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教育格言: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现就此格言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三)——青蛙不是想着如何去飞,而是如何去跳:
一只青蛙想,自己能在水中游,能在陆上跳,如果再能在天上飞,那该多好啊!到那时,自己不就成了所有青蛙崇拜的偶像吗?
于是,这只青蛙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飞翔计划。照着计划,青蛙每天苦练飞翔的本领。可无论它怎么练习,却没有什么效果。
青蛙并没有因此放弃,心想:是不是自己的练习方法不对?它细心地观察着鸟类的飞翔,发现雄鹰都在高高的悬崖上起飞,青蛙明白了,自己之所以飞不起来,是没有找到一个起飞的平台。于是,青蛙沿着一棵树的树干,爬上了高高的枝头。青蛙雄心壮志仰望着蓝天,向上奋力一跃。就在它以为自己飞起来了的时候,突然感到身体不听使唤地向下坠落,最后重重地摔在地上,摔成了重伤。
面对这只摔伤的青蛙,青蛙们想不明白:不是说成功离不开梦想、离不开计划、离不开苦练吗?这一切,在这只青蛙的身上都具备了,具备了如此成功条件的青蛙,最后为什么会摔成重伤呢?
“自己没有翅膀,却偏偏要去练习飞翔,怎么不会碰壁不会撞南墙呢?作为一只青蛙,不是想着如何去飞,而是如何用好自己的双腿去跳啊!”这时,从高处传来一个声音。青蛙们循声望去,见高高的屋顶上蹲着一只年轻的青蛙。青蛙们不解地问:“你也是一只青蛙,也没有翅膀,你又是怎样飞到屋顶的呢?”
“我不是飞到屋顶的,而是跳到屋顶的。”年轻的青蛙说。
“跳到屋顶?这怎么可能呢?”青蛙们感到不解。
“是的,我无法一下跳到屋顶。”年轻的青蛙说,“但我可以从地面一下跳到窗台,再从窗台一下跳到阳台,又从阳台一下跳到屋檐,然后再从屋檐一下又一下地跳到屋顶。一下不能做成的事情,只要一下又一下地向着目标坚持做下去,就能做成功。就像小鸟飞翔一样,仅靠扇动一次翅膀,是无法飞起来的,只有一次又一次地扇动翅膀,才能高高地飞起来。”
青蛙们被年轻的青蛙点醒了:没有翅膀的它们,如果整天想着一飞冲天,是会摔得很惨的!但它们有自己强健的大腿,只要分解目标,刻苦锻炼,坚持一下又一下地跳向自己的目标,也能“飞”起来,抵达高高的“屋顶”。
人,不也是这样的吗?尤其是那些先天不足,或后天残疾的人,通过被点醒和刻苦训练后,一样能长出翅膀,“飞”向目的地。
澳大利亚著名演讲家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天生就不是“飞”的料。尽管如此,尼克却展现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非凡勇气和毅力,“因为我没有手和脚,所以不会有限制,于是创造了奇迹!”尼克如是说。被自己点醒的他,带着梦想和激情,经过刻苦训练,项目达标,终于“飞”了起来:他不仅学会了生活自理,还能冲浪、打高尔夫……不仅如此,他还拥有了两个大学学位,成为了两个机构的负责人,同时投资房地产和股票……
杨孟衡,云南省宜良县人。他在6岁时因一次高压电击事故失去了双臂。尽管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打击,杨孟衡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父亲的赏识和鼓舞下,终于一“飞”冲天,他不仅学会了用双脚进行日常生活,如写字、吃饭等,还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宜良县的“文科状元”,用“脚”考入了中山大学深造,后又被剑桥大学录取,主修教育学硕士……
刘伟,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让他失去了双臂,但他没有放弃生活,更没有放弃希望,在母亲的激励和支撑下,他开始用“脚”苦练钢琴。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他终于“飞”了起来,他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后来,他还两次“飞”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奏钢琴!
每个生命,每个人,只要坚持“从个体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成为一个展翅高“飞”的人!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