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
河南省郸城县诗词楹联学会县医院分会成立于2019年,共有学员近二十多名,多为企事业单位退休的干部、职工。这些同志对诗词、楹联虽然没有什么基础,但学习积极性很高。于是,诗词分会成立当初,就聘请县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县退休老干部何心昌老师为教员,坚持每月12号为固定学习日,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诗词和楹联知识。并每月布置书面作业。在通过五年的坚持努力,这些老同志的诗词和楹联创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持别是在 2024年度,按照分会教学计划,重点学习词格基础知识。于是,分会又聘请了县诗联常务副会长、副秘书长陈宝莹老师为学员授课,每月学习一个词牌。每次授课之前,陈会长都要查阅大量资料,认真备课。授课时,从典型词例切入,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上下互动,同时把讲义发到学习群里,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如六月份的学习内容为词牌:卜算子,先讲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再对比学习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讲课结束后,陈会长要求每位学员都要以卜算子为词牌,填词一首,内容不限,发到群里,然后,陈会长逐一点评,这样,学员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切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学员所发的作业看,因为是刚刚学习词格,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但应该为这种积极性点赞,为陈宝莹老师的责任担当精神和热心义务授课及点评指教衷心感谢致敬!
以下是学员们学习词牌(卜算子)作业发到学习群里的敬请各位方家赐教。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另有6个变体。代表作品有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等。
陆游咏梅名篇,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卜算子》。至情至性,大气磅礴。毛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托物言志,表现了坚强不屈与坚韧不拔。
此调之始词是北宋初年张先之作;作者甚众,但以苏轼此体为通用之体。陆游咏梅之作为名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南宋官妓严蕊之作在民间流传很广,其词云:“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两词皆意脉贯串,流美含蓄,甚能体现此调平和婉转的特点。
定格: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韵)。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作品原文
卜算子· 咏梅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⑵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断桥:残破的桥。
⑶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⑷更: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⑸苦:尽力,竭力。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⑹一任:全任,完全听凭。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⑺碾(niǎn):轧烂,压碎。作尘:化作灰土。
⑻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故:指花开时。
白话译文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陆游的一生可谓充满坎坷。他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正值北宋摇摇欲坠、金人虎视耽耽之时。不久随家人开始动荡不安的逃亡生涯,“儿时万死避胡兵”是当时的写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赴临安应进士考试,因其出色的才华被取为第一,但因秦桧的孙子秦埙被排在陆游之后,触怒了秦桧,第二年礼部考试时居然被黜免。秦桧黜免陆游的原因,一方面是挟私报复,一方面也是因其“喜论恢复”,引起这一投降派首脑的嫉恨。直到秦桧死后,38岁的陆游方开始步入仕途。这之后,陆游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起几落。他曾到过抗金前线,身着戎装投身火热的战斗生活。从此那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成为其诗歌中最为动听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对眼前的剩水残山颇为满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复。即使有时不得不作出些姿态,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因此,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是最主要原因所在。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陆游示儿诗: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反用陆游同调同题词意而创作的咏物词。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全词运用逆向思维立意,融合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真等手法,较完美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
下边,详细的谈谈卜算子的写法,以毛主席这首卜算子为例。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韵)。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韵)。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韵)。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韵)。
首先,我们看看这首词的韵字:上阕是“到”,“俏”。下阕是“报”,“笑”。都是仄声字。按照词林正韵,属于词林正韵第8部。所以,我们可以说,卜算子这首词,是押仄韵。全词共44个字,8句。前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风雨,飞雪,都是名词,雨,雪,都是仄声字,送春归,迎春到。送,迎,上句春归,下句春到。从对这两句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一个对偶句。有些人,可能对于什么是对仗,什么是对偶 ,弄不太清楚。对仗,是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合,平仄相对,上下联不能有相同的字。说句大白话,就是什么词性的词,对什么词性的词。字数必须相等。
对偶,没有对仗要求严格。它主要讲究的是形式。字数相等,语句结构一致即可。
所以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就是一个对偶句。
一般来说,卜算子这首词,也和大多数词的写法是一致的。就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前两句写了春归,春到。交待梅花开的时间。这个世界,有风雨,有飞雪,悬崖百丈冰,交待了梅花开放的地点。犹有花枝俏,写的是具体的花开。
下阕紧接着上阕写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一句,承上启下,在词的写法上,这叫过片。词的上阕,也叫上片,下阕叫下片。一般写词,下句的第一句,要紧承上片,启动下片。这样的写法就是过片。
陆游写的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写的是个人受到打击,迫害的消极情绪。
毛主席写的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同样是梅花,毛主席写的是不争春,报春。这个境界,比陆游高了许多。
陆游第三句写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的是个人操守。纵是受到投降派打击,“只有香如故”也恪守个人底线。
毛主席写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到革命胜利日,和大家一起共享胜利的喜悦。这一句,写的是词人的感受,也把这首词的境界,推向高潮。
卜算子这样的词牌,适合抒发个人的情感。一般来说,写的都比较婉约。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卜 算 子. 思
江山笔下生
春色犹照人,
水岸还如故。
十里清溪有人家,
家在花深处。
几番问归期,
总被春风误。
每恨思君不见君,
望断天涯路。
最后,给大家说一下,今天我们讲的是正体卜算子。另外还有变体卜算子。有46字的,还有48字的,都对
江山笔下生
一苇枯溪孤,
万径行人绝。
道树田禾皆是怨,
只怪甘霖缺。
携管双臂低,
浇水弓腰折。
五月争墒抢时种,
莫道连天热。

