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华:
掌握方法,高快记忆
孟国泰先生在《大众教育学》之“智育篇”里有两首“高快记忆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理解是记忆之父,
联想是记忆之母;
抓特是记忆之秘,
规律是记忆之翼;
概括是记忆之船,
对比是记忆之帆。
图表是记忆的掌中宝,
归类是记忆的加速器,
总结是记忆的金钥匙,
歌诀是记忆的催化剂。
记忆是学习的关键。没记住,头脑里空空如也,用什么?高快记忆的关键便是方法:理解,联想,抓特,找规律,概括,对比,图表,归类,总结,歌诀。掌握这些方法,才能做到高快记忆。
理解记忆是与机械记忆相对的记忆,借肋积极思维把本质特征与内部联系起来。理解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可居记忆方法之首。
联想记忆是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方法。感知或思考当前事物去记忆另一件事物,以旧学促新学,循序渐进。概括,对比,图表,归类,总结,都可归属于联想记忆法。若能经常进行联想和运用联想,就可增强记忆的效果。
孟先生总结的这些秘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去运用,事必会让学习变得更轻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慧娟:
找到好方法,记忆快又准
理解是记忆之父,联想是记忆之母;
抓特是记忆之秘,规律是记忆之翼;
概括是记忆之船,对比是记忆之帆。
……
如何提高记忆力,又快又好地把东西记牢记熟,是困扰不少同学的老大难问题。记东西虽然着实令人头大,但如果掌握了好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孟先生“高快记忆的秘密”着实是行之有效的。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一说到记忆,很多同学都认为只有一字一句地死记硬背才能记得牢。 其实,用这种机械记忆的办法死记硬背,反而很难记住,而且忘得快。事实上,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只有理解透了的知识,才能抓住实质,记准记牢,对某些知识不仅要“用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归类联想记忆
俗话说:“物以类聚”我们在记忆新事物的时候,可以把它和相同类别的东西捆绑起来,统一记忆。例如我国文学史上诗词家多如繁星,我们可找有一些有相近风格的统一记忆。屈原、曹植、李贺,李白等可以归类为浪漫主义诗人,白居易、杜南、陆游、柳宗元等归结为现实主义诗人等等。归类联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知和识点进行整理,加深我们对知和识的理解和记忆。
除了传统的记忆方法之外,愉悦快乐的记忆方法更受学生欢迎。
故事法
将要记忆的内容编织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帮助记忆。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记忆复杂的信息和顺序。
音乐记忆法
将要记忆的内容与音乐相结合,例如将信息编成歌曲或旋律,通过反复哼唱来加深记忆。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都需要学生付出行动和努力,都要开动脑筋,脑子越用越好使。学习绝不仅仅是死背书本,为了提高记忆力而积极地想办法、找窍门,无疑就是对大脑的锻炼和开发。如果以此为乐,努力实战,记忆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最后,愉快的记忆会保持更长久!作为教师,我们在注重学生记忆结果的同时也应关注其记忆过程,让学生爱上记忆!
梁宏霞:
找到记忆方法,提高记忆力
活到老,学到老,而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了解、学习记忆的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使记忆快速而高效呢?孟国泰先生高效记忆的秘密中给出了我们诸多方法:
理解是记忆之父,联想是记忆之母;
抓特是记忆之秘,规律是记忆之父;
概括是记忆之船,对比是记忆之帆。
理解、联想、抓特征、找规律、总结概括、归类对比,这些都是记忆之瑰宝,对我们的学习非常有用。不过我们要知道,他们的效果因人而异。这取决于个体差异和方法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于每个人。真正的记忆提升往往还需要坚实的基础和系统的学习方法,而且真正有效的方法还往往需要结合多种策略和技巧,不可单纯依赖某一种神奇记忆法。
记忆的效果还与记忆者的态度、记忆的目的有密切关系。记忆者有强烈的自信心,主动积极的态度,记忆效果就好;记忆的目的、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也越好,并且重复记忆次数越多,记忆的时间就越长。
合适的记忆方法因个人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所需记忆的内容而已异,因此,掌握并运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对于提高记忆效果非常重要。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尝试多种方法观察其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良好的作息和有计划的学习也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愿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丰富记忆的技巧,提高记忆的能力,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王凤龙:
语文课堂上培养记忆力的方法
系统学习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后,我进一步思考如何将高快记忆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以及如何对小老师进行有效培养,现将平时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记忆力的方法
1. 故事联想记忆法
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记住相关内容。例如,在讲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时,可以将诗人的经历编成故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 思维导图记忆法
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语文知识的要点、结构和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让学生以主题、段落大意、人物形象等为分支构建思维导图,强化记忆。
3. 诵读记忆法
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经典诗词、文言文的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诵、分角色朗读等。
4. 情境创设记忆法
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描写景物的散文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记忆文中的优美语句。
5. 口诀歌诀记忆法
把一些复杂的知识点编成简洁明快的口诀或歌诀。比如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编成:“比喻形象又生动,拟人把物当人用,排比增强语势猛,夸张故意言过甚。”
二、初中语文课堂上小老师的培养
1. 选拔与培训
根据学生的语文成绩、表达能力和责任心等综合因素,选拔出有潜力的小老师。然后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包括教学方法、沟通技巧、知识重点的把握等方面。
2. 明确职责
让小老师清楚自己的职责,如组织小组讨论、检查作业、辅导同学、向老师反馈问题等。
3. 给予指导
在小老师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4. 激励与评价
对表现出色的小老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在班级中公开表扬、颁发小奖品等。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对小老师的工作进行评价,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服务同学。
5. 经验分享
定期组织小老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会,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认为通过以上培养记忆的方法和小老师的培养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王素平:
探寻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今天我学习了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中的“智育篇”之“高快记忆的秘密”,文中主要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知识,结合“三标课堂”的学习,我思考了很多。
培根曾经说过:“一切知识的获得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记忆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说到记忆,很多同学都认为只有死记硬背才能记得牢。事实上,用这种机械记忆的办法死记硬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遗忘。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孟先生说:理解是记忆之父,联想是记忆之母;抓特是记忆之秘,规律是记忆之翼;概括是记忆之船,对比是记忆之帆。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只有理解透了的知识,才能抓住实质,记准记牢。作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决不能囫囵吞枣,得过且过。只有我们讲透彻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习惯联想记忆。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曾说过:“记忆的基本方法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的事物。”将新的知识与已知的、熟悉的事物、场景或经历建立联系,通过联想来加强记忆,就会提升记忆效率。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在新旧知识联系方面的引导。
学会归纳材料后记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内容是零散无序的,这时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梳理出清晰的逻辑框架,找出隐含其中的规律,如此学生在记忆时才能更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在讲课时,通过对各种知识进行多种对比联想,抓住比较事物的差异性,厘清各自的特性,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记忆。
记忆力是伴随我们一生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增强记忆的方法也有很多,希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探索。相信,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实践,一定能帮助同学们提升记忆力和学习力,进而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的减负提质。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