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人刚上汽车 我突然玩儿了个失踪》
文/山里布衣
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好,但同时险情也无处不在。
那一年,笔者请几个朋友在一起聚餐,吃了个家常便饭。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饭点儿进入高潮,大家话题变宽,语声提高,非常尽兴的时候,有一位朋友接了家人一个电话,说家里有事,需要提前离开。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这位朋友与大家示意道别后,我代表大家把他送到饭店门外。
当我帮他拉开汽车门以后,便握手关门,很自然的向后退了一步。此时,他的车也在发动之中。但就在这仅有五秒钟左右的时间里,谁也想不到上演了一出未遂的阴阳两隔十分惊险,凶恶刺激的“大戏”。
一声“咔哒”响过,我像“穿了没㡳儿靴子”,如“筐里的萝卜玄了底”,站在舞台上如被猛抽了“台板”一样,身体刹那间短了半截,玩了一半“隐身魔术”。意识告诉我,这是掉井里去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凭着我自己平时练就的一些功夫,迅速撑开双臂,将两手掌卡在了井的边缘,在零点几秒内避了险止了损,中止了一次“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销声匿迹的事故。虽然,身上的棉毛裤全被撕扯成百孔千疮的大窟窿小眼睛,并将腿部揦的鲜血淋漓白骨外露,但比起万一坠落井里,不用下石,就会在两三米深的污水里很快毙命,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倍。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浩劫后的余生啊!
不然的话,自己就会突然失踪,很多人就会四处寻找而不得,最终得有公安机关介入查找,自己就真真切切地与找寻的人们玩了个“灯下黑”,寻了数省多洲,费了半天周折,结果就殁在咫尺之遥的眼鼻子㡳下。让人既气愤又可怜。
这件事情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凶险无处不在,切不可悼以轻心,否则,就会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重大遗憾。这样的例证,平时有,节假日有,特别是在风景秀丽,美如仙境宫阙的旅游圣地,常听说“乐极生悲”,非伤即亡的真人真事,的确让人捶胸顿足,心似灌铅,苦不堪言啊!
什么某地览车览绳断裂、客车落渊、沉舟翻船、广告牌砸人、水淹一车人、下水道操作缺氧伤人等等,不正说明,凶险无处不在吗?不警惕,不防范,无常识,不就要搭上生家性命,害己害人害家庭吗?!
二是不论在任何时候,不要踩踏井盖。如实在避让不开,也要非常谨慎,迅速离开。当发现自己身体下行下陷的时候,应该在刹那间迅速的闪开,以避风险。同时要高喊“救命啊,救命啊”,尽量让周边人能听见看见,以求得到救助。
三是每到一个地方,要对安全形势、安全通道、安全措施和步骤机关进行详细检查。及时的发现险情和可能的不测,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那次,笔者到某地出差住宾馆,发现安全通道被用作放物室,被“铁将军”把门守的铁桶一般,密不透风,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于是当即给宾馆有关部门打电话,要求立即整改。还好,这一个电话,把这座十三层楼的通道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全部疏通了。
四是发现不安全或者没盖严的井盖儿,或没有井盖的水井,污水井,电器井,要及时的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将其盖好封严。前些年不是经常发生有极个别人偷盗路上的井盖卖钱,导致路人落入受伤或淹亡的事故吗?真是谋才害命,“赚钱”不择手段,这是不是间接杀人呢?此行径令人发指,真让人义愤填膺!对这样的人,“咬碎钢牙,千刀万剐”也不解恨呀!
五是教导后人和其他人,不要踩踏井盖,行车走路,特别是走路一定要绕开它。特别是有些孩子,他们不知道其利害(厉害),笔者发现有些孩子们走在路上专门儿踩踏井盖儿,有的还在井盖儿上玩耍,更有甚者,调点皮的孩子在成群的井盖上“做游戏”,这种危险不亚于“虎口拔牙”,“狮子头上翻斤斗”,是极其极其危险的。因为,说不定哪个井盖儿要么是人为的没盖好,要么是遇到了车辆的碾压,遇到了洪水的冲刷,或者其他因素松动了井盖儿,或者将井盖儿织成了“旋轴状”,当你踩踏到边缘部分时,井盖儿迅速旋转,促不及防,还没顾上喊一声“救命啊”,就被水井生吞活剥了!置于这种状态的井盖,若人一旦掉下去,井盖就会随着惯性,在人坠落井里的瞬间就会被即刻盖上,人在井里声嘶力竭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是垂死挣扎,这种境遇想想都觉得胆颤心惊,不寒而栗。
……。
无论工作生活在什么环境的朋友,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高度的注意啊!并希望举一反三,防患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