卜算子·咏陈宝莹授诗词课
滔语论诗词,启智盈心广。夜半孤灯思后人,犹有蚊叮狂。 备课务切急,感悟新生旺,孕育葵花展放时,他在夕阳壮。

斗地战天祥,库满金麦藏。亩产一吨不足奇,科技添新创。 万户千家喜 ,感谢中枢党。换代更新庆贺时,写赋吟诗唱。


一颗赤诚心,一颗忠贞胆。一片浓浓炽热情,为了黎民愿。 不惧雨兼风,不惧雷和电。愿为江山奉献多,永世光华炫。


烈日当空悬,
大地如笼蒸。
仰望蓝天云无踪,
植物萎变形。
动物骚动狂,
人躁烦愁生。
期待苍天降甘霖,
湿润人安宁。

赵庆昌老师这首词,也是上阕写景,下阕刻画人的心理状态,入木三分。情感真挚细腻。读起来委婉动人。点赞欣赏。



习作
春去百花凋,
夏至荷花爆。
莲叶无穷接天碧,
水下鱼儿闹。
莲熟谦低头,
籽叶皆为宝。
根扎污泥身不染,
世赞莲魂俏。

郑德祥老师这首词,写的应季的荷花。上阕,写莲花的美。春去,夏至两个对偶句,写的中规中矩。莲叶接天碧这句是化用杨万里的,活学活用,写的很好。下阕展开联想,宕开一笔,写出莲成熟后的美感。郑德祥老师这首词,深得古诗词之妙。是写的最好的一首。连咏几遍 不忍释手。点赞支持!

布阵巧排兵,各有争先计,暗算机筹运智奇,万局皆交异。
搏杀纵横行,落子风声起,演变人生几度酣,一笑楸枰里。

看到王起成老师写的词,想起了那句人生如棋。王起成老师既写了普通的下棋过程,又写出了下棋的心得。写的有哲理,很耐人寻味。是一首好词。点赞支持。
久旱地生烟,龟裂田园广。无际禾秧盼雨润,长叹人心慌。
机井百米深,四季清泉旺。春种终生不靠天,满库堆金蟒。
从金岭老师的这首卜算子,写的含蓄委婉,用词清丽。有古典文学的风韵。
上阕写当下的干旱情景,特别是起承两句,对偶句写的很好。
下阕写人定胜天,写出了人的积极意义。写的合乎章法,让人回味再三,是一首好词。点赞支持。

