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前言
受企工委编委会的委托,本人从“《徽商雅韵》五月诗词作品”中选取了12首诗、词、曲略加点评,所点评的作品涵盖了榴花、蔷薇、六一、麦收、端午等不同主题,作品风格或沉郁厚重,或轻盈灵动,俱皆来自于诗人们的生活观察和亲身体验,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这此作品中也看得出我省诗词发展之快,水平之高,也感谢安徽诗词的论坛群、企工委群以及《徽商雅韵》公众号,为广大诗友提供了抒发情感、提升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再加上“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作品的理解必然会有偏颇,点评必然有不到之处,也敬请原作者谅解和指正。
——朱祥

李青
〔中吕·迎仙客〕石榴花
迎海滨,遍城村,蟠枝婀娜无意春。蕴浓情,燃彩云。盛夏清芬,巧笑天生韵。
点评:
李青会长在上期投稿中分两个主题吟咏了“蔷薇”和“榴花”,在此不说她咏的“蔷薇”,单说她咏的《〔中吕·迎仙客〕石榴花》,也别有一番风味。
首二句“迎海滨,遍城村”,交待了石榴花不择土壤、随寓而安的粗放特点,接着“蟠枝婀娜无意春”,既吟出了石榴的形态特质,又描绘了石榴的不媚春风也不与群葩争艳的独立品格。再看榴花开放时的灿烂景象吧——“蕴浓情,燃彩云”,你看那浓情欲燃,是何等的优美,何等的火热,再加上清新的芬芳和咧嘴而笑的娇态,自是妙趣天成。全曲简捷明快,干净利落,这也是李青会长的行事风格,正验证了“文如其人”。
巩思硕
〔中吕·朝天子〕闻老友戒烟有感
谴闲,解烦,醉雾成习惯。可到老屡遭妻骂日轮番,没奈何发誓将烟限。怎曾想坐卧丢魂,不思茶饭,瘾来心闹翻。索性抱残,且把誓删,管甚忧和患。
点评:
抽烟为谴闲,为解烦,日久成瘾,而作者老友抽烟却要让家人被动抽上二手烟,自然会遭受妻子、孩子的白眼,这才“没奈何发誓将烟限”。戒烟难,是人所共知之事,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戒烟时的窘态,“坐卧丢魂,不思茶饭,瘾来心闹翻”,真真让人难耐又无奈,“索性抱残,且把誓删,管甚忧和患”,最终却前功尽弃,听之任之了。
读罢此词,让我忍俊不禁。此词所言“戒烟”,虽然在标题中交待非巩思硕先生本人亲身经历,但依然语言诙谐,形象生动。本人从前也曾为“瘾君子”,故对戒烟体会较深,那欲罢不能的煎熬也着实让我感触颇深,好在最终硬是给戒掉了。而此曲中作者的朋友却是在一番斗争后放弃了,不免有些遗憾。“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只要有恒心,定会摘掉烟枪帽子,还妻儿和自己一个清新爽朗的生活环境。
潘庆华
浪淘沙令·六一感怀(李煜体)
六一忆童年,恍若当前。洗衣捉蟹到河边。桃李园中比上树,赢者尝鲜。
弹指鬓霜颜,旧事难删。童真常驻自心宽。诗意书情添雅趣,醉享尧天。
点评:
初赏潘庆华先生此词的上半阕,我的脑海中便不由自主浮现了一幅自己儿时的画面:与小伙伴散学归来,赤脚河中,捞鱼摸虾摘菱角,又翻墙越院,偷桃摘李掏鸟窝。儿童时光,虽然辛苦,也有快乐。再赏先生下阕,也不禁心有戚戚:“弹指鬓霜颜,旧事难删。”然而,“童真常驻自心宽”,特别是诗意书情,激活美好记忆,让人忘掉忧思,活在当下,如何不“醉享尧天”呢。
全词脉胳清晰,感情纯真,读来轻松自然,
王武亭
昨日端午
半是欢心半感伤,端阳身早在庐阳。
唯余人子成人父,聊认它乡是故乡。
夜看西楼一新月,影分柳径半宵凉。
纵然百岁生能得,来日难如去日长。
点评:
多年前有幸随泗县诗词学会拜访明光诗词学会时,便与王武亭先生结下了情缘和诗缘。王先生的诗风贴近生活,独具慧眼,且情感丰富,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这首《七律·昨日端午》便是如此。
