先生早年来这这里,看到这种场景用心写下一首诗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那样惬意农家生活!如今让人联想起那个土灶台、煤油灯时代的童年生活!
离开了农庄,走到山脚下。觉得从山中绕了个圈子,又回到天目湖边,顿时大家给整蒙了,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方向啦!
休息片刻,下午五点时分,导游清点人数,确定一个不落地乘车。大家深情的告别了天目湖,毕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邂逅!但愿我们明年再相见……
姓名:魏月星,笔名云中月,63年出生,江苏镇江新区大港人。爱好诗词,曾是诗词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