白棕两条龙,琐岸亲情贡。四季温柔迎游客,一片痴心奉。
博得人心欢,不要心声颂。尽瘁为民舍自我,挽手平安共。
较第一首,有明显进步。写景如在眼前,抒情让人共鸣。语气连贯,用词典雅。好词。为从老师点赞。
中圣问天先,嫦娥寻月间。
器神着摸球被面,采样故囯搬。
世界创新例,神州大地悬。
国家主席频贺奖,亿众震惊传。
围绕着新闻事件写词,李廷明老师写的算是比较成功的一篇。该词围绕着探月六号来写,紧紧围绕主题,写的比较详细,文字叙述有画面感。最后以领袖签发贺电结尾,把整首词的氛围推向高潮。一些字词的运用,显示了比较高超的语言驾驭技巧。总的来看,李廷明老师这首词,写诗比较成功。给李廷明老师点赞。夏日诗会班,陈咏教精传。
泽东咏梅卜算词,播洒群公罕。
银翁乐其间,方恨知识干。
夜幕脑海热潮翻,挥毫吟诗赞!
李廷明老师的这首卜算子,基本上把我们学习的场景,大家学习的态度,都描述出来了。写的很细腻,也有情感的抒发,其中“银翁乐其间,方恨知识干”,写的个性传神。读了之后,很是欣赏。点赞支持。博学文蕴深,乐助 人缘好。不畏辛劳诲老徒,舌燥情弗燥。
堂上教诗词,课下忙文稿。深入诠疑细推敲,皓首开心窍。仙城众考生,搏水游书海。茹苦呕心十二年,今日同台赛。
赛胜凭自勤,绩卓良师带。竞进中华名高校,为县添新彩。
战 干 旱
麦季庆丰收,夏种迎挑战。久旱无墒沃野干,农庶添忧难。
难至何低头,昼夜忙浇灌。不靠龙王不靠天,令地将粮献。
@刘相成 老师这首词,写的是大家普遍关心的旱情。从景起,具体对干旱做了描述。下阕写具体抗旱和人的豪情。满满的正能量,读起来让人心生豪气。是一篇佳作。点赞支持。
学写卜算子,请老师指导!
烈日炎炎烤
雨水百天踪迹无
树燥禾苗倒
斗地夺丰收
万众鲛龙抱
誓与玉皇比低高
苦累成玩笑!
杨湘淮老师这首词,写的很好。上阕写眼前之景。下阕写人战天斗地之情。写的很有气势。当属佳作。点赞支持。
2024.6.16
文/张长弓
雨後复斜阳,
天际鸥群翔。
绿柳蝉鸣奏琴声,
池畔荷飘香。
满目清新净,
荔熟甜梅黄。
山翠林幽江南美,
碧水情歌郎。
卜算子·建党七一颂
文/张洪亮
拯救中华夺光明,宏 绩功劳树。
艰难险阻途,一往无前路。
国防民军胜利时,七一欢歌舞。
@高风亮节 这首词,前两句对仗工整。中间两句是叙事,尾句写的是个人的感慨和对胜利后的欢庆和赞美。层次分明,用词准确。感情饱满,立意鲜明。这样的词,写不好,容易出官话套话。你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语言,写出了一首好作品。为老师佳作点赞。
征 服
文/单绍清
天旱近百日,
雨水无一场。
夏种夏管困难大,
农民抢种忙。
抗旱争日时,
手把水龙王。
征服自然斗败天,
仓满流金黄。
赞 农
文/单绍清
种地爱农田,
品德最高尚。
面向黄土背朝天,
不让土地荒。
种收年复年,
劳作多收粮。
人定胜天创高产,
只为国富强
文/张怀文
感谢陈老师画龙点晴的点评,古人常说朝錯夕改。读了陈老师的点评后,我修改如下
卜算子,咏牡丹
春到百花开,四月牡丹浓。
姹紫嫣红入画巻,比西子艳容。
游人熏晕迷,蜜蜂枝间鸣。
扬妃出浴晚留香,从不借东风。

文/张新成
一
军营几多年,八一相逢牵。
高唱军歌乐翻天,笑语欢声唤。
岁月似流年,兵事初心恋。
艰苦军营度时艰,友谊通信缘。
二
浙皖军营防,热血天涯洒。
往事回眸五十载,青史长存在。
军旅凝聚兵,战友情如海。
兄弟同嬉夕阳美,共赞新时代。
2024.6.13日
张新成会长的两首卜算子,写的别有风情。把我们带入了那个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年代。通过读张新成会长的词,仿佛又看到金戈铁马,热情似火的军旅生活。两首词,写的有豪气,有军人特有的豪迈。写景抒情,合乎章法,读罢让人热血喷张,欲罢不能。是两首佳作。点赞支持。
赞陈宝莹老师
博学文蕴深,乐助 人缘好。不畏辛劳诲老徒,舌燥情弗燥。 堂上教诗词,课下忙文稿。深入诠疑细推敲,皓首开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