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信念,红色铸造的弘扬
作者:马尔巡、张燕鸣
上篇:
请看当年
在山与山之间,革命军人的队伍绵延朝前
星火燎原,握在手中的火把照亮前进的方向
穿着草鞋的每迈一步
是不放弃的铁脚板丈量出来的胜利之路
都是信仰的烙印
流下的每一滴汗,都是希望的灌溉
长征的官兵
野菜充饥、啃树皮、吃皮带的坚毅目光
他们追求的幸福和人民嘱托的排除万难
热血的忠魂复兴民族的希望之责
才能写出伟大的理想建设国家那样的壮丽史篇
风,带着狂野,携着严寒的呼啸而来
却吹不走战士心中不灭的火种
路,蜿蜒曲折,延伸至望不到尽头的前方
也难以阻挡住战士坚定的步履
听,似远方的战鼓震天响
长征的号角声声,是英雄的赞颂
是严明的纪律和执行力谱写的一泄千里的凯歌
看,红旗啊红旗
迎着风中的迎风展翅
红色的党旗军旗,是信仰致胜的召唤
长征发生在九十年前
远吗
不,仿佛发生在昨天、前天
长征是一种民族精神阐述明天希望的独特内含
有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精神
于今天
战士的足迹,战士的口号,不怕牺牲的勇猛
在苦涩的艰难的每一天的日子中
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这里的队伍汇成了一条城墙
看不见的生命极限与大自然奋争的弘扬
长征的艰辛和胜利
让一代一代的革命者
懂得了信念的无坚不摧的永恒真理
今天的人们
我们还要戴上红军战士的帽子
穿一穿那样的草鞋
走一走那条崎岖难以行进的山路
勇敢和自信地举起火矩
像战士们一样擦去泪痕
不管生死存亡的结果
坚持到底的革命精神永远不变的胸怀胸襟
祖国需要这样一支队伍
更坚强不屈的不怕付出生命的进取意志
在科研、经济、教育等领域
国家的责任忠诚再次扛在肩膀上
不怕危险危急面临坚贞的目光
一次次地突破重围和封锁
一次次在冷笑各种困难的逆境而袭
看到的一面面昂扬舒展的红旗
看到了大自然赋予的大美大景
再一次担当人民期许的重托
在血染的红旗的下面
真正攀登科研的高水平
在看不见的枪林弹雨中成长
走在时代的前面
在乐观自信中继续火种的传递传输
再累、再苦、再迷失
胜利的渴望从不会退缩的氛围
一样的革命队伍
雪山草地的每一个脚印
都是坚实的向前迈步的力度
每一次前进
都是和祖国在一起,和人民在一起
这是新时代的又一种不朽的精神
也是长征精神的一次探索
是一种力量的呈现
革命战士新一代向前没有任何的动摇
下篇:
回忆吧
在泥泞中挣扎的队伍
在雪山终于登顶的俯瞰全景
每一步向上攀岩沉重的坚定
因为心中有梦,心里放着祖国沉甸甸的责任
那是什么样的长征啊
是信念与勇气的较量
是人的极限与大自然生存生死的桃战
是生与死的选择
是鲜血与荷枪实弹的无法对比的考验
翻过十几座大山,没有轻言放弃
渡过二十多条河流,照样勇往向前
长征的出现是信奉信条的胜利
这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没有向冬季酷寒的雪山低头
军人的理想担当和使命的忠诚
革命意志的火种才会开遍华夏大地
无路可走的山路寻探
高原寒冬蜡月的缺粮缺水
千锤百炼的意志
战士们钢强的血肉之躯
铸成的钢铁般的硬骨头
一次次不忘初心的壮举
一次次革命情怀的化解艰险
吃足了苦
受了非常人想像的累
历史记录了这次史无前例的军事典型案例
革命五星红旗的传递
中华民族找到希望的幸福之路
国富民强
长征的精神依然唱响在大地上
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记录在史册上,更记载在亿万人民的心坎里
看今朝
长征,真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壮举
这些无数英雄的奉献
在他们的身上,不仅是理念的意志力量
是在挑战自我的征途的印迹里
他们对再前进的自觉意识,攀登高峰的伟岸决心
是我们铭记这段历史
需要更多的年轻一代,传递传承这份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
继续长征的前进方向
克服更多的实际困难,突破更多的瓶颈
前进,永远向前追求卓越的无畏无惧
作者:马尔巡、张燕鸣 高中语文老师,热爱文学文字,2019年在《上海文学》获得散文大奖;获得全国古诗文征文大赛的一等奖。在广东、安徽、陕西举行的征文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二等奖、优秀奖。《上海散文》杂志举办的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北京《华人文学》杂志举办的征文大赛获得二等奖等。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