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而有度
文/张 勇
人们常说生活难,其实往往是难在不知左右上。人都有一种时候,不知是该站在左边,还是站到右边。而人有时就是不想站到左边,也不想站到右边,感到左右都有危险,都不利好,都不妥当。因此,人生一世,经常左右为难,才有了这样那样艰辛的体会。可见,许多事,人如果能站在中间,取个平衡,是多么踏实,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然而这个却很难。
事实上,人的左右为难,正是从深层上要把握好一个适度,求得一个恰当的位置或处境。人常常惶恐、焦虑,不踏实,就是因为暗里失去了这个度,不经意间,有了不稳定因素,这不完全是表面现象。
人的所谓聪明,所谓智慧,所谓成熟,就是拿捏住了这个度,把不可知变成可知,把不可用变成可用,否则真没有什么好说的。因此,人在万事万物中,一旦失去了对度的动态把握,就会处处糟糕,时时被动,好事弄成拙事,顺境反成逆境。
逢年遇节,亲们团聚,有的人会因一时的好吃好喝,而把好端端的胃整出毛病,弄不好还得求医问诊,这是最简单的。再者,本来是朋友相聚,情投意合,却不料,由于话不投呛口多,反伤了和气,难得的相聚,却使人心上落下疙瘩,难于释怀。本来你的业绩确实值得让人称赞,但由于评论过甚,好话过多,倒招来世人一堆反感,连你原有的业绩,别人也不愿承认。再有,爱一个人,爱得发疯发狂,反倒把人家追跑吓跑,弄得自己伤心落泪;而恨一个人恨得要命时,也会恨出自己一身痛,整没了好好的心情。
大千世界,欲海横流,人活得如何,即一个度的拿捏把握。适度,才有效。人生无常,风雨未卜,万千气象中,成熟的人,并非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并非是要了什么、不要了什么的问题,而是总在做事上有一把恰好的尺度。
孔老夫子的理论无一不是在度上做足功课,下了功夫。凡绝妙之处,惊人观点,大开大悟地界,总是讲求个万事唯度。度中求度,适度为上,适度为优,于是起了破天机作用。万物都在寻求自己的适度,达到动态新平衡。度冠古今,度通天地人,自自然然,无障无迷。
钟摆准时地敲个不停,无论左摆右摆,它都是从中间开始,又准确地回落到中间,因此它才准确,才能作用于它的使命。这种不偏不钭,是矫正世间错误,避免危害,喜乐向上的源泉。
人生的迷乱,恰恰在于偏钭,生活里诸如倒霉、不幸、过失、招损等现象,不是在客观上,就是在主观上有了偏钭,失了中道,没有拿捏把握好度。
而坦荡、圆通、祥和,又无一不是建立在适度的基础上。没有这个根本的基础,谁能说得清什么是福气,祥和又在哪里。人的不满足,又总是要造成大大小小的麻烦,哪里会有什么坦荡的生活可言。
因此,人要生活得好,心念上有个好感受,就要有种逢山开路、遇水造桥的体验,这就是通,而通则需要适度。什么事,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人就会获得不迷不障的喜悦。这个很有意思,也很有学问。大则少走弯路,小则不失自我。常此以往,人还会减少迷惘,渐渐自信起来。
总之,适度地去看待自己,适度地去生活,适度地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喜乐与顺畅,就会漾溢在你的周围。这样,人才能自度时光,自食其力,自觉生活,自求圆满。
【作者简介】张勇,笔名訥言,1964年生,热爱生活,喜欢悦读写作,陕西商州人,大学文化。1982年以来已有60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陕西日报》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有3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及获省级以上奖励作品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三卷)》《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文集《案牍筆谈》。《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