首联交待了身之所处,虽然端午不是亲人团聚之节日,但客居他乡,也不免感时伤怀,自然引发颔联的“人子成人父”的叹息和“它乡是故乡”凄楚。颈联描述了夜半之悲凉,是伤感之情的细化和提升,而尾联“纵然百岁生能得,来日难如去日长”,则把感伤之情再次提升高度,正与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之感慨不谋而合。
李永广
〔中吕·山坡羊〕麦收时
鹧鸪嗓亮,子规声壮,风吹小麦千层浪。看熟黄,嗅清香,老农如醉心欢畅,疲累辛劳都忘光。粮,国库装;钱,己袋装。
点评:
相信好多朋友和我一样,看到〔中吕·山坡羊〕,会马上想到张养浩的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回响千古的呐喊依然令人发聩。
而李永广先生此曲则反其调而唱之,用简捷明快的笔调,生动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形象的当今午收画面,有鹧鸪和子规催收的祥和之声,有千层麦浪的动感之律,有麦子熟黄的清香嗅觉,有老农如醉的欢畅之情,最后点明且拔高主题——“粮,国库装;钱,己袋装。”
相信张养浩重生今天,定然会一改悲惋,发自内心地唱出“兴,国运昌;盛,百姓昌”国泰民安的祥和之声。
洪祖美
〔中吕•齐天乐带红衫儿〕自然
从来各路争锋,皆为了浮华梦。清空,懂,方可从容。守初心依旧通红,由衷,诗兴飞扬,美好尽去拥。似火榴花,青涩莲蓬,热烈开,温柔弄,也未许东风。〔带〕雁有夕霞伴,水与长空共。若谦恭,自相融,起落禅机迸。意无穷,爱千重,犹兑阳光一捧。
点评:
初看洪祖美女士的曲题《自然》,觉得一定很难写,因为这个主题取材范围很广,但细读此曲,才觉得作者从细微之处也能写得贴切自然。
先看主唱“齐天乐”,首二句即点明主题——“各路争锋”,“皆为了浮华梦”,如之奈何?“清空,懂,方可从容”,且“由衷”才能“美好尽去拥”。接下来以榴花和莲蓬的“热烈开”和“温柔弄”,也未许东风”,点出一切不必刻意为之,“道法自然”,顺应其理,随缘即可的真谛。
再看带过曲“红衫儿”,首二句“雁有夕霞伴,水与长空共”,这是自然共生之妙,而“若谦恭”,方可“自相融”,也才能“禅机”迸发,这又组合或者搭配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绝美画面。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加了一码,也只有“意无穷,爱千重”,才能达到“兑阳光一捧”的万物共生共存的最灿烂的精神境界。
纵览全曲,作者通过自然界的物象,提炼出精神生活的意象,予人以美好的启迪。
许奎
甲辰端午杂咏
蒲艾悬门雅客逢,赓酬唱和接诗龙。
健儿弄棹清波靓,嫦六穿云月兔彤。
心底无私真佼佼,胸膛有爱岂庸庸。
阴晴本就寻常事,坦荡人生不畏凶。
——写于蜀麓紫园
点评:
许奎会长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而潇洒不羁的个性又使得其诗极具丰富的想象力,必然高于生活,而这首《七律·甲辰端午杂咏》就准确地体现了其一直以来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从首联看,应该是端午时节家中来客了,来的还是雅客,自然少不了一番诗词唱和,唱和的又自然是端午时节的风俗文化“龙舟赛”和近期的国运大事“神六登月”:“健儿弄棹清波靓,神六登云广寒彤。”既是“杂咏”,颔联又怎么能少得了一番抒情表意呢,这才“心底无私真佼佼,胸膛有爱岂庸庸”。由于民间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尾联“阴晴本就寻常事,坦荡人生不畏凶”,表达的正是自己楷法屈子,看淡官场,坦荡为人的修为,可谓尾联收得自然,水到渠成。
李朝晖
题石榴
无意欲留春,不争香一轮。
却将如火色,赠与有情人。
百子长相守,同胞最可亲。
何愁炎夏苦,只为酿秋醇。
点评:
一首好诗,可以直接写景状物,而如能透过写景突破物象,刻画内涵,那么这首诗又是好诗中的好诗了。我们看李朝晖秘书长的这首《五律·题石榴》,就很好地把石榴花从表象升华到了意象,丰富的奇思妙想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首联虽只有十字,却暗示了榴花的特点——花开时间,不争香气。颔联“却将如火色,赠与有情人”,笔锋一转,升华了榴花如火的含义,让人为之精神一振。你以为升华到此结束了吗?没有。颈联“百子长相守,同胞最可亲”,继续将意境拔到了“同胞相亲”的高度,可谓步步为营,力度不减分毫。尾联“何愁炎夏苦,只为酿秋醇”,点明了榴花一夏不惧酷热的精神支柱,那就是要酿出“秋醇”的理想,以此展示石榴的成熟与收获之美。
纵观此诗,语言精炼,意韵优美,特别是颔联“却将如火色,赠与有情人”,串对得妙趣天成,不露马迹,不动声色。不过,在此也请允许我斗胆说下自己不成熟的管见,尾二句相较前六句,稍欠力度,略带遗憾。
唐涛
榴花
熏风夏雨染榴红,好鸟嘤鸣并萼丛。
虽未张开珠玉口,先藏琥珀在胸中。
点评:
绝句虽短,但它要求构思巧妙和极高的概括性,故写好极难。唐涛先生的这首《七绝·榴花》却写得厚重又不失灵动。首二句交待了榴花绽放的时间,但语言不直白,很有艺术个情,榴花怎么红的?是染红的,而鸟的鸣叫也“并”入了萼丛之中,如此便有声有色,声色相融。
如果说前二句是铺垫,或衬托,那么后二句就是“发力”了:“虽未张开珠玉口,先藏琥珀在胸中。”“珠玉”,“琥珀”,多美的比喻啊!他写尽了榴花之美,我们也饱赏了榴花之美,已经无须什么赘述的点评了。

房永科
蔷薇
暮春时节觅晴光,惊看蔷薇过短墙。
细雨轻浇柔叶密,和风常拂翠条长。
卿前驻足多骚客,醉里裁诗有阮郎。
生就几根花底刺,好邀峡蝶散清香。
点评:
我们说,律诗最能体现一名诗家的诗词水平,不说起承转合的自然衔接,单说中间二联的对仗,已经需要十二分的功力了。
房永科先生的《七律·蔷薇》文笔细腻,气韵生动。首联点明时节,用“惊看”来突出暮春入夏后蔷薇当仁不让引领初夏风光的神奇,可谓“起”得给力。颔联细划蔷薇特点,可谓“承”得恰当。而颈联不失时机地转到文人骚客上来,突显文化内涵,可谓“转”得合理。尾联,特别是结句的“好邀峡蝶散清香”,给人怡然自得之享受,又可谓“合”得悠然。
檀世升
浣溪沙·咏蔷薇
墙角篱边满是花,春归夏立惜芳华。争红斗紫乐诗家!
起舞随风多浪漫,散香弥月更清嘉。何曾有意博人夸?
点评:
诗忌笼统,笼统则无特色,更无意趣,而上期企工委所征咏榴花或蔷薇的诗稿,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诗友们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二花,且能抓住各自的特征来写。
檀世升先生的《浣溪沙·咏蔷薇》就最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从上阕的“满是花”、“惜芳华”、“乐诗家”,到下阕的“多浪漫”、“更清嘉”、“博人夸”,非常生动地刻画了蔷薇的细部特征,可谓形象生动。
孟祥成
一剪梅·初夏行
初夏陶然闻啭莺,暖日和风,相约同行。榴花犹似美人迎,甜蜜温柔,婉约娉婷。
望处蔷薇像画屏,满架繁花,一院芳馨。多姿多彩润诗情,铺展花笺,倾诉红英。
点评:
初夏行,无论行入园林还是行经路旁,最能吸引眼球的是什么?是蔷薇,是榴花。“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杜枚),“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韩愈),皆是初夏时节对此二花最好的描述。孟祥成先生初夏与人“相约同行”,见榴花“犹似美人迎”,见蔷薇“像画屏”,独具慧眼,才有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而词中上阕写榴花,下阕写蔷薇,完美地把两种初夏之花融入一首词中,读来毫无隔意之感,最为难能可贵。

图|智能穿戴设备安顿预警手表
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主 任:李 青
副主任:李德新 许明球 宋伟 张银辉
秘书长:李朝晖
《徽商诗韵》企工委编辑部
主 编:张银辉
副主编:孟国田
编 委:
朱 祥 宋 伟 唐 涛
赵元席 陈新潮 尚明远
孟国田 韩彩娥 周占华
李军君 洪祖美
本期主持:朱 祥
本期审核:张银辉
本期制作:孟国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