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兰花
主编/海之风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家养了三只羊。吃过午饭,我就去上学,爸爸就把羊牵到果园的地里,拴在木桩上,等我放学后再去地里放羊,天黑的时候就把羊牵回来,赶到家里的羊圈里。可有一天,我一回家就急着写作业,由于作业太多,到了晚上还没写完,也就忘了去地里。晚上爸爸回家后没看见羊就问我:“家里的羊呢”?这时我才想起下午没去地里放羊。这时天已经黑了。我和爸爸就急忙到地里去看,三只羊连个影子都没了,这时就绕着果园到处找,几乎找遍了整个果园都没看见羊的影子。爸爸急的团团转,接着又去果园外的渠道找,结果还是没有找到 ,爸爸唉声叹气:“羊看来是真丢了”,并对我吼道:“叫你放羊,羊都给放丢了,一点心都不操”。这时的爸爸一筹莫展,还琢磨着再到哪里去找,突然,从远处传来姐姐的喊声:“爸,羊”。爸爸只听见姐在喊,但听不清在喊啥。就问我:“你姐在喊啥”?我说:“我听姐喊羊怎么了”。我和爸爸就顺着姐喊的声音跑了过去。这时姐姐就和她的男朋友牵着三只羊往家里走。爸爸问:“这是咋回事,你俩咋牵着羊呢”?
原来,姐姐她们俩去电影院看电影,正准备买票,看到售票处旁边的公路上,有一群维族老乡围在一起正议论着什么,处于好奇,姐姐他们俩挤进人群一看,原来人们围着三只羊,一只是白色的山羊,还有两只绵羊,这两只绵羊,一只呈褐色,一只呈黑色。围着的维族老乡议论纷纷:“谁家的羊这么肥,这么壮,要炖着吃一定很香,要是炒着吃一定很嫩,这是羊羔子吗,亚克西”。
姐姐一看正是自己家的羊,就一把抓住套在山羊脖子上的绳子,拔脚就走,结果又被几个维族老乡拦住了;“你咋把这羊牵走,这是你家的吗”?姐姐不客气的答到:“我家的羊我还能不认识吗”?阻拦的老乡无阻拦理由,只有点点头,姐姐拉着山羊在前边走,两只绵羊紧紧的跟在山羊的后边。看着远去的肥壮的三只羊,此时围观的维族老乡有点失望,只有无趣的散了。
看到了羊,爸爸又高兴了起来,此时的我也激动地蹦起来:“我家的羊找到了”。
【作者简介】米兰花,本名:刘淑玲,祖籍四川,1968年生于新疆若羌县米兰,毕业于(36团)米兰中学,工人,1997年调至河北沧州市,现已退休,爱好文学。
【主编简介】古今、海之风,本名段昭,陕西咸阳人。曾从事教育、文化、新闻工作。曾任西部校园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组委会特约作家,诗联作品入编《中华经典诗篇》等数十部专著,曾获徐霞客(全国)征联一等奖,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文学最佳奖,桂冠诗词艺术家荣誉称号。编著有《园丁谱》、《丰碑颂》、《中国教育对联大观》、《魅力咸阳》等。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全国教育丛书编委会会员,当代师表文库《园丁谱》系列丛书